APP下载

大数据、大扶贫推动贵州新跨越

2015-06-19

当代贵州 2015年44期
关键词:贵州省贵州战略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岳 振

大数据、大扶贫推动贵州新跨越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岳 振

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需要新理念、新思路。“十三五”时期,贵州实现新的动力转换、决贫困落后问题愈加紧迫、越显关键。

“十三五”时期,贵州要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新跨越。推动目标导向和新跨越,必须认清贵州发展的关键问题所在,坚持问题导向,寻求新的发展动力,解决最棘手的贫困问题,从创新发展和减贫行动上增强民众获得感。

围绕“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总要求,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十三五”时期重点实施大数据、大扶贫战略。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强调,实施两大战略行动,是贵州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的实际举措,是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重要路径,是深入推进主基调主战略的现实要求。

大数据创造先进生产力

两年前,因为“觉得在大数据领域会有非常了不起的发展潜力”,傅凯键担任董事长的台湾信息捷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开始与贵州省创业投资促进中心展开洽谈与合作。在今年9月份举办的贵州省第二届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发展论坛上,傅凯键对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的评价是:“它很容易在新兴板块里面走到创新的前沿,而且在市场上有发言权,甚至有引领规则的机会。”

这个评价没有远离贵州对大数据产业的培育决心与发展势头。大数据在贵州新兴产业中“最具引领性”,贵州在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中“最有条件走前列”。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在贵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二次会议上,大数据被确定为贵州“十三五”两大战略行动之一。

“大数据时代是每一个人都没有办法置身事外的时代。”安芙兰资本总经理孙琪说,在互联网+时代,数据是信号,是每个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座重要城堡。

孙琪说,随着大数据深入到农业、工业、金融、教育等各领域,作为互联网、大数据企业,能够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利用数据,把这些数据利用到真实项目中,就得到了先进生产力。孙琪认为贵州大数据发展“非常有潜力”。

大数据、大机遇。贵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强调,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是一场抢先机的突围战。不只是要把大数据作为创业创新、掘金“蓝海”的产业选择,更重要的是要把大数据作为“十三五”时期贵州省发展全局的战略引擎,更好地用大数据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大民生、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国务院在今年8月底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国家大数据资源统筹发展工程”,明确“开展区域试点,推进贵州等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促进区域性大数据基础设施的整合和数据资源的汇聚应用”,这“标志着贵州省发展大数据的一些探索和实践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

根据《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2014—2020年)》,到2020年,贵州省大数据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4500亿元,以大数据引领和支撑贵州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旺盛的应用需求将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贵州将更好地促进数据资源、应用资源的产生和聚集,实现产用衔接、互动共进。

现在,“全世界都知道贵州在搞大数据”。但是作为新兴产业,大数据必须注重商业价值的开发与挖掘。中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邵辉提醒说,在大数据领域,贵州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相比,劣势在减少,但大数据从存储、挖掘、分析到应用,最重要的是能够商业化、能够实现收入,最终要体现商业利益,而不仅仅“描述一个美好的故事”。

大扶贫的关键

扶贫攻坚“1+10”配套文件,是贵州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任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这套政策措施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和就业、生态移民、教育、医疗健康、财政金融、社会保障兜底、社会力量包干、特困地区特困群体、党建等方面全面开展扶贫行动,用“组合拳”方式对全省精准扶贫进行了部署,覆盖面广,体现了全面小康的决心,是大扶贫这场“突围战”的突破口和关键所在。

岑巩县思旸镇双龙村,曾是一类贫困村,全村将近580户,贫困户占了一半多。以前交通不便,村民靠交“渡船谷”渡船出村。2010年,政府投资为村里修了桥,2011年,岑巩县“通达工程”惠及双龙村,拓宽了山路,拖拉机勉强能通过,2014年底,通村水泥路项目启动,目前就快完工了。随着交通条件的逐渐改善,村民们种植果树、搞养殖,有些在外经商的人也回来创业了,不少人开始富了起来。

