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会计准则国际化背景下的会计职业判断研究

2015-06-18王颖驰袁泽鹏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1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化

王颖驰 袁泽鹏

论文项目: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KB2012-017)的研究成果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日益紧密,会计准则也加快了国际化的进程,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背景下,人们日益认识到会计职业判断的重要性。本文从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理论出发,研究了会计准则国际化给会计职业判断带来的影响,分析了我国会计职业判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在会计准则国际背景下提高会计职业判断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化;会计职业;判断研究

一、会计职业判断概述

1.会计职业判断的含义

会计职业判断这一概念是源于国外,1985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委协会进行的一项研究中第一次提到了会计职业判断的定义,由于我国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到20世紀90年代“两则两制“后会计职业判断才被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虽然国内学者对会计职业判断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是对于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是基本相同的:会计人员是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主体;不确定的会计事项和经济事项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客体,会计人员要凭借主观进行判断和选择;进行会计职业判断需要会计人员具备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务经验;会计职业判断需要用会计准则来进行限制等。

因此,我们将会计职业判断定义为会计人员根据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原则和会计原理等一些会计标准,结合企业实际的发展状况,对企业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并对企业内部一些经济项目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的一个过程。

2.会计职业判断的特点

会计职业判断具有以下特点。

(1)主观性。会计人员在对会计资料进行处理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每个企业也因为实际情况不同,而选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以说会计职业判断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因此可以看出会计职业判断有着一定会计人员的主观性存在。

(2)目标性。会计职业判断是带有目标性的,会计人员在实施会计职业判断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及时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并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进行财务决策提供可靠性的财务信息,保证企业经济决策的科学合理性,为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做贡献。

(3)受制约性。会计职业判断在实施的过程中是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的,其中受制约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来自社会方面的约束,例如法律、法规、国家技术等;其次,是来自会计制度、理论框架是否完善的约束;再次是来自企业内部会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道德水平的限制。

(4)权衡性。会计人员在运用职业判断选择会计政策和进行会计估计过程中,需要平衡很多方面的内容,例如要权衡相关性和可靠性、适用型和稳定性等,因此可以看出会计职业判断实际上是具有一定的权衡性的。

二、会计准则国际化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

1.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必然性

(1)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贸易在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在选择国际贸易对象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对方企业的财务情况,其中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以最直接的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然而,企业的财务报表是按照不同的会计准则编制的,因此可比性较低,更需要一个统一的准则提供财务信息。同时,由于国际间的投资越来越频繁,投资者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就需要及时的了解被投资方的财务状况,这也需要一个统一的会计准则来保证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2)会计准则国际化是适应资本市场发展的要求

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加快了资本市场一体化的步伐,各国国内的资本市场将逐渐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各国不得不加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当中去,越来越多的国内市场要吸引外来投资,引进外来的投资者投资,同时也要走出国门,到国外资本市场发行证券等。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国际通用原则的缺失,就会导致各国不能够了解不同国家的财务报告。如果按照国内的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就很难得到投资方的信任,即使是信誉较高的企业也会因为文化的差异给投资带来不便。因此可以说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资本市场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2.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内在要求

从上述我们了解到会计准则国际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国为了更好的实施会计准则,就要要求会计人员具备相应的职业判断水平,因此可以说企业会计职业判断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会计准则国际化水平的高低。

3.会计准则国际化背景下对职业判断提出的要求

使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前提是:会计人员要具备较高水平的职业判断能力。

首先,会计人员要敢于运用职业判断。在国际化会计准则的导向下,会计人员在编制财务报表方面要敢于进行职业判断,要敢于在国际原则的精神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会计方法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其次,会计人员要巧妙的运用职业判断。会计人员在处理具体的会计业务时,国际化的会计准则不会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只会给出一些原则性的指导,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运用自身的会计知识,大胆的做出符合经济实质的职业判断。

三、我国会计职业判断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受传统会计的影响,会计人员很少根据职业判断选择会计处理方法,随着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出现,对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新准则的实施过程中相关的职业判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独立性较差。会计准则国际化后,对会计业务没有做出详细的规范,这样就给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很大的发挥空间,但是从我国会计职业的环境来看,会计人员并不能独立的做出决策,还存在着照搬其他企业模式处理业务的现象,这样就导致会计职业判断独立性较差。

第二,思想意识淡薄。随着人们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认识不断加深,会计人员对职业判断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并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我国大部分的会计人员对需要职业判断来披露的财务情况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阶段,并没有挖掘财务信息的实质,由此可见会计人员对职业判断的认识有待于加强。

第三,缺乏相应的职业培训。作为一种技能,会计职业判断水平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虽然会计人员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提高职业判断水平,但是离不开相应的培训,从目前国内情况来看,对会计职业培训还不能满足会计职业判断的需要。

第四,职业道德水平有待于提高。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有的会计人员为了迎合领导的需要,主动放弃了原来的职业判断,这样就严重影响到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因此可以说缺少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会计职业判断是可怕的。

四、会计准则国际化背景下提高职业判断水平的建议

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准则国际化背景下要提高会计职业判断的水平,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首先,在教育方面,要从学习会计时入手,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大对道德的教育,同时也要加大对會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使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在后续教育中不断提升;其次,在监督方面,国家的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要定期对企业进行检查,以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行为,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

2.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就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从我国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的现状来看,并不能适应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要求,因此要提升会计职业判断水平就必须要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升其水平。

(1)不断更新知识储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人员的知识储备也要不断的更新,不仅要及时的更新会计知识,还要涉及到其他领域的知识,例如要掌握财务税收、财政金融、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由于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背景,会计人员也要与国际接轨,积极的学习外语,提高与国际交流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会计职业判断水准。

(2)积极投入实践。理论与实践是会计人员必备的职业素质,在提升知识储备的同时,也要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提高处理业务的能力。

3.构建会计职业判断实施的良好环境

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提高会计职业判断除了强化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专业水平,还要为会计职业判断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例如可以通过加强政府监管、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借助国际组织支持等方法,为会计职业判断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五、总结

综上所述,会计准则国际化已经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它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国内的会计人员要从自身职业素质出发,提升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李罡.新会计准则下建筑业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探讨[J].安徽建筑,2010(01).

[2]信莹,高冰.浅议会计实务中的职业判断[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会计教育的思考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陌陌唐岩:以新品提速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