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几种导入法
2015-06-17仲金梅
仲金梅
上课伊始,教师如能用最精炼的语言、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引入新课,就会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这一环节不仅是教师匠心的艺术再现,更是学生认知过程的心理需要。一个好的导入设计,能使这堂课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来谈谈几种有效的导入方法。
一、故事导入法
学生几乎都喜欢听故事,因为故事本身就有趣味性。我结合课文实际,从趣事、轶事、寓言、典故、取材原型等方面导入新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出师表》前,我简述“六出祁山”“五丈原陨星”的故事。教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我先简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制造的“李闻惨案”,再导入新课,把学生的情感一下调动了起来。
二、名言、名句点睛导入法
名言、名句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和强大的感染力,是哲理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语言。开讲时,如果用名言、名句导入,学生就容易接受课文中所论述的观点。如,在教《雷电颂》前,我先介绍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等名言,以此来引发学生研讨屈原“求索”的内容和思想境界,探求屈原“高驰而不顾”的原因。
三、悬念导入法
这种导入法在于设置与课文相关的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去研读课文,寻找答案。教师可以选择一至两个突破点去设问。如,新课前,我这样导入:“自古忠孝不能两全,《陈情表》中是怎样陈述‘忠孝之间关系的?”让学生去寻找文章的立意和着眼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这样,省时省力,压缩赘语而直奔主题,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诗词导入法
诗词语言凝练,想象丰富,含义深刻,表现力强。所以,用新课有关的诗词导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的情感,创造与之相应的课堂气氛。例如,学《春》时,我先让学生背诵王安石的诗《泊船瓜洲》,然后总结第三句中的“绿”字用的妙处:有色有形,化静为动,一字用妥,尽得风流。最后,这样导入:“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这篇散文是一片明丽诱人的图画;是一首诗情横溢的诗歌;是一首優雅动听的乐章。让我们一起欣赏这《春》的美吧……”
总之,导入绝非雕虫小技,不足挂齿,而应该把它看成一门艺术,一门科学。归根结底,设计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导语艺术的思考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绚丽多彩,展示出其特有的魅力。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