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晓云:因缘路上的民国素人
2015-06-16李金哲
李金哲
说来大概也是因缘,本来想推风头正盛的村上春树新作《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正巧碰上思南文学周:《怅望江头江水声:蒋晓云小说里的真情与假媛》读书会,结果喜欢得不得了,索性就来说说蒋晓云和她的民国素人故事。
蒋晓云,台湾作家,祖籍湖南岳阳,20岁刚出头就在台湾文坛掀起一阵波浪。1975年发表处女座《随缘》,1976年起连续以短篇《掉伞天》《乐山行》,中篇《因缘路》三度荣获联合报小说奖。之后赴美求学。整个1980年到2010年,停笔三十年。她说,她对台湾记忆处于“真空”状态,仿佛处在了一个“时空胶囊”里,也正因此,她保留了最原汁原味的台湾故事。
近几年,在王伟忠的大力宣传下,大陆形成了一股“眷村热”,甚至成为文化现象。似乎从大陆到台湾的人都被自然贴上了眷村人的标签。这也激发了蒋晓云,作为一个非眷村的“外省人”,也希望他们的故事不被时代所埋没,给他们一个归宿。
2013年,蒋晓云《百年好合》由新星出版社出版,大概是因这牵扯不掉的两岸情,以及大背景下小人物的故事太好看,这本书迅速荣登各大榜单之首。去年《桃花井》上市,再次赚足了读者的眼泪。紧接着《掉伞天》也集结出版,婚嫁题材,引得众多大龄女青年找到了共鸣。
蒋晓云,无疑是讲故事的天才。她笔下的不是什么大人物的悲欢离合,而是那些小到总不被提及的素人们。他们没有具体的样貌,却又无比深刻。《桃花井》里被嫁了五回的董婆、台湾老头谨爹、到死都没回了家的杨敬远、还有总躲在老婆背后说“喝一挑”的懦弱丈夫林友庆……似乎我们不是在读一本书,更像是看了一出人间戏剧。戏中人,被大时代的浪潮冲散了家庭,他们被更改了命运,到头来都想再找到一个身份地位。可惜,在时代面前,人们的挣扎又是那样的无力。
年近6旬的蒋晓云,似乎更知天命,不悲哀婉转,反倒催人泪下。爱恨情仇,人性不就是如此吗?人过一辈子,都不是想寻求个安慰?
80岁的李谨洲赌气回家乡后,无依无靠,正碰上待被嫁的董婆,也要明媒正娶一回。媳妇小红当媒人,一来二去,房子票子都有了。谨洲心想,自己仓皇逃离家乡后又争回了一席地盘。而董婆,一辈子没住过大房子,更不能相信这是真的,还成了旧日县长夫人。
可惜,造化弄人,因缘终有尽时,董婆也不知道什么叫殉情,谨洲魂归故里,父子两代人的怨恨也自此消解。
读她的故事,似乎需要很大的心力才可,有种已走过一辈子的苍茫感。清晰的人物性格,总会萦绕在脑海。随着情节发展你会长吁短叹;一会兴奋激动,在精彩段落画满横线;一会又几近泪奔……
不过蒋晓云的故事还没完,她仍会将一幕幕人情事故付诸笔端。薄薄一部集子,文雅的笔墨,至真至情,越陷越深,民国素人的因缘路你也曾走过。
《百年好合》
作 者:蒋晓云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出 版 社:新星出版社
这本书是民国素人志系列的第一本,书中包涵了十二个独立的故事,但这些主人公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有远嫁美国独立创业的上海滩舞女,有享尽铅华的军官小姐,也有私奔台湾的清真面馆老板娘……动荡的年代,乱世飘零的他们,用历史诉说着他们的故事。
《桃花井》
作 者:蒋晓云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出 版 社:新星出版社
“年度十大好书”,故事讲述了1949年随国民党到台湾的李谨洲老先生,历经大半生颠沛流离,晚年终于回到家乡。早年的妻离子散,让已经80岁的谨洲想要再寻回“地盘”,花尽了余生钱财续弦。然而城乡的差距、父子之间多年留下的隔阂、利益的纠纷……一出出智慧而又精彩的剧被拉上荧幕。
《掉伞天》
作 者:蒋晓云
出版时间:2014年3月
出 版 社:新星出版社
若说这哀愁,大概就是“怅望江头江水声”吧。那份思念、绝望、痛苦就如同面对浩瀚江水,而不能诉说一二,只能呆呆地望着江头水,泪横流。书中写就的大多是28岁年轻人的婚嫁故事,真情与假缘都令人嗟叹。这里面有碎碎念的母亲,也有有情终不能眷属的男女。相约黄昏的人太难,有人注定孤独一生。人世百态,朴实真挚的情感往往比花前月下更令人感动。
对话:蒋晓云&张怡微(上海作协签约作家,专栏作家)
恨嫁不如做个独立女性
