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山派巨擎
2015-06-17榴云堂主
榴云堂主
黄牧甫,晚清印坛杰出的四大家之一,原名士陵,字牧甫,安徽黟(yī)县人。黄牧甫的父亲是一位文字学家,所以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学熏陶,在八九岁时就开始了篆刻的基础练习。
黄牧甫还是青少年时,父母相继离世,为了生活,他曾在照相馆做工十多年。艰苦的生活并没有影响黄牧甫对篆刻的持续学习,三十岁前后他整理了自己的第一本篆刻集——《心经印谱》,这可以说是对他早期篆刻学习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三十三岁时,黄牧甫移居广州,以刻印为生。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许多高层次的学者,他跟这些学者交流并向他们学习,极大地提高了个人水平。三十六岁时,黄牧甫受人推荐进入京师国子监学习,在这里他受到了当时顶尖的金石家王懿荣、吴大澂的指导,还结识了一大批当时的名家。三年的学习使黄牧甫受到了专业正规的训练。
黄牧甫的篆刻师法多家,其中受吴让之的影响最大,摹刻吴让之的“鬻(yù)及借人为不孝”(卖掉家产和举债度日,都是一种不孝的行为)几可乱真。在对汉印的取法上,黄牧甫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所能看到汉印的斑驳、残破是因为年代久远形成的,并不是汉印原来的样子,学习汉印要还原汉印本来的面貌。所以我们看到黄牧甫的印章,第一印象就是“平正方直,光洁妍美”,这也是“黟山派”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
黄牧甫对古代金石文字有极深的研究,并将其运用到篆刻之中,以金石文字入印是他篆刻的又一特点。黄牧甫对金石文字的借鉴较其他印人不同,首先他取法的范围更广,其次他所用的文字一定要改造,形成具有“黄牧甫风格”的文字,从而形成个人的鲜明特征。如“书远每题年”“颐山”等都是以古文字入印的经典之作。
黄牧甫在广州生活的时间最长,也是一生之中创作量最大的阶段。五十六岁时,黄牧甫回到故乡,六十岁时刻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方印章“古槐邻屋”。
黟山派在中国篆刻史上举足轻重。黄牧甫之后,黟山派的主要传人有易大厂、李尹桑、邓尔雅、冯康侯及黄牧甫之子黄少牧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