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版本教材同一内容的差异与处理

2015-06-18刘国良

文理导航 2015年16期
关键词:斯大林苏联经济

刘国良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必修(Ⅱ)的内容标准中,要求列举“斯大林模式”(以下简称“模式”)的主要表现,并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而在四种版本的现行新课程历史教材中,对“模式”的介绍也不尽相同。

比如,人教版教材(以下简称人教版)和岳麓版教材(以下简称岳麓版)在对“模式”的介绍时就存在着如下差异:首先,两个版本对“模式”定位不同。人教版在第七单元第二课的标题就用了《“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并且在课文开始的引言部分“探究的主要问题”中就明确列出了要求探究“模式”形成的原因、表现和评价等方面。在“重要概念”中也列出了“斯大林模式”,从这当中突显出“模式”在本课和本版教材中的地位。而岳麓版只将“模式”的介绍放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课内,“斯大林时期的经济”的一个子目中,这很显然大大弱化了“模式”在教材和历史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其次,两个版本对“模式”主体内容的介绍不同。人教版对“模式”的介绍,从其确立与形成原因、功绩、弊端等,进行了比较详尽的阐释。而且其表述理论性强,学生理解比较困难。而岳麓版的介绍,内容简洁,并使用了数据和弟聂伯河发电站的图片,使学生对“模式”建立初期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有了形象生动的认识。但该版本对“模式”出现的原因、确立的过程没有涉及,似乎不利于学生的完整把握。 再次,两个版本对“模式”探究点的设置也有较大区别。人教版在“探究学习总结”中不但要求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去总结“模式”在经济方面的功绩和弊端,而且还设置了开放性题目,即针对史学界对“模式”“功大于过”和“过大于功”的两种不同观点,展开评述。这是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中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培养比较、概括和阐释能力的,同时也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而岳麓版则设置了“知识链接”,介绍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影响,在“阅读与思考”中通过邓小平的“关于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论断,去分析“模式”的根本问题所在,侧重于对“模式”的理性思考,这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逐步提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由于各地师生所用教材的版本不同,这就给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以下笔者拟围绕“模式”及由其派生出的一系列问题作一简要的分析。

一、“模式”的含义

所谓“斯大林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特定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立,同时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它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经济所有制结构单一化;它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重视发展重工业,轻视轻工业和农业,是一种准军事制的国民经济体系。它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党领导甚至包办一切;忽视民主法制,干部对上级负责,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不受群众监督,权力越来越集中于个人手中,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的体制和制度。

二、“模式”形成的原因

1.客观原因:

(1)俄国专制主义历史传统。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在俄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专制君主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虽然历经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但是这种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根深蒂固,影响广泛而深远。因此,专制主义意识形态不可能因为社会制度转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而很快自动消失。

(2)党内的政治斗争。“长期的党内斗争是斯大林时期苏联高度集中政治体制形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注:毕克、周必文:《略谈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体制》,载《社会主义研究》(华中师院),1985年第1期。)在20年代至30年代初期,苏联党内斗争接连不断,有时还显得十分激烈。列宁时期,党内民主生活还比较正常。但到了斯大林时期,政治斗争往往通过组织力量争取多数,对持不同政见者动辄采用高压手段,甚至混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最后斯大林才得以把权力集中于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从此决策大权集中到少数人手中。

(3)落后的经济文化。沙皇俄国不仅具有专制主义历史传统,还是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小农经济占优势,十月革命前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2%,十年后还占80%。即使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苏联工业总产值也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农业国。30年代,苏联虽然实现了工业化,但它只追求产量和产值,忽视质量和效益,仍然是一种落后的粗放型经济。经济落后,必然带来文化的落后,而“经济文化落后是中央集权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引自:林治华:《苏联中央集权制的历史考察》,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1期。)落后的经济文化也正是这种这种体制存在的温床。

(4)国际环境的影响。苏维埃政权诞生不久,就遭到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进攻,加之国内经济文化落后,俄共(布)被迫采取高度集中的强制政策,调动一切可能的人力、物力、财力,发展与国防相关的工业,这一政策保证了苏俄赢得了国内战争和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胜利,但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使苏俄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暂时偏离了民主的方向。然而这一高度集中的体制却被斯大林长期固定下来并法制化。二战的严酷更强化了这种体制的非民主倾向,苏联党和国家的一切决策由斯大林最终决定,并成为一种惯例。

