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利润核算目标的大中专教材库存管理策略

2015-06-16磊,傅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2期
关键词:备货专业课程库存

周 磊,傅 杰

(1.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北京 100038;2.上海厚鑫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基于利润核算目标的大中专教材库存管理策略

周 磊1,傅 杰2

(1.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北京 100038;2.上海厚鑫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在出版社普遍实行利润核算的情况下,策划编辑要根据利润核算的要求,结合大中专教材的出版和发行的特点,做好教材库存管理工作。

利润核算;大中专教材;库存管理

在转企改制以后,绝大多数出版社都成为经营性企业。许多出版社根据管理的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各自的编辑部门核算办法。这些核算办法都是基于图书的单品种核算,据此对编辑部门进行绩效考核。无论图书核算的口径是以选题为标志还是以版印次为标志,图书核算的核心都是单品种利润。图书单品种利润受到图书发行量、图书定价、图书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已有很多文献研究述因素,本文不再赘述。本文根据利润核算的要求,结合大中专教材(以下简称教材)的出版和发行的特点,分析如何从库存管理的角度控制教材库存,提高利润核算周期内的单品种利润。

1 出版社利润核算的特点

出版社利润核算涉及很多因素,本文从库存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利润核算与库存管理相关的特点包括:时间、对象及数量,上述3项的主要特点如下。

1.1核算期间为自然年

企业的财务核算是以一定会计期间(如月底、季度或年度)的经管成果来进行核算的。在实际工作中,出版社的图书利润核算是以自然年为核算期间,即从1月1日至12月31日间,对各个单品种图书的全部成本和发行数量进行核算。

1.2核算对象为已出版的图书

出版社的图书核算,一般情况下都是核算已出版入库的图书。尚在流程中的选题发生的费用一般不纳入核算。

1.3核算收入的依据为净发货数量

出版社图书核算收入的依据是图书的净发货数量,净发货数量是指发货数量减去退货数量以后的数量。

从库存管理的角度,根据以上3个特点可以看出,想要提高核算的利润,应当尽早入库,让图书有更多的销售时间,以便年底核算截止日期以前,有更多的净发货数量。而对于按照正常出版进度,预计销售时间较短的选题,如果出版时间要求不严格,可以考虑适当延长出版周期,到下一个核算年度的前期入库,就可以拥有更多的销售时间。

2 教材的出版、发行特点

教材作为图书的一种,相比其他图书,在出版和发行两方面都有自身特点。

2.1教材的出版特点

虽然教材的读者是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但是其没有购买教材的决策权。购买教材的决策往往由院校的相关人员做出。一般情况下,教师既是作者又是做出购买决策的人。所以教材在出版后,一般会有一个稳定的基础用量,即作者所在院校的采购量。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教材又可以分为基础课程教材和专业课程教材。

2.1.1基础课程教材

基础课程是院校所有专业全部开设的课程,这些课程的教材一般用量很大。这些教材多数由院校的相关老师编写并使用,有稳定且较大的用量。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基础课程教材重复出版的非常多,大多数院校都采用本校编写的教材,所以基础课程的教材难以推广到其他院校使用。

2.1.2专业课程教材

专业课程教材仅限于某类或某一专业使用,相对于基础课程教材来说,作者自身用量不大,重复出版较少。专业课程教材的销售基本依靠推广到其他院校使用,才能符合基本的出版要求。

2.2教材的发行特点

教材在发行方面与其他图书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有以下4个特点。

2.2.1购买的准确性

教材无法铺货,往往都是在订单报到出版社以后才能安排发货。尤其是新版教材,最开始的订购数量一般都是作者本校使用。虽然教材无法像店销书一样通过铺货在出版后短时间内降低大量库存,但是购买的准确性也大大降低了教材的退货损失。

2.2.2购买的周期性

由于教材服务教学的属性,教材的采购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每年的6月到9月、12月到第二年的2月是教材发货的高峰期,一般学校都要求教材在开学前到校。教材发货高峰期以外的时间,订单数量非常少。

2.2.3购买的慢热性

教材出版后,首先使用的基本是作者所在学校,其他学校需要经过半年甚至是1年的推广周期才会逐步选用。教材产品的导入期、成长期较长,往往需要1年到两年的时间。

2.2.4购买的稳定性

教材经过推广被相关院校选用后,一般会有两年以上的销售稳定期。在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院校相关人员一般会连续使用同一本教材。

