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真读”现象探究

2015-06-16张军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5年2期
关键词:朗读素养

张军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需要真正有感情的朗读。为促成学生“真读”现象的涌现,需要教师追根溯源,审视阅读教学中的“真读”误区,在潜移默化中描绘阅读教学“真读”模样,最终实现学生真正的、有感情的朗读。

[关键词]朗读 素养 真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52

小学阅读教学中,琅琅的读书声是课堂上奏响的最美的旋律,因为这是几十个和谐的音符在共同演奏着完美的乐章。但再侧耳倾听,里面还是有很多不真实的声音。究其原因,是一些学生并未走进文本,因而无情可抒,他们只是在附和着其他同学,机械齐读,效果当然可想而知。真正有感情的朗读应是学生个体由于对作者和文本深入解读而生发出的一种感情的外显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反思这点缺失,呼唤并努力达成学生“真读”的涌现。

一、追根溯源,审视阅读教学“真读”误区

1.一味生搬硬套,固化阅读教学

当下,阅读教学似乎形成了一种模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时,总是习惯性地让学生说说该用什么语气来读。一些学生这时候也就“投师所好”——应该用洪亮的声音来读、应该用低沉的语气去读、应该用沉醉其中的感觉来读……此时,学生的形而上学的猜测或者说浅层次感悟的朗读方法,是不是准确呢?即使准确,学生是不是就能够灵活运用,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课堂呈现的情况恰恰就不能如人所愿。学生们大多鹦鹉学舌,缺乏对文本的深层次感悟,朗读当然也不能打动人心。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舍得花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去揣摩人物的内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思想。当学生与文本中刻画的人物、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时,有感情的朗读自然会水到渠成。

2.过度沉湎模仿,阅读教学错位

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课堂,如教《猴子种果树》,教师引导学生读人物对话时,缺乏情境的营造,生硬地要求学生用“乌鸦”“喜鹊”“杜鹃”和“猴子”的语气去读;在教《鞋匠的儿子》时,教师指导学生要用总统的语气去读林肯说的话;在教《三打白骨精》时,教师非要学生模仿电视上唐僧和孙悟空的语气去读他们各自的话。诚然,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根据人物身份读出相应的语气是值得提倡的。但一定要把握好“度”,毕竟是课文朗读,不能等同于表演,学生的声音条件也无法同专业的演员媲美,陷于简单模仿的拿腔作势中,只会给人肤浅、做作的感觉,对于培养学生的朗读素养毫无意义。

二、潜移默化,描绘阅读教学“真读”模样

1.科学组织朗读训练的过程

从众多教师的教学实践看,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可以按以下程序:(1)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2)精读课文,品析字词句段。(3)自由试读,揣摩感情基调。(4)小组共读,丰富朗读感悟。(5)朗读展示,树立朗读信心。当然,根据学生实际,有些环节可以跳过,有些环节可能还需要多次反复进行,已达到真正提高朗读水平的理想效果。

2.基于文本传授朗读的方法

一要把握作品的基调。教师要从分析文本内容和思想感情入手,概括提炼,明晰文本的基调。然后再根据文本基调设计朗读指导策略。如《第一次抱母亲》,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先后两次抱母亲的情景,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字里行间饱含着一股浓浓的亲情。基于文本这样的解读,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母亲在生病或者劳累的时候,自己是怎么做的,或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病时,爸爸妈妈又是怎么照顾他们的……教师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调动学生已经产生的情感参与学习,能使学生很快地入情入境,继而用低沉的声音和缓慢的语速读出自责,读出深情的语气。同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不同人物的年龄和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语气、语速朗读。如针对孩童、年轻女性、性格直爽、活泼机灵的人的描写,朗读时可以亲切、欢快一点;而对老人、成年男性的描写,就应读得缓慢、低沉一些。

3.关注朗读训练的全员参与

审视当下的一些公开课,很多时候是上给听课老师或者评委老师看的。因为视角的错位,教师便一味地想展示精彩,课堂就变成了少数学生的“才艺展示”,大部分学习能力滞后的学生,其朗读素养的提升却被搁置在一旁,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一些朗读素养好的学生,展示的机会越多,越自信,能力越是不断提升;而更多的恰恰需要强化朗读训练的学生,因为被遗忘,绝少有展示的机会,越发羞于开口,越发没有信心。为了彻底改变这种尴尬的现状,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端正教学思想,并且在组织朗读训练的方式上,应多进行自由练读。在指名读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现状,实施有梯度的要求,适当向朗读能力弱的学生倾斜。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好读的句段,有意识地请能力较差的学生读;安排一些短小的片断,请朗读不太好的学生读,培养他们读书的自信;把一些难读的片断,交给朗读素养较好的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长足的发展。

我们期冀学生在教师富有智慧和情趣的引领下,能边读边想象画面,使文本中描写的人、事、物、景犹如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历;我们期冀学生能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真正感受到语言的生命力。相信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就能沉浸在作品之中,继而将自己和文本、作者融合在一起,真正发自肺腑地朗读词句,朗读文本,让心灵与文字比翼齐飞,并通过朗读将阅读的感受传递给其他人。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朗读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五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六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