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永川“黄瓜山—卫星湖”旅游环线农家乐现状调研

2015-06-18颜珂王喆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1期
关键词:调研

颜珂 王喆

本研究受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基于“形象遮蔽”理论的亚旅游目的地开发研究》(负责人:颜珂;项目编号:11XJC630015)资助;本研究2012年重庆文理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产业结构优化背景下西部地区城市旅游功能区构建研究》(负责人:王进;项目编号:Z2012LY01)资助

摘 要:近年来重庆市永川区农家乐发展比较迅速,“黄瓜山—卫星湖”旅游环线中的农家乐更是其代表。该旅游环线全长近40公里,环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区段。三个区段内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十个农家乐,这些农家乐分别依托黄瓜山景区、桃花源景区、卫星湖景区和乐和乐都景区分布和发展。本文针对调查了该旅游环线农家乐的分布状况和经营现状,分析了该区域农家乐现存问题,对其分布规律与农家乐经营发展的联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黄瓜山—卫星湖;旅游环线;调研;分布特点

农家乐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渝西高地”的重庆永川区也越加重视乡村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应。永川“黄瓜山—卫星湖”旅游环线(以下简称“环线”)农家乐的快速发展迎合了周边旅游者对乡村餐饮、住宿的简单需求,“环线”周围也逐步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农家乐休闲娱乐副产业。

虽然“环线”周边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农家乐,但区域品牌知名度还不高,集聚规模效应不明显基于此,课题组对该旅游环线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其分布规律及发展现状,旨在为渝西地区农家乐的未来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调查背景

1.调查对象和内容

(1)调查对象

“黄瓜山—卫星湖”旅游环线内的农家乐。

(2)调查内容

“环线”内的农家乐分布状况和布局特点,对渝西地区农家乐经营发展的影响等。

2.调查的范围和地点

(1)调查范围

以省道S109、“黄瓜山—卫星湖”旅游公路、省道S205为线路,卫星湖度假区、桃花源、黄瓜山景区、公铁立交车站为结点构成的旅游环线,环线内的农家乐调查。

(2)调查地点

调查地区有:卫星湖度假区、黄瓜山景区中华梨村、公铁立交车站利中休闲庄。

3.调查时间

2013年7月~2013年11月,累计四个月多次调查走访。

4.调查的方式和方法

(1)全面调查

课题组将“环线”每个农家乐都作为调查样本,对“环线”内农家乐进行深入了解认识。

(2)重点调查

针对“环线”内农家乐的分布集聚特点进行了重点调查,例如:黄瓜山景区中华梨村。以及特色农家乐经营,例如:利中休闲庄,黄瓜山狩猎场。

二、“黄瓜山—卫星湖”旅游环线农家乐分布状况分段调查

1.“卫星湖沿岸—黄瓜山镇”一线农家乐分布状况调查

该区段以卫星湖度假区为起点,沿“黄瓜山—卫星湖”旅游公路上山途经桃花源景区,上山顶至黄瓜山镇。从卫星湖度假区到黄瓜山顶前,分布着4家农家乐,3家农家乐靠近卫星湖度假区,它们分别是“京京农家乐”“华兰农家乐”“星湖农家鱼庄”,均分布在“黄瓜山—卫星湖”旅游公路路边,3家农家分布距离卫星湖度假区最远處仅有3公里,据访谈这3家农家乐主要游客来自于重庆文理学院星湖校区的学生和来卫星湖游玩的游客。最后一家农家乐名为“一路梨花农家乐”,其位置处于将近黄瓜山顶,位置较为偏远,这家农家乐的游客较少,仅有每年3月梨花节的时候游客比较多。

2.省道S205“黄瓜山镇—森林大道”一线农家乐分布状况调查

该区段从黄瓜山镇为起点,经中华梨村,黄瓜山景区,一路沿着省道S205向永川方向,最后在公铁立交车站截止。该区段是“环线”农家乐分布数量最多的区段,占“环线”农家乐总数的90%,其中中华梨村内的农家乐数量更是占“环线”农家乐总数的60%。除中华梨村内农家乐,此区段农家乐大多都接近于主干公路省道S205,或是直接在公路两边,例如:“南雁村农庄”“游居农家乐”“五一农庄”“肥梨农家乐”“斌发农庄”“怡秀静园”等;或是农家分布位置距离主干公路不足1公里距离,其间有可供汽车通行道路想通,例如:“万林休闲庄”“军芝农家乐”“离城居农家乐”“乡巴佬农家乐”“十字坡客栈”“野猪林山庄”“聚友山庄”等等。

