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教学与创作联动的生态林
2015-06-15郭宇
郭宇
最近在逸夫舞台上演的青春版越剧《仲夏夜之梦》,与在上戏华山路校园内演出的草坪版话剧《仲夏夜之梦》,无形中形成了一个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两台分别由上海戏剧学院越剧表演专业与话剧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创排与主演的莎士比亚名剧,体现出上戏一贯有之的教学理念,即用经典的中外名著与名剧为文本,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与实践,并在这个过程中,体味与感受经典戏剧文学作品带来的文化浸润。应该说,在上戏七十年的办学过程中,这些一以贯之的教学基本思路,塑造且体现了上戏的文化品质与教学高度。
艺术院校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和塑造人。从教学的手段与目的来看,一切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在运作推进。相较社会上的戏剧院团而言,在校园内,衡量一部戏的成功,并非仅仅是一部戏剧作品创作和演出本身,往往还有附加值部分,而且附加部分有时还会成为主体。也就是说,尽管有时出现一些广受人们欢迎的校园作品,甚至获奖,但学院从本意上而言,都是为教学而作,看重的是在教学的安排与学习过程。这样的一种“非自觉”,既是一种艺术院校的创作特色,也应该说是一种必然。所以学院的艺术创作之目的是不同于一般戏剧院团的,创作围绕教学做,已成为一种公论。从理论上讲,学院的所有剧目都是为教学而创作,剧目的选择仅是为了适应教学目的的一个载体而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功能。至于社会效果,往往不是首要的关注。从上戏几十年来的教学与创作经验而言,几乎都是这样的思路与结果。
就近几十年来上戏所取得的剧目成就而言,表演系的戏剧作品占据了主流,其次是导演系,但几乎百分之百是教学作品。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声誉卓著的《年青的一代》,到八十年代的《芸香》,再到后来的《公用厨房》、《一个黑人中士之死》、《徐虎师傅》、《白蛇传》、《风铃》,一直到近期的《国家的孩子》等有影响力的剧目,都是原创的教学作品、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教学与创作相结合的原则。
前面所言的剧目是在话剧创作方面体现出上戏的成绩,而近期刚刚演完的越剧青春版《仲夏夜之梦》,则是上戏戏曲学院的又一次教学与创作相结合的艺术尝试。戏曲学院是上戏一个相对专业比较丰富完整的二级学院。有十一个专业方向和近五百位学生,设立了戏曲导演、戏曲表演、木偶表演、戏曲音乐演奏与作曲等专业,为戏曲剧目创作提供了一个较完备的人才基础。但以往由于各自专业课程设置不一样,包括教学资金的使用上都有各自的安排,很难把这几个部门融合到一个创作的平台上进行整合。面对着不断提升的社会创新环境与教育课程机制的改革,戏曲学院这些年一直在探索如何把戏曲教学与创作这一块小优势发挥得更好,加上有上海市教委085教育专项基金与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的支持,更是给这样的尝试提供了动力。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形成了更大的教学能量,显现了教学成果,也让社会来评判教学阶段性成果,真正做到分享社会成果,也让教学成果社会化。从本质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开门办学思路的体现。
在以往的戏曲导演教学中,始终存在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就是没有更好的演员来体现作品,往往是导演系学生自导自演。这样的创作实践方式,严格意义上很难成为一部好作品,也影响到学生好的创意与构思的体现。以至于戏曲导演专业在招收学生时,往往较为看重戏曲表演能力较强一些的考生,就是为了在学生的创作中,有更好的体现。但不可否认的是,导演就是导演,演员就是演员,两者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到,每到学院排实习作品与毕业作品时,话剧表演班的同学,在表导演老师的执排下,由于其专业的表演技能过硬,他们的作品会有一个较好的体现,而导演系或其他专业的剧目,编导构思再好,表演上的体现始终要逊色一些,也使作品在整体上无法达到完美的高度。剧目的艺术感染力与呈现,最终还得看演员,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而戏曲剧目的排练,如果没有具备中专学习基础的学生,或大学里高水平的学生来体现,那更是难为一帮学生导演了,再好的构思有时也只能“死”在演员身上了,再好的文本也无法使演员腾达起来。这常常是戏曲导演学生在戏曲剧目创作学习过程中的瓶颈。反之,对学戏曲表演的学生而言,又没有这样的机制性安排让他们充分参与到其中。对于戏曲学院大量的学习戏曲音乐伴奏与作曲的学生来讲,同样由于课程与教学方式的各异,也少有这样机会去尝试与感受舞台作品原创的经历。
