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到底该不该被叫停?
2015-06-16凡志喜
凡志喜
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或许打车软件等可以进入市场。政府对于新业态的管理不应是禁止,而是适当的进行引导和规范
近日,《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公布,列出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9方面39条重点“清单”。其中,简政放权居于首位,中央和国家机关车改今年全面实施,并启动国有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今年还将出台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指导意见。
出租车行业被指“垄断”
长期以来,在出租车是“城市大容量公共交通补充”的名义下,国家对出租车行业实行行政许可制度及总量控制制度。出租车行业的现状备受指责,被认为“垄断行业”。
与此同时,“打车难”成为多个城市面对的共同问题。去年以来,“打车软件”和“专车”以搅局者的姿态出现,引起多方热议。
近期义乌市出台的出租车改革方案备受关注。《方案》提出,明年起将取消出租车营运权使用费;从2018年开始,有序开放出租汽车市场准入和出租汽车数量管控,实现出租汽车市场化资源配置。同时车费由市场定价。
对于受到多地主管部门反对的“打车软件”,义乌市则明确表示支持:引导出租车公司推出人工电话召车、手机软件召车、网络约车等多种电召服务方式。
天津社科院社会研究所所长张宝义曾表示,义乌的举措为行业改革拉开了一个口子。在义乌之后,可能会有一些城市选择跟进。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认为,在国家层面出台的指导意见的改革力度可能不会像义乌这么大,“或许将从数量管控来入手。”
“环保部门最该支持打车软件”
31日,任志强携手阿拉善公益机构来到济南为环保站台喊话,呼吁更多的山东企业家加入到公益环保的事业中来。在主题演讲中,任志强建议,为了做好环境保护,环保部门支持滴滴等打车软件,从而减少路上的私人用车数量和尾气排放量。
任志强提到了当前热门的打车软件,一个软件让出租车行业发生了巨变,甚至可以说产生了一场革命。任志强说,美国的UBER软件比滴滴打车还要先进。滴滴打车是按照出租价格,有起步价和里程价,只是提供了一个方便。但是UBER允许周边的多辆车竞争一个乘客,告知车型和价格,没有起步价,乘客可能坐了一辆奔驰,花的钱比出租车还少。因为司机是在顺道搭载中获得了一笔额外收入,跟出租车的成本不一样。这个软件可能看重的是所有汽车的后备厢,除了让汽车里带人,还要把后备厢变成一个城市流动的物流车队。
“我想,最应该出面维护和支持滴滴打车软件的是环保部门。如果环保部门支持这种打车软件,可以让公路上的汽车减少,让一个人开一辆车变成一个车里装四个人,是不是车流也会减少?私人用车的数量会不会减少?尾气排放会不会减少?
打车软件应适当引导和规范
6月1日,上海市出租汽车信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据悉,该平台由上海市交委、上海市四大出租汽车企业和“滴滴快的”三方共同参与。
上海市交委社会宣传处副处长黄晓勇提到,该平台采用第三方公司运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据了解,滴滴快的和出租车公司的相关数据都要接入上海市出租汽车信息服务平台,但目前仅限于打车方面的数据。关于专车的合作方案,滴滴快的和上海交委依然在研究中,滴滴快的方面给出的上线时间表是1-2个月。
“我们鼓励更多的专车公司接入该平台。”黄晓勇称。这也意味着,该平台是一个独立开放的平台,不仅滴滴快的可以接入,包括易到用车、神州专车等各个专车公司未来都有可能加入,但并不影响互联网打车公司的业务模式和独立运营。
显然,上海在混乱的互联网打车市场创立出一个全新的合作模式,由打车软件切入,通过成立平台,逐步将打车市场的数据纳入统一的监管范围,同时,通过该平台的运营,从技术上规范打车市场的乱象。
而对于出租车行业改革的方向,赵坚认为,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的力量。但是引入竞争以后,必定会触动既得利益。
他认为,尤其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或许打车软件等可以进入市场。政府对于新业态的管理不应是禁止,而是适当的进行引导和规范。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西津认为,现在的出租车行业的体制并不是市场运营。出租车体制的改革首先是要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机制上的改革比短期能看到的结果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