张怡微:蒋老师的《桃花井》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它是一个小型的团圆,并不是大团圆。但是又并不是往下面走的,大家都是无所归依的,无疾而终的结局。事实上大家多在为后半部分的人生做各种的打算,有一些人做打算,有一些人是做算计,老一辈有他们的感情归宿,可是小辈并不理解大时代的冲击,对人心灵的创伤。这一部分东西,对我来说收获非常大。包括到后来,再看到《素人志》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种写法,而不会是一个非常浓的,非常沉的环境,这样一个手笔。
蒋晓云:这本书断断续续写了三十年才把整个故事讲完。35年前,或者是更久以前,写第一个故事的时候,我可能心中比较罗曼蒂克,想到的是夫妻的感情。等到千山万水以后,更想亲情,才可以把父子之间的感情,兄弟之间感情,各种亲情表现好。
张怡微:我很喜欢《掉伞天》,是因为里面大概有60%、70%的女主人公都是28岁嫁不出去的女生,还在外面读书。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台湾的状况,跟现在的上海非常像,经济起飞,带动一大批家庭,渐渐走入小康,女生有更好的受教育的权力,她们可以走出去看很多事情。非常尴尬的是,到二十七八岁,女生书读的差不多,可是对于二十七八岁的男生来讲,日子很长。整个生活的氛围对女生还是有一些比较苛刻的要求,而且女生受制于生理的原因,她到那时候就比较尴尬。蒋老师《掉伞天》里把这些尴尬写的非常好。
蒋晓云:我书里写到受到婚姻压力的女性,我不赞同的,我根本不觉得她们这些优秀,在学业上,在事业上有自己的成就,为什么父母亲给他们不正确的评价。你没有结婚,所以你就对不起这个世界。传宗接代,也不差你一个两个,为什么要把这种责任放在自己的身上呢?如果有像张怡微这样,觉得自己28岁了,有婚姻的压力,我觉得不用了,你还是把自己这一生修养好。比如学业归学业,事业归事业,我觉得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比做一个婚姻里的妻子或者母亲,不会更不重要。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作 者:(日)村上春树
译 者:林少华等
定 价:35元
出版时间:2015年3月
出 版 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与海明威原著同名,村上大叔时隔9年后的首部短篇小说。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多村上粉又得到了心灵上的满足。继《挪威的森林》《且听风吟》《海边的卡夫卡》《1Q84》等畅销作品之后,村上大叔再次窥视男人脆弱的心灵。向来多谈女人失去男人会怎样,如今失去女人的男人又会呈现怎么样的孤独痛楚?
《阁楼上的疯女人》
作 者:(美)桑德拉·吉尔伯特/苏珊·古芭
译 者:杨莉馨
定 价:99元
出版时间:2015年2月
出 版 社:上海人名出版社
近来女权的讨论尤盛,其实国际上早就形成一股女权主义风潮,《哈利波特》里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特森就是倡导者之一。《阁楼上的疯女人》被誉为20世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圣经》。两位作者均为西方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文学研究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学者。她们重读19世纪经典,为那些著作中的“疯女人”正名,作者认为,每个温顺善良的女人背后,都或多或少拖着一个癫狂的影子。
《万物的签名》
作 者:(美)伊丽莎白·吉尔伯特
译 者:何佩桦
定 价:42元
出版时间:2015年3月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你可能不熟,但是《美食、祈祷和恋爱》电影你一定知道。其自传性质的原名书籍在电影的带动下风靡全球。《万物的签名》是一本宏大的书,作者历时7年完成,内容横跨十八、十九世纪,见证了人类历史上充满变动、最为不凡的启蒙时代。其本人是非常具有雄心的女植物学家,外媒评论“每一页都有不羁的喜悦,一本勇敢又充满巧思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