中华梨村位于黄瓜山上,紧邻黄瓜山镇。是由温家宝总理2006年视察题名,以黄瓜山百里优质水果长廊连片6万亩梨园和自然生态风光为背景,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3.6平方公里。中华梨村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更有优质香梨特产,每年3月举办梨花节,是本地最重要的旅游节事活动,也是每年游客数量最多的时候。

中华梨村的旅游发展,直接导致了其内部农家乐发展,数量也发展较快。中华梨村内有“竹林农家乐”“乡村农家乐”“邓芬农家乐”“归真山庄”“梨花寨”“建工农庄”等大大小小16家农家乐。上述几种分布状况农家乐客源主要来自中华梨村每年举办“梨花节”活动,平日游客数量稀少,假期游客数量相对多较多(黄瓜山梨花节赏花节)。

3.省道S109“公铁立交—卫星湖”一线农家乐分布状况调查

这一区段是以公铁立交车站沿省道S109至卫星湖度假区截止。农家乐分布相对较少,仅有4家农家乐,分别是“利中休闲庄”,是一家相对具有特色的农家乐,以自制特色菜肴出名,位于公铁立交车站,交通便宜,游客受景区的影响较小;紧邻利中休闲庄的是“子良农庄”和“卉枫植物园度假村”两个农家乐,两家农家乐都分布在距离省道S205两边50米以内区域。最后一家农家乐是“动物园饭店”,位于“乐和乐都”主题公园附近,两江假日酒店大门正对面,同样也是沿着省道S205。

三、“黄瓜山—卫星湖”旅游环线农家乐分布特点

1.“点—块—带”状布局

通过以上三个区段的综合普查了解,“环线”内农家乐布局主要体现出三个结构特点。

(1)点状布局

公铁立交车站—卫星湖度假区—桃花源景区—黄瓜山镇,这一大区段仅有零散的农家乐分布,分布于交通主干道,以及各个结点处。“利中休闲庄”位于公铁立交车站,是永川区“一环路”和省道S109的结点。“卉枫植物园度假区”、“子良农家乐”都以点的形式零散布局省道S109路边,它们距离相对较近,但均相距较远,几乎没有联系。“动物园饭庄”相对独立,单独分布靠近乐和乐都主题公园(原重庆野生动物世界景区);“京京农家乐”、“华兰农家乐”、“星湖农家鱼庄”分布于卫星湖度假区,“黄瓜山—卫星湖”旅游公路上,卫星湖湖边面,三家农家乐面对重庆文理学院星湖校区。并且三家农家乐相互距离较远,联系较弱,形成点状分布。

(2)块状分布

“环线”内农家乐以块状分布的主要体现在“中华梨村”景区内,在“中华梨村”狭小的景区内,集聚了16家农家乐。例如“竹林农家乐”、“乡村农家乐”、“归真山庄”、“南邻山庄”、“靓春农家乐”、“洪家小院”、“飘逸农庄”、“路离农家乐”、“建工农家乐”等,形成的空间集聚表现出块状分布的特点。

(3)带状分布

该“环线”内以主要是黄瓜山镇—中华梨村—公铁立交车站这一线的农家乐空间集聚,形成了以带状分布的农家乐旅游带。以中华梨村为重点,沿着黄瓜山麓向公铁立交车站延伸,除“中华梨村农家乐”集聚以外,这一带还有“肥梨农家乐”、“斌发农庄”、“军芝农家乐”、“怡秀农家乐”、“中华农庄”、“乡巴佬农庄”等16家农家乐,形成带状的空间集聚。

2.休闲旅游资源关联性布局

“环线”内主要有卫星湖度假区、桃花源景区(开发比较原始,客源稀少,且景区有接待游客设施,周边难以发展农家乐。)、黄瓜山景区(以中华梨村为代表)、乐和乐都主题公园等旅游资源。除桃花源景区以外周边皆有农家乐的发展。

以黄瓜山景区为例,景区内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中华梨村为代表,黄瓜山梨花节节事活动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的休闲娱乐,因此中华梨村是农家乐的集聚地,农家乐的数量占“环线”农家乐总数的60%。此外从黄瓜山镇—省道S205—森林大道—公铁立交段,次区段内还有诸如“郑清葡萄园”,“黄瓜山QQ农场”,“黄瓜山草莓樱桃种植园”,“黄瓜山狩猎场”等重要的旅游资源,其周边都有大量的农家的存在,综上所述休闲旅游资源与农家乐关联性的布局。