以往的本科戏曲教学,是以京昆两大剧种为主体的,也包括木偶教学。他们在教学规划上,更强调对传统剧目的学习传承。这也是建立在京昆及木偶有着丰富的传统折子戏基础上,以及注重打好基本的唱念做打为目的。其教学的规划与实际的需求,形成了依赖于传统戏或传统经典片段的样式作为强化基础的训练思路。而许多学习京昆剧或木偶的学生,倒是很喜欢在课余之际,加入到戏曲导演学生的作业中,来感受一些创作的愉快。但这些零敲碎打式的加盟,不能够真正起到为一部完整创排的作品提升艺术质量之功效。可以说大量优质资源无法进行有机的整合。
于是,我们设计出一个概念。即相互支撑与借力的教学模式,称之为戏曲教学“生态林”计划,并抓住戏曲导演教学规划这个“牛鼻子”来牵引,因为从需求角度出发,相对于表演专业学生而言,戏曲导演在学习中,最需要创造力,也最需要优质的“素材”来承载这种创造力。由这个专业来领头,联合表演专业与音乐专业一起来创造一部戏,把几方的需求融合到一个共需的平台。也就是说,通过一部戏,把三个专业的学生聚集在一起来共同创作学习,力求体现各个专业的优势,创造一次很好的相互学习与合作机会。这样的学习创作过程,在学习上是相得益彰,在观念与情商方面,甚至是可以影响他们一生的。
于是就有了由戏曲导演系牵头的第一部戏——昆剧《偶人记》的创作。由于剧情需要,昆曲学生、木偶学生、音乐设计与伴奏,再加上导演学生团队,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这部大戏的排练,并围绕着这样的剧目与内容,开展相关的文化艺术知识的讲座与辅导,使这样的戏曲教学“生态林”计划成为一种立体、聚集般的学习。尽管是第一次整建制地合作,但没有想到四方的合作非常好,取得了相当满意的效果。且不论作品的好坏,因为这样的创作学习尝试过程基本纳入课程中来排练,也让大家更安心与更投入。每个参与的学生不出校园,得以实现创作的体验。从这个角度而言,作品好坏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当然作品好,更是锦上添花。
这次的《仲夏夜之梦》同样是由戏曲导演专业发起,也是尝试着戏曲教学“生态林”计划理念,联动越剧专业学生与戏曲音乐专业学生一道,继续在结合学业的基础上,向一个新作品迈进。
戏剧院校所排演的作品,除了偏爱经典作品外,大多有一个特点,就是要角色众多。因为学生人多,作为练习艺术功力的载体,每一部作品需要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其中。而选择《仲夏夜之梦》这个莎剧故事,是戏曲导演同学们的一种文化自觉。剧本既有梦幻色彩,年轻的学生也很喜欢,由于场次多、角色多,几方学生都很有参与的动力。于是乎,在越剧改编本的基础上,导演系同学带动越剧班同学一同进入创作的激情之中。而这次作为主演的越剧班,也是上海艺术教育中第一个全日制大学本科班,是从上海戏曲学校毕业的近五十名中专越剧学生中挑选出来的,她们是上海越剧未来的希望,学院自然非常重视。所以戏曲教学“生态林”计划的正式开展,自然首选她们。尽管她们才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但通过六年的中专学习,大多都具备了较好的基本功,这样的创排,也使她们在大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就有更好的人物创作经历,她们的作品能更早地出现在校外的舞台上,展现越剧大学生的风采,因为这样的演出效果远远不同于仅在校内汇报的常规教学作品。可以说她们借了戏曲导演专业的创造力之力,而戏曲导演的同学们也借了她们的专业技艺来展示与表达导演的创造力。在逸夫舞台的演出,尽管表演还显稚嫩,导演呈现还有待提升,但整体艺术效果是有目共睹的,是一个“能见婆婆的媳妇”!
专家们也给予了较好的肯定。上戏教授张仲年言道:看了这部戏感觉很兴奋,青年的越剧把青年人对越剧的感受,很有吸引力、也很有朝气地表现出来了。改编外国名著,这是戏曲导演专业办学以来非常好的尝试。戏剧学院教学就是要以经典为主,学生在学习中一定要养成学习经典、尊重经典的思路。戏曲学院两大任务,第一是传承,第二是创新。戏曲必须学会传承,改编经典名著也是传承很重要的思路。有些人认为戏曲学院的学生缺文化,其实这是表面现象,学生就是可以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学习中来学习文化,这是上史论课未必能达到的。这次创作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根据演员来选定剧本,这很适合导演系来做事情。
上海越剧院著名导演胡勖说:这帮孩子能排出来这部作品真的很不容易,这次的表现让我由衷地赞赏他们,我看到了这帮孩子的努力,见证了成长,是戏曲教学中可圈可点的。这部戏我由衷赞赏的是导演和演员的“青春靓丽”,难得的是现代气息,简练和现代。期待越剧班的学生有更好的成长。
上海昆剧团著名导演沈斌说:学院是一个学习的很重要场所,这部戏的最大成功,就是教学上集合的成功,学院领导把持得好。我在学院带过课,三个专业凑在一起搞创作是很不容易的,一个戏的成功不是这么简单,这部戏成功就在教育的成功。
把教学变成真正的创作,这正是学院的追求。把教学资源的优势最大化也是教学改革的需求。而让学生在学习传统剧目的同时,也不断或更多尝试创作,这也是现代艺术大学的教育理念。
应该说,越剧《仲夏夜之梦》的创排才刚刚是一个开头,我们不但要改革推进我们的艺术教育更适合于适应当代社会,更是要把教学资源与过程变为一种真正的艺术创造过程。大学是吸取国家和社会的力量而发展成长的,创造与培养更好的人才与作品回报社会,这也是作为艺术教育应该坚持和遵循的。
(作者为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戏曲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