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会计信息失真角度下的会计信用及治理探讨
2015-06-16刘竹丽
刘竹丽
摘要:本文首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进行了简要阐述,然后对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最后针对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关原因提出了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一些有效对策。希望通过本文对会计信息失真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探讨,在提高我国会计信用质量方面能够为同行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会计 信息失真 会计信用 治理
会计信息是会计通过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对人们各种经济实践活动进行反应的相关经济类信息,会计信息是对于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等的真实反应。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会计信息不仅要符合国家相关经济政策的要求,还要通过对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真实反应来为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提供参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主要是指会计信息必须客观真实地反应各项经济活动和经济内容,但目前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信用缺少的问题在国内外尤为显著。在我国,一些会计信息没有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进行真实地反应,为企业的决策和管理等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而且日益严重。因此对会计信息失真和信用缺失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重大意义。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指会计信息所提供的数据或者内容与客观事实等不相符合,因而会计信息不但不能如实反应会计主题的各种经济状况,甚至会为企业的决策带来失误或造成巨大损失。
一方面,会计信息的失真会引发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由于企业会计人员所做假账或者企业相关人员的舞弊等不仅会为债权人或者投资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有时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倒闭,而且会引发人们对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产生质疑。例如2011年在长安大学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17.42%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多数企业的项目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67.45%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多数公司的某些项目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总的调查结果为84.87%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多数企业中存在会计信用失真现象。另一方面,虚假会计信息在某种程度上会对真实信息产生驱逐的作用。有些公司的经营者为了防止其公司被兼并,就在其公司的财务报表和经营业绩中进行夸大和虚报,这就造成了相关公司的平均业绩也进行了虚假上浮。一些本来经营成果较好的企业可能由于其真实业绩低于虚假平均业绩而被“淘汰”,而那些表面经营成果较高的公司可能由于其虚假会计信息而得以“保存”,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可能不仅造成真实的会计信息逐渐被虚假信息所取代,而且会导致会计信用的缺失。
二、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会计信用法律法规和准则等存在缺陷
第一,会计信用法制环境的不健全和缺少对守信进行奖励和失信进行惩罚的相关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某些不遵守会计原则之人的为所欲为。第二,目前我国在会计信息失真和信用缺少等方面的立法比较滞后,存在法律真空,让某些企业有机可乘。例如,有些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利润,利用会计法律法规中的缺陷,采用一些虽然合法但不合理的手段,通过粉饰企业的报表和业绩等进行经济业务的虚构和不公平交易等,不仅破坏了市场交易的公平性,而且导致会计信用的缺失。
(二)会计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的不完善
一方面,作为企业的职员,大多数会计人员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直接相关。如果企业的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或者企业利益受到威胁时,企业的会计人员会在企业领导者的压制下为了维护企业的利益而制造虚假的信息。另一方面,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对企业的会计信息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管理作用。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必要的内控制度、牵制和复核机制;国家政府对会计的监管力度不足。例如,很多职业素养不高的注册会计师不仅未受到国家应有的制裁,还在社会中横行和“助纣为虐”。因此企业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体系与会计信息失真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现有法律法规对会计造假行为的处罚和打击力度不足
一方面,有些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利益和经济空间,就为社会提供一些虚假会计信息,但是会计造假基本没有任何物质的消耗成本,只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字游戏。另一方面,当企业由于会计失真等问题被查处时,造成的损失远远小于造假带来的经济利润,那么这些所谓的惩处对会计造假信息的企业来说几乎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因此这种对会计造假行为处罚和打击力度不够的现象不仅不能制止企业的会计造假行为,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会助长造假企业的嚣张气焰。
(四)企业经营者的个人素质和能力不高
一方面,企业的经营者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会为了提高本单位的信用而使用真实的会计信息来取得政府的信任,并且会采取一些激励机制来取得企业的发展,但由于其个人素质和能力不高等不能对激励机制进行充分和合理的利用,可能会导致某些员工对企业激烈机制的不正确选择,从而引起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或信用失真。另一方面,企业的经营者为达到追求短期的利润和巩固自身的地位等目的可能会采取一些目光短浅和违背会计行业信用的一些措施。例如,有些企业的领导为了在某些项目中取得更大的利润,便授意、指使或者强令会计人员作假、虚增利润以骗取配股资格或者为了逃税隐瞒等。
(五)会计人员的素质偏低,职业道德缺乏
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和职业道德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程度。一方面,受到自身素质和能力高低的影响,会计人员制作的会计信息中所使用的理念、方法和预测评估能力等对客观经济活动反应的真实性就不一样。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利润的驱使下,部分会计人员就会违背会计行业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道德规范进行会计信息的伪造等。
三、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有效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有关会计信用的法律法规体系
国家相关机构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有关会计信用的法规制度,一方面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要对会计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各种法律责任进行明确规定,这样就可以确保对一些违反会计信用制度企业或个人的惩处有法可依,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起到警戒的作用。另一方面,相关的政府机关要对企业或个人的会计违法行为加强执法力度和惩处力度,这也不仅有利于对会计造假行为给予相应的惩处和给以警告,且有利于促使会计人员严格按照会计信用原则和制度谨慎执业。除此之外,要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即对于信息造假的企业或个人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且要建立相应的民事赔偿制度和加大企业会计造假的成本。
(二)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和评价的制度
第一,企业要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对会计岗位进行合理的设置,做到职务分离、会计的责任和权利、职位的权限范围和程序等进行明确规定。例如,将企业的业务经办与会计的登记等进行分离,并且业务经办的管理者和会计只能在其权限之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第二,为了加强对企业会计的监督与评估,企业要将内部监控过程纳入管理制度。例如,设置内部机构和自我评估系统,针对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的修改和控制。
(三)建立和完善政府对会计信用的监管体系
会计信息市场的失灵可以说是我国会计信息市场内在机制固有的缺陷,因此,政府要设置一个专门独立于企业之外的会计信用评估和监管机构,并且制定相关的标准和制度。信用评估和监管机构可以每年定期或者不定期对企业会计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评估、分析、调整和核查等,然后对将评估和核查的结果向社会公开。
(四)建立和完善会计的继续教育制度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市场经济情况的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想构建一个真实、信用和有效的会计市场经济环境,政府就要建立和完善有关会计的相关继续教育制度。一方面,通过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继续教育和学习将会计职业道德逐渐转化为会计人员思想和行为的导向,从而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
四、结束语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扰乱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秩序,而且会严重威胁我国会计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我国的政府机关要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信用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与落实,我国的各个行业的企业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也要不断提高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只有这样,我国会计行业和整个社会经济领域才能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梅兰.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2,(9):111.
[2]杨红雷.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4,(8):173-174.
[3]徐克伟.由会计信息失真引发的会计信用与治理思考[J].中国商贸,2013,(34):166-167.
[4]乔宝飞.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J].中国商贸,2013,(12):51-52.
[5]张亚男,蒋妙丽.探讨会计信息失真及其管理[J].中国商贸,2014,(21):85-86.
(作者单位: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南高铁工务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