3.交通道路的时空性布局

“环线内”农家乐无一例外的都是处于交通便利的地方,主要是靠近“环线内”的3条交通干道,即省道S109,省道S205,“黄瓜山—卫星湖”旅游公路。绝大多数农家乐都是靠近交通干道或是在交通干道的边缘,例如“京京农家乐”、“华兰农家乐”、“星湖农家鱼庄”、“利中休闲庄”等。另有部分农家乐相对距离交通干道较远,但农家乐与交通干道之间都有可供车辆行驶的分支公路,例如黄瓜山中华梨村内的农家乐,十字坡客栈和野猪林山庄,以及聚友山庄等农家乐。

四、“黄瓜山—卫星湖”旅游环线农家乐规划布局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依附旅游资源价值较高的农家乐的客源要比普通农家乐客源更多,其经营状况也更好;其次,地理位置越接近交通干道和干道交汇结点的农家乐,其客源结构也更为多样。有关“环线”未来农家乐的布局优化,建议如下。

1.注重旅游环线内农家乐布局的整体性

在“环线”休闲旅游业经营发展较好的区段,其农家乐的分布数量较多,相对集中,“环线”其他区段的休闲旅游业则相对滞后。“环线”内农家乐空间布局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平衡性。“中华梨村”的农家分布较为充分,过于密集,而“乐和乐都主题公园”和“卫星湖度假区”两个景区的附件分布薄弱,应当对景区周边进行综合布局。

2.农家乐整体布局注重时空性

交通是农家乐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交通的便利程度决定了农家乐客源。因此“环线”农家乐布局应该尽可能的让自身拥有更好的交通区位条件,整个“环线”位于永川城区以南5~15公里,农家乐的布局除了需要更靠近交通要道,也需要尽可能的靠近据城区较近的地段。

此外,“环线”内特色景区景点较多,例如:桃花源、乐和乐都主题公园、卫星湖度假区,农家乐的布局应当与特色景区景点相互联系发展,农家乐的距离应该尽量靠近景区景点,方便去景区景点的游客享受到农家的特色服务。

3.环线内旅游业与农家乐协调发展合理布局

目前“环线”内农家乐已初具规模,但是旅游景区景点,休闲设施场所还相对较弱,例如:桃花源景区和卫星湖度假区发展较弱,客源相对较少,消费量小;“中华梨村”是“环线”里发展较好的景区,但是还不够成熟,除了每年3月的“梨花节”游客数量充足以外,一年的其他时间游客数量稀少,但此区域里分布了数量众多的农家乐,造成了农家乐的空置和资源的浪费;“乐和乐都”主题公园是一个发展较为健全的景区,但是周围缺乏农家乐的分布,因此可以在乐和乐都的周围合理的布局农家乐。

4.合理布局特色农家乐

“環线”内有相当多的特色休闲旅游资源,并且发展也较好,例如“黄瓜山狩猎场”的狩猎活动,草莓、樱桃种植园,葡萄园。它们的发展都相对独立,但没有很好的融入“环线”内的农家乐休闲旅游。黄瓜山农家乐产业的发展应该将这些特色经营的产业纳入到整体农家乐发展布局。并且“环线”内自然条件良好,水域、山地等自然条件,适合开发例如钓鱼、打猎、野营等户外活动,可以结合这些条件开发具有特色经营项目的农家乐。

五、结语

项目组通过对“环线”内休闲旅游和农家乐现状的全面考察,认为该区域农家乐的布局仍需进一步优化,包括已建成的农家乐应该加强改善空间布局条件,改善自身经营谋求长远发展。相信在正确的理论和有效实践之后“环线”农家乐发展一定可以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党红星.山东农户型农家乐产品模式及分布状态探析[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7-13.

[2]张文斌,苏勇军.温州市堂基村农家乐休闲旅游空间布局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2(2):19-23.

[3]易志辉.基于GIS的北碚区农家乐发展规划探讨[J].科技资讯,2009:32-35.

[4]周荣华.成都“农家乐”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4,9:16-18.

[5]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45-47.

[6]邹统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J].旅游学刊,2005(3):35-39.

作者简介:颜珂(1975- ),男,四川自贡人,讲师,硕士,重庆文理学院旅游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王喆(1990- ),男,重庆文理学院旅游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调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评《怎么做调研 如何写报告》
联合调研备足询问“粮草”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最新调研 揭示真实的三明医改
市长调研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
齐续春率队赴攀枝花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