交通是制约贵州山区脱贫的关键因素,走出深山的道路问题解决了,致富的门路就宽广了,岑巩县双龙村的变化就是很好的例子。而今,县县通高速的目标基本实现,主动脉通了,当然是贵州扶贫攻坚战的一次重大胜利,但需注意的是,目前要重点解决的,是通乡、通村公路这些遍及贵州大地的“毛细血管”通畅工程。“1+10”扶贫措施提出“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这是贵州农村变革的大决战。

各行各业、时时刻刻都可以创新,创新发展将引领贵州历史性新跨越。彝族夫妻苏涛和龙梅是贵州毕节市威宁经济开发区小微企业创业园的创业者,以创新设计和生产原生态民族服装和民族风时尚休闲装为业。这对夫妻创客,既弘扬了传统民族文化,又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图为龙梅与苏涛在民族服饰材料生产线上忙碌。(新华社供图 杨文斌 摄)

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事关农村经济结构优化与产业体系构建。根据“1+10”配套措施,扶持生产和就业推进精准扶贫,重点在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在农产品加工业、农村小微企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以及“雁归兴贵”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等方面寻找出路,以此帮助贫困农户就地发展生产增收。交通等基础建设不完善,山地特色就没有“现代”、“高效”可言。

另外比较重要的是推进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农村股份合作、强化惠农政策落实为主的农村改革,帮助贫困农户增加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促进贫困人口有效创新创业是脱贫的长久之策,贵州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费继东认为,“贵州的创新创业基地在广大农村,特别是没有工业污染的贫困乡村”。

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只有5年时间,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和基本标志”。2015年贵州省扶贫开发大会强调,扶贫开发“一刻也不能放松、一天也不能懈怠”。总体看,“十二五”前四年,贵州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全国的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特别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不断提高,并走在全国前列。这种趋势令人振奋,增强了贵州实现全面小康的信心。

“三期”共绘“十三五”

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对贵州“十三五”时期发展形势有一个重要判断:“十三五”时期,是贵州省可以大有作为、必须奋发有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最关键时期,是扶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决胜时期。贵州进入“三期”共存的“历史性新跨越”阶段。

近年来,国家层面的区域战略规划不断完善升级,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深入融合,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活力。“一带一路”把市场空间扩展、延伸到广袤的亚欧地区;长江经济带建设打通了中国区域发展的大动脉,形成资源共济、信息共享、产业升级的市场大通道;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的继续推进,为区域间产业转移承接、培育新的发展动力夯实了基础与平台。这种发展格局,为贵州加强国内经济联系、走向国际市场架起桥梁、构筑了通道,是贵州冲出“经济洼地”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贵州的战略机遇,还有来自中央在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大数据等方面的战略支持。在这些机遇中,相关政策、项目、资金将形成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长久动力,特别是在更加强调创新发展的战略环境中,不断升级的区域竞争态势,将对贵州更好利用中央的战略支持政策,形成强大倒逼力量,有力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弯道取直、后发赶超,贵州的发展姿态保持高调。当前,贵州经济增速领先全国,这种强劲的增长势头,有其饱满的精神支撑与坚定的物质基础,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激情满满、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改革发展局面日新月异。

但贵州仍然是全国全面小康建设的“短板”,“十三五”是贵州扶贫攻坚、同步小康决胜时期。“十三五”时期,贵州“贫困落后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的基本省情没有变,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没有变”,甚至在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会更加凸显。

扶贫开发是“十二五”期间贵州“第一民生工程”,2011年—2014年,平均每年减少130余万贫困人口,但目前依然有623万人生活在贫困状态,“十三五”减贫脱贫压力巨大,必须“抢抓国家化解民生问题的重大机遇”,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

“贵州发展阶段落后,但发展理念不能落后。”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需要新理念、新思路,“十三五”时期,实现新的动力转换、解决贫困落后问题愈加紧迫、越显关键,需要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尽心尽力,“鼓起劲来抓发展,弯下腰来拔穷根,携起手来奔小康”。

(责任编辑/喻 丹)

猜你喜欢

贵州省贵州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