3 基于教材特点的库存管理

根据上述教材的特点,按照课程类型可拟定不同的库存管理策略。

3.1基础课程教材的出版及加印策略

3.1.1基础课程教材出版策略

基础课程教材出版应当在做完印制环节前的工作后,等收到订单后再和作者进行充分沟通并查询作者学校招生计划后,根据订单数量或可以保证的第一年使用量,综合考虑不同首印数量的不同成本,适当多备货,科学地确定首印数量。一般来说,确定的第一年使用量如果低于2 500册,首印数量宜定为3 000册;如果高于2 500册,在新生入学人数不确定的秋季学期则首印数量适宜在留有20%备货的情况下根据订单数量相应增加,在学生人数基本确定的春季学期则首印数量留有5%~10%的备货即可。

3.1.2基础课程教材加印策略

基础课程教材在库存数量无法满足订单的情况下,需要组织加印。根据确定的使用量与库存数量的差值,考虑上述基础课程教材出版策略中备货的原则,科学地确定加印数量。

3.2专业课程教材的出版和加印策略

3.2.1专业课程教材出版策略

专业课程教材按照新版教材和修订版教材的不同,也有相应不同的出版策略。(1)新版教材的出版策略。专业课程的教材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分为春季开课使用和秋季开课使用,也有部分教材春季和秋季都有开课。根据出版社利润核算的特点,应当设法让教材尽早入库,以增加销售时间。对于春季开课使用的教材,应当安排在1月1日以后入库;对于秋季开课使用的教材,应当结合编辑部门的出版规模,适当控制出版数量,尤其注意作者学校使用量很少的课程教材,避免由于新书出版太多年底核算时严重影响编辑部门利润的情况发生;对于春秋两季都有开课的教材,应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和出版规划,在可能的情况下与作者沟通取得作者同意以后,按照春季开课使用的教材处理。在确定出版时间后,应根据该专业的总体招生规模和同类专业教材的销售量,确定合理的首印数量。(2)修订版教材的出版策略。修订版教材的出版时间的基本原则是要在旧版库存数量不足以满足预期订单时安排印制入库,以免造成教材供应断档,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具体确定时,可结合旧版教材的加印,使旧版教材加印数量多于秋季预计的订单数量,这样就可以将修订版教材的印制入库时间调整到1月1日以后。修订版教材的首印数量应根据旧版教材近两年的销售情况确定。

3.2.2专业课程教材加印策略

专业课程教材加印可根据历年的销售数据,预计当年销量的不同,确定加印数量。

预计当年销售数量大约6000册的,可以考虑印制成本及财务状况,选择年初一次备货当年销量或分为春季、秋季两次备货当季销量。预计当年销售数量在2000~6000册之间的,应当选择在春季一次性备货当年销量。预计当年销售数量在1000~2000册之间的,可以考虑印制成本及财务状况,选择在春季一次性备货两年销量或数码印刷备货当年销量。预计当年销售数量低于1000册的,如果有相同课程的教材,可以考虑停止加印,以推广同类品种提高单品种利润;如果没有相同课程的教材,在数码印刷的成本可以保证基本利润目标的情况下,数码印刷当年或两年的销量,必要时可以考虑提高定价。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打算停止加印的教材品种,要与作者进行充分沟通,取得作者的理解,在不影响学校教学的情况下,再停止加印。本文仅从库存管理的角度,分析控制教材加印数量和印制入库时间,提高编辑部门的核算利润。应当看到,提高选题质量控制低水平选题的出版才是提高编辑部门核算利润的的源头。

主要参考文献

[1]君言.编辑部门盈亏核算浅释[J].出版经济,2004(8):56-59.

[2]宋俊果,刘彦龙,刘军.关于策划编辑在出版不同环节中进行经济核算的思考——以农业图书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0(3):22-25.

[3]林志农.编辑部门盈亏核算浅释[J].中国编辑,2009(4):32-35.

[4]赵玉山,韩尔立.出版社对教材库存的前置管理[J].出版发行研究,2011(2):35-36.

[5]郎红旗.大中专教材库存如何“消肿”?——出版社合理控制教材库存的对策和措施[J].科技与出版,2012(9):63-66.

[6]曾巍.高校教材出版的“库存瓶颈”及其应对策略[J].出版发行研究,2013(3):38-41.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192

G647

A

1673-0194(2015)12-0256-02

2015-04-22

猜你喜欢

备货专业课程库存
鱼粉:外盘持续高位成交积极,节前终端备货现货坚挺上涨
错过了这次大备货,可能明年春天才能用上RTX30显卡
水产料优惠10%!江苏好润饲料逆“市”推出饲料优惠政策,备货抓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eBay卖家不得不看的备货清单:2017年度万圣节主题趋势
一二线城市库存减少5.2%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营销4C与房产去库存
别指望农民工当去库存的“接盘侠”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