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胡耀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2015-06-16罗盛齐

党史文苑 2015年10期
关键词:胡耀邦马克思主义

罗盛齐

[摘 要]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胡耀邦一生都奋斗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岗位,功勋卓著,影响甚广,在实践中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为精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对胡耀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和思想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胡耀邦 马克思主义 理论教育

胡耀邦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一生是光辉的。胡耀邦长期从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军队、地方、共青团、党校等思想战线系统担任过重要职务,后又担任党的总书记,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系统而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一、思想萌芽:革命到哪里理论教育的阵地就建到哪里

胡耀邦从小参加革命,于1929年14岁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按照组织指示,他经常向身边群众发表演说,组织文艺宣传队、创办“少共列宁学校”宣传共产主义。很快,他就因能力突出被调往第十八区区委做宣传工作。1930年5月后,在家乡浏阳任乡团支部书记、团区委委员,不久被调到少共湘东南特委担任技术书记。1932年5月,他被调到中共湘赣省委做儿童工作。1933年1月到瑞金,5月到少共中央局儿童局工作。9月,转为中共党员,同时调任少共中央局秘书长,还担任了少共中央机关刊物《时刻准备着》主编。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因业务能力突出、工作成效显著,受到中央领导的表扬。青少年时期参加革命的经历,使他逐渐地成长起来,对他后来担任更高职务后思考如何做好理论宣讲教育、工作产生了影响。

1934年10月,胡耀邦随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行军途中,他被弹片击中,又染上了疟疾,带着伤病跟着队伍翻雪山、过草地,最终在一年后到达陕北,进驻新的根据地。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一如既往地热爱革命事业,并通过努力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第一次集中系统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毕业后又留在高级研究班继续深造。学习期间,他创办了校刊《思想战线》,一人扛起了写、审、编、校、发的工作,通过约稿,在创刊号刊发了毛泽东撰写的《反对自由主义》,建立起颇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阵地。从高级研究班毕业后,他又经常到抗大学员队讲课,宣传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党纲党章等理论。1939年3月,经毛泽东提名,他被任命为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1942年秋任部长。在陕北期间,作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年轻高级干部,胡耀邦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笔耕不辍,更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锻炼了宣教业务能力,为他成为一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打下了基础。

解放战争打响后,胡耀邦主动向毛泽东请缨上前线,先后任冀热辽军区代理政治部主任,晋察冀野战军第四纵队政委、第三纵队政委,第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大力开展军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他先后转战华北和西北,参加领导了大同、张家口、石家庄、太原、宝鸡战役等,发扬了政治工作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更加发挥了对敌政治攻心的巨大作用。1949年11月,他率第十八兵团第六十一军为左路军,南下解放四川,并担任中共川北区委第一书记、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后又被任命为川北行署主任。在治理川北期间,他反复强调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思想武装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力兴办《川北日报》、川北大学,建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阵地。针对一些干部中的不良现象和风气,他开展了干部学习运动、整风运动、“三反”运动等,树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权威。

这一时期,胡耀邦从青少年工作岗位到军队政治工作岗位,再到主政一方的高级领导干部,不管革命到哪里,他都大办刊物、学校,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阵地建在哪里。实践中,他深入寻找和探索理论教育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并在一定领域和范围内取得成功,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开始萌芽和显现。

二、思想形成:在同“左”和右的错误倾向斗争中坚守理论教育本色

1952年7月,毛泽东指定胡耀邦担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回到青年工作岗位,他的思维更加活跃、视野更加开阔,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了富有青年特色的活动,盘活了青年团的工作。在团中央工作14年间,他特别重视对青年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上任之初,他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届三次全会上指出,全会的第一个成就是明确地规定了“关于学习的问题,关于学习和工作相结合的问题,关于青年团如何协助党教育好整个青年一代的问题,乃是青年团测验自己工作的标志”[1]。在团中央第三次学校工作会议上,他要求学校中青年团的干部应该懂得运用耐心说服教育的方法,协助党把政治工作做好。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二大上,他又指出,“青年团一切工作必须贯彻教育观点,必须在各种斗争中引导青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技术和文化”[2]。后来,他又在多个场合的讲话中谈到了对青年进行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并要求根据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适时调整教育内容。

在团中央工作期间,胡耀邦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阵地的建设。1953年秋季,胡耀邦每到星期天晚上都要召集那些负责《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和中国青年出版社,以及团中央宣传处的同志到他家开会[3]P180,并多次指示团属报刊发表社论,引导青年思想。他强调,“团中央之所以要办《中国青年报》,就是为了通过它指导青年运动,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青年”[3]P181,“《中国青年》第一位的工作是抓思想”[3]P184。不仅如此,他还善于运用舆论媒体主动发声影响青年,先后在《人民日报》发表《列宁论青年共产主义教育——为纪念列宁八十五周年诞辰而作》《把我们的全部知识传给我们的接班人》《中国青年的共产主义教育》等一系列文章,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1962年5月,胡耀邦被任命为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书记,10月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省委常委,带职下放到湖南。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向他汇报阶级教育工作时,胡耀邦说:“现在有个情况,有些人对任何问题都提到阶级斗争上来看,比如有些大学生不服从分配,也说是阶级斗争问题。不能这样简单看问题,要具体分析。对青年要循循善诱,鼓励他们前进。”[4]P354

1964年11月,胡耀邦被任命为西北局第三书记兼陕西省委代理第一书记。时值开展社教运动,陕西的阶级斗争现象严重,大搞“左”的一套,大批干部群众被当成敌对分子。胡耀邦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提出“四个不反、六个不查”“三个暂停”“四条政策”,却遭到了严厉批判。尔后,他返回北京,“文化大革命”期间不幸遭到严重迫害。

