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文本,唤醒学生感悟
2015-06-16邓壮壮
邓壮壮
[摘 要]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而感悟文本就要唤醒学生对文本的情感。因此,要品读文字,理解情感,填补空白,让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关键词]文本 感悟 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2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努力尝试着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而感悟文本就要唤醒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下面,笔者就结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文的教学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品读文字,感悟文本
选入教材中的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都是经过作者或编者精心选择与加工的。大多句子都隐含着深刻的内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情况,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而这种情感并不是非常直白地表露出来,而是隐藏在文字的背后,只有让学生通过品读文字才能获取到。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时,要让学生从品读文字开始,引导他们在理解文字的过程中,感悟文本所包含的内容与情感,从而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特点,教师以“甲天下”一词为主线来引导学生品读文字,唤醒学生对文字的感悟。首先,把文中介绍桂林“水”特点的三个字 “静” “清”“绿”,桂林“山”特点的三个字“奇”“秀”“险”这几个关键词串联起来,引导学生走进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中,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原因;然后,引导学生把“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等句子带到情境当中,并结合品读桂林山水的特点字词进行比较,说一说自己的体会,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紧紧抓住课文的一些关键文字来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品读,让学生逐渐感悟桂林山水的与众不同。这既让学生习得了作者抓住特点形象描写与对比描写的写景状物的方法,又让学生具体了解了桂林山水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理解情感,感悟文本
“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具体体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就要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只有真正理解作者蕴含在字里行的情感,学生才能真正地感悟文本。记得一位语文教育家说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唯有情感教育才是推进教学过程优化的最强大的驱动力。”不同的课文蕴藏着不同的情感。情感是融合在语言文字中的一条生命线。无论是科普类课文、写景状物类课文,还是写人记事类文章,都承载着一定的情感,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的一个重要载体。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我们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时,除了要让学生从文字层面来感悟外,还要让学生从情感上来感悟。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紧紧抓住“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一句话,提出问题:“这句话是不是有问题呀?船在桂林山水中航行,人却在画中游。人怎么能在画中游呢?”这一问题让学生再一次回归文本,从“画卷”一词入手,再来审视文本的主旨。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与同伴交流、辩论,让学生悟出“桂林山水”背后所蕴藏的丰富情感。最后,教师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最后一段,谈自己对桂林山水的理解,感受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这样,学生从心底里产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填补空白,感悟文本
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时,我们总会发现文本中留有很多空白处。而这些空白可以让学生有不同的感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填补这些空白,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文本的二次创作,从而真正地对文本产生体验。比如,《桂林山水》一文对桂林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