(5)社会主义道路的首创性。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在处于帝国主义外部包围的情况下,如何让社会主义生根发芽,应该说是摆在苏联人民面前的首要问题。因此作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只能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去寻找依据,或者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摸索前进,再加上沙俄时代留给苏俄的那些富于特色的“遗产”,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即“斯大林模式”也就不足为奇了。

2.主观原因:

(1)斯大林个人因素。斯大林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不同,他是一个带有不少俄罗斯农民意识的马克思主义者。较少接触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对当时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生活也很陌生。斯大林文化水平不高,又有一些行会手工业者的习气,深受皇权主义思想影响。他性格粗暴,权力欲极强,固执己见,面对严酷的国际局势和复杂的国内矛盾,多疑的性格又往往使他采用极端手段清除异己,压制不同意见,以维护其权力。

(2)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理论成果的指导。在二、三十年代及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斯大林曾多次强调,“阶级的消灭,不是通过阶级斗争消灭的道路,而是经过阶级斗争加强的道路达到的”,“只有最大限度的加强国家政权,才能彻底铲除垂死阶级的残余”。(转引自毕克、周必文:《略谈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体制》,载《社会主义研究》(华中师院),1985年第一期)而当时的苏联,绝大多数理论家也远未摆脱传统的教条主义束缚,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个没有商品货币关系和实行产品直接分配的社会。因此在这些错误理论的指导下,斯大林和苏共中央也就必然会无限制地强化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这些也就成为“模式”形成的理论依据。

三、对“模式”的评价

1.积极方面:政治上:首先,在“模式”中,有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内容必须肯定。它包括坚持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建立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等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符合生产力性质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它也为后来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建立和巩固政权提供了借鉴,为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特别是在二战后初期,对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参照,在这些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再次,依托这种体制,前苏联形成了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不但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成为联合国发起国之一,而且以其为核心建立起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并发展成为冷战时期唯一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

经济上:首先,该“模式”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其工业产值及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跃居世界前列,使十月革命前的一个落后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其次,建立了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特别是在重型工业和国防军事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领先世界的核技术、航天技术,使苏联一度跻身世界科技先进国家行列。

2.缺点与弊端:政治上:高度集中的体制,使党、政、军和经济大权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事实上集中于斯大林等最高领导人个人之手;干部自上而下的委派制和领导干部实际的终身制,未能妥善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未形成民主的决策和监督机制,从而形成了对斯大林的迷信与崇拜,助长了党的最高领导人的个人专断习气。

经济上:首先,它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根据不断发展的生产力水平适时调整生产关系,忽视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发展。其次,它脱离经济发展的集约化、一体化趋势,不按经济规律办事,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样样管,统统包,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复杂化,也就不可避免地、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提高和苏联经济的发展。再次,它从农民身上取走太多;忽视农、轻、重按比例协调发展,进而影响到轻工业生产和消费品的供应。第四,斯大林和他之后的苏联领导人,强行把这一模式硬搬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这些,都给后来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埋下了隐患。

理论上:“模式”关于资本主义必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理论,以及输出革命的错误做法,导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长期紧张与对立,从而加剧了国际关系的复杂多变和国际局势的动荡。斯大林、勃列日涅夫等苏联领导人,将该“模式”看成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唯一理论模型,极力阻挠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同样也为苏东剧变的悲剧多少埋下了祸根。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对斯大林建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概念、成因、特点、影响等都有了比较完整准确的认识。那么,只有根据课程性质确定教学目标,按课程标准来处理教材,按新课程的理念来进行教学的整体设计。我们才能在新课程历史教学实践中,把握主动权,在处理各种版本教材时,游刃有余。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中学)

猜你喜欢

斯大林苏联经济
武装保护苏联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你以为斯大林只剩这一条裤子了?”
委内瑞拉总统自称长得像斯大林
斯大林坠马
经济
雾在做迷藏
影子
更正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