这一阶段,胡耀邦主政团中央,他围绕在青年中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一任务,发表了大量讲话和文章,组织了大量学习活动,在实践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独到见解和方法。胡耀邦下放湖南和陕西后,面对“左”的错误倾向,他不顾个人安危,奋起纠偏纠错,但终因形势而失败并受到迫害。在亲历同“左”和右的错误倾向斗争中,胡耀邦坚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色,其理论教育思想得以形成和坚定。

三、思想成熟:在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75年7月,胡耀邦被派到中国科学院整顿工作,他响亮地喊出“新长征”口号,对青年提出了四条要求:大学革命理论,大树革命雄心,大讲革命纪律,大长革命精神。一时间,“新长征”口号传播开来,成为胡耀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成熟的一个开端。

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3月,党中央任命胡耀邦为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主持工作。由于中央党校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创,胡耀邦到任后,大力开展整风肃纪运动,果断处理遗留问题,为复校开学扫清一切障碍。在办学方面,胡耀邦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提出要把党校办成捍卫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强阵地,把党校办成发扬光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模范。他提出编纂四个方面的书,即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并在最短时间内抢编了100万字13本教材。在中央党校复课之后,他提出“四不主义”,即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装袋子,消除了学员顾虑,活跃了学员思想,并鼓励学员“要敞开思想,真正地学到点马克思主义”[5]。

胡耀邦在中央党校工作时期,影响最大的应是创办《理论动态》。1977年2月7日,“两报一刊”社论抛出“两个凡是”,后来又相继刊发一些文章,这让胡耀邦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他想到要办一个刊物。在邓小平的强力支持下,1977年7月15日《理论动态》创刊并发表创刊号文章《“继续革命”问题的探讨》,首开舆论界对“继续革命理论”的讨论。1978年5月10日,《理论动态》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第二天,《光明日报》署名特约评论员对此文进行全文发表。随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全文转载,新华社播发通稿,全国各大报纸陆续转载。该文一经发表,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此后,《理论动态》又相继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推进了思想理论上的拨乱反正,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打下了理论基础,也成了胡耀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成熟的标志。

1977年12月,党中央任命胡耀邦为中央组织部部长。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他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书记,随后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中央宣传部部长。这期间,他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以非凡的胆略和勇气,组织领导了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的大量工作。在邓小平的大力支持和胡耀邦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大批受到迫害的老干部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大批蒙受冤屈被迫害的干部、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得以平反昭雪、恢复名誉。身教重于言教,胡耀邦用亲身行动践行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重新树立起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和干部路线。

1980年2月,胡耀邦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他站在全局工作的高度,更加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一次出席各省、市、自治区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他发表了《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讲话,向与会的宣传、理论、报刊的工作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在思想战线问题座谈会上,他对思想战线上涣散软弱的状况进行批评,并专门谈了理论、文艺、新闻界的思想领导问题,体现了其一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他提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他作了《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的光芒照耀我们前进》的报告,谈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基本经验,着重强调树立正确对待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观念,号召大家重新学习,做像马克思一样最完全的知识分子。之后,胡耀邦先后主持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加强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顶层设计。

这一时期,胡耀邦一直担任党的重要职务直至党的总书记,他深刻总结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引导全党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标志着胡耀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成熟。

四、小结

自参加革命以来,胡耀邦一生都战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前线。实事求是是胡耀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精髓。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胡耀邦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做到了真学、真懂、真信、真教。在抗大时期,他集中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常撰写理论宣传文章,受到毛泽东的赏识;在团中央工作期间,他在全团开创了“朝气蓬勃、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并至今被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引作校训;在川北、湖南、陕西、中央党校……实事求是指引着他开展好工作,教育好人民。他将这样的信条深深地烙进心里,甚至在自身遭遇迫害、家人遭受厄运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信仰、坚持真理。在长期政治工作中,他始终同“左”和右的思想划清界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体现在胡耀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中。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他总是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从工作对象的实际出发,坚持服务大局和服务群众相统一,做到实事求是。在儿童局工作期间,他从教会儿童扫盲识字开始;在陕西纠“左”时期,他从喂饱群众肚子开始;在团中央工作期间,他从大兴学习之风开始;在拨乱反正时期,他从真理标准大讨论开始;在现代化建设时期,他从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中,他始终身体力行地践行实事求是,始终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坚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教育人,在实践中塑造人。

“能不能实事求是,敢不敢实事求是”[6],是胡耀邦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就是这样一位既朴实又伟大的人,用坚定理想和高尚品德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学习他的信念和作风,传承他的思想和精神,为把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推向新的高度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胡耀邦.在毛主席的亲切教导下,把青年工作更加推向前进[N].人民日报,1952-09-14.

[2]胡耀邦.团结全国青年在建设祖国的伟大行列中奋勇前进——一九五三年六月二十四日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人民日报,1953-07-06.

[3]陈利明.从红小鬼到总书记:胡耀邦(上)[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

[4]张黎群等.胡耀邦传(1915—1976)(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5]沈宝祥.中央党校的新生——胡耀邦主持中央党校复校开学记述[J].党史纵横,2006(4).

[6]胡德平,高勇,王恩山.长子胡德平与秘书们的回忆 历史绕不开的胡耀邦[J].文史参考,2010(7).

责任编辑 彭月才

猜你喜欢

胡耀邦马克思主义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华国锋与胡耀邦的两次长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胡耀邦同志纪念馆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