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体育运动防护课教学改革的实践

2015-06-16夏亮陈晓冬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5年6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运动技能

夏亮 陈晓冬

现阶段高校已开设的体育运动防护课,涉及到对大学生从事运动的安全教育、整个运动环境的安全评估、运动损伤的预防、发生运动伤害后的现场处理,及运动损伤后的康复治疗和体能调整等多个项目,目的是为提高大学生自身体质和运动水平,有效防止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意外受伤。因此,在普通高校内普及运动防护知识的意义十分重要。

一 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黑龙江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两所高校在校大学生400人,体育任课教师90人为调查的对象。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广泛收集、整理、阅读相关书籍、报刊和国内外近五年的相关研究报告、文章,分析了相关的图片、音像资料,以及登陆中国期刊网网站,为完成本文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2)问卷调查法。对高校教师及大学生发放问卷,并进行了信度和专家效度的检验,结果均符合调查研究要求。本次调查共发放了学生问卷400 份,回收有效问卷360份, 有效率达到90%; 为教师发放问卷90份,回收了有效问卷82份,教师问卷有效率是91.1%。(3)数理统计法。对收回发放给师生的有效问卷进行数理统计和归纳。

二 结果与分析

1 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运动防护课的现状

对于经常参加健身运动的大学生们来说,扭伤、摔伤、撞伤、拉伤等各种意外的伤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而运动防护课就是针对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危险及时进行预防以及救护的课程。现阶段已开展运动防护课的高校都是结合了安全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大学生预防和处理体育运动中可能会发生危险的技能,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拟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运动伤害防护练习,不但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能够形成在运动中较强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和救护他人的能力。然而,当前大学生对发生运动危险的应对、处理方面的知识,仅靠普通高校设置的公共体育理论课,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从而导致大学生在运动防护的实践技能掌握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2 大学生对体育运动防护课的满意度

如(表1)所示,通过对已开设运动防护课的高校调查得出的结果,仍有67%的大学生认为对运动防护知识的学习没有满足自身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出,相关体育运动防护课的知识在已开设的高校中没有得到重视,体育运动防护的知识仅是通过一至两次的体育理论课或一张考试试卷来考核,容易导致学生忽视对运动防护理论知识的掌握,更使其无法转化理论知识为实践技能。可见,高校运动防护的课程体系仍需改善。在设置的运动防护课中,应使学生懂得运动防护知识的重要性、实用性,还要解决在实际救护过程中技能生疏的问题。遵照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对体育课的要求,应明确高校开展运动防护课程的作用、目的,并使运动防护课的授课形式和授课内容更为科学、规范、合理,而且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运动防护理论知识与实践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且能科学、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来提高自身的运动水平以及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表1  高校学生对体育运动防护课的满意度     N=360

3 发生运动遇险时大学生的应对处理情况

由( 表2)可见大学生对于扭伤、摔伤、撞伤、拉伤、溺水等各式意外伤害的处理能力情况。“初步掌握”缺乏操作的人数 占29% ,“会操作的”仅占18%,“不会操作的”竟占了53%。可以了解到,学生运动防护技能实际操作经验欠缺,而体育授课教师则更应加强对大学生自救及互救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学校体育教学的成熟期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在这个时段里,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体育运动技能,而且更应学会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可能发生意外险情的预防以及掌握处理运动危险的手段、方法。

表2 学生对运动防险情的处理能力     N=360

4 开设运动防护课的影响因素

从(表3)中得知,在已开设运动防护课的普通高校中,影响开设运动防护课的关键因素是高校领导的重视程度,领导对传授体育运动防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重视,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以及大学生对体育运动锻炼的认识和运动适应能力方面的调控。因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运动防护教学的重要保障是来源于高校领导层的重视程度和大力支持。

表3 影响高校开展运动防护课的因素     N(学生、教师)=490

注:表中数据为多项选择结果

5 高校开设运动防护课的特色内容

体育运动项目存在的差异性导致各运动项目会遇到不同的危险。通过观察发现,相似项目容易发生危险的部位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比如按照项目的特点进行归类划分,将一组具有相似竞技特征及训练要求的运动项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例如“同场对抗性”项群,像足球、篮球、橄榄球、手球、冰球和水球等项目。“隔网对抗性”项群,包括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沙滩排球、藤球和毽球等项目。“表现难美性”项群,有体操、艺术体操、花样滑冰、武术套路等竞技项目。“格斗对抗性”项群,包括摔跤、拳击、柔道、跆拳道等项目。运动防护课授课教师可依据对所教授运动项目容易发生意外危险的频率程度进行调控,并运用运动生理解剖学方面的知识,向大学生详细讲述、演示可能导致发生危险的原因和运动过程中身体容易受到伤害的部位,从而在第一时间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认知;再加上结合学生自身参与运动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会、掌握相应的运动遇险防护措施,使其可以预防并减少运动危险的发生,以及即使发生运动危险后可以自救和救护他人。

6 运动防护课在普通高校开设所需的教学条件

高校开展运动防护课所需条件包括有教学场地、器材、经费、教科书等“硬件条件”,以及师资力量、教学管理、教学设计、学生运动基础等“软件条件”。

对高校开展运动防护课所需的教学条件的分析,第一,明确教学计划、设计好教学方案,根据运动防护课教学的特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有的放矢。 第二,高校顺利开展运动防护课还需依靠教学经费的保障,成立以高校领导为组长的学校教学经费保障领导小组,加强对教学经费保障的领导工作,确保教学经费使用占学校总开支中的比例。从运动防护课长远的发展来看,还应不断加大对高校体育场馆的资金投入和教学经费支出,从而保障运动防护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第三,普通高校开展运动防护课应有较为专业、系统的教材作为参考使用,学校也可组织相关的教师和专家根据自身的情况编写教材。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师资、学生基础等软件方面的分析来看,首先,高校领导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是开展运动防护课的重要条件之一。学校领导的教学管理与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比例之间存在着某种间接的必然性,其次,师资水平也是开设运动防护课的重要条件。学校应制定对运动防护课授课教师的外出培训、外出学习交流的鼓励政策。最后,防护课教学的对象是大学生,要设法让学生们认识到运动防护知识是生活中应该具备的一项技能,从而产生积极学习运动防护课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态度。

三 结论与建议

结论:(1)丰富教学资源及优化体育课程体系是高校开展运动遇险防护课所需的重要教学条件。通过对运动防护课的学习,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其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为高校能够顺利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提供安全保障。(2)高校开展运动防护课需要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学校的教学设施、教学氛围,以及其他相关所需的“硬件”和“软件”条件。特别是提高高校领导的重视度是非常关键的,运动防护课的开展要取得高校领导的关注、认可、支持。 (3) 高校能够顺利开展运动防护课的最直接动力仍来源于高校大学生的兴趣和社会需求。

建议:(1) 高校运动防护课程的构建和开展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根本任务。(2) 始终坚持将运动防护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在运动防护课教学中,教师可不失时机地安排“个体探究”“小组探究”“集体探究”“师生共同探究”的环节,让学生在运动防护课中体验到“发现规律”的快乐,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3)全面提高高校师生的素质与能力,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革教材内容和教材的编排形式,改善体育场地、器材与设备,使高校运动防护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子朴,孙学明.我国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体系的建构 [J].体育学刊,2012,19( 5):93 - 95.

[2]赵萌,王焱森.基于生命安全教育理念高校体育运动防护课程教学的常态化研究 [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

32(2).67-69.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体育运动技能
高级技能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