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情感价值

2015-06-15滕兆玮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英国

滕兆玮

[摘要]在欧洲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运动中,属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早在十九世纪,情感主义已成为了欧洲浪漫主义思潮和创作理念的主要表现方式,这种表现方式有力地推动了英国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情感价值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情感价值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6-0176-02

情感是人们精神灵魂所产生的力量,这种情感没有地域和种族的限制,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打动读者,就是因为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在诸多文学作品中,最讲求情感抒发的乃浪漫主义文学。所谓浪漫主义文学,即一种以激发读者情感为目的的文学。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主张用情感解读人生,把握情感的本质,希望人们的生活充满的诗意,这样读者才能深切地感受到浪漫主义诗歌所蕴含的价值与意义。

一、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特点

(一)以情感为中心

在《诗辩》中,雪莱分析了“诗歌”与“故事”的联系,他指出,“故事的核心内容是事实,强调的是地点、时间、因果关系、环境等因素;而诗歌却存在于创作者的脑海中,是以永恒的韧性为基调创作出来的作品”。可见,诗歌创作并不是摹写事件,而是一种以心灵为指引的创作,强调的是情感因素,而不是叙述事情的经过。英国浪漫主义学者们揣着一颗澎湃而炽热的心,将诗歌创作推向了巅峰。情感是浪漫主义诗歌永恒不变的基调,它要求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环境,要求人们充满情感的去看待世界,最终达到一种“物我同一”的境界。所以,情感就相当于是浪漫主义诗歌的装饰品一样,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二)以自由为宗旨

诗利用语言创造出一些与人物、事件、情感反应、地点、经验和生活有关的幻象,直击读者的心灵,不受任何外在规则的束缚。所以,这些幻象是诗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浪漫主义诗歌可以在想象的世界中随意驰骋,因为他与真实的世界无任何关联性可言,因而可以使读者的心灵在想象的世界中抛开所有的羁绊,得到完全的放松。诗歌的价值就在于营造一个纯粹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们的思想不会受到任何束缚。所有浪漫主义诗人都可以自由自在的支配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浪漫主义诗歌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完全不受束缚的有机体。

(三)以个性为手段

所谓诗人,就是在情感不受束缚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想象和心性气质进行自由造型,直接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创作的形式表现出来。诗人的个性在创造中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所以,最能表现诗人内心情感世界的方式乃浪漫主义诗歌。严格来说,诗人所要做的,就是塑造一些可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形象,如此,诗人便可以在一个完全开放、自由的平台上展现自己的个性。值得注意的是,浪漫主义者的言说往往缺乏逻辑性,因而他们的情绪总处于激动状态,但这却恰恰是他们所要苦苦追求的效果。因此,浪漫主义诗人最重要的表现手法就是诗歌,浪漫主义诗歌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就是由这种体裁的特点所决定的。

二、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情感的媒介

情感承载着诗人的情感,是抽象的、千变万化的,也是诗歌自身的意象。作为情感的符号,意象可通过外化内在情感的方式来反映客观现实,它可以是诗人的情感、思想、想象,也可以是美学区位,在表达浪漫主义诗歌千变万化的情感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就拿《西风颂》来说,雪莱的这首诗歌主要表达自己得知曼彻斯特大屠杀消息时的愤怒的心情。诗人将革命力量消灭反动势力的过程描写为“西风扫落叶”,将革命力量的积蓄描写为“西风送种子”。可见,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表达情感的符号正是意象。浪漫主义使人们利用心灵和自然意象对事物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使读者深深感受到了作者的那份情怀与情感,换言之,诗歌就是通过这些意象而变得更为丰满的。

三、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情感价值

(一)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拯救意义

1.“情感理性”的拯救范式。人类可以通过以情感为核心的方式来认识和看待世界。作为一种理性发展的新型模式,“情感理性”将情感在认知与思维方式中的作用完全发挥了出来,使人们基于情感满足和情感愉悦这两个出发点去思考问题,最终使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得到了彻底的解放。总而言之,以情感为核心的思考方式可以是人们对生命的尊严和内涵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和体会。人类无法让镜子中的那个“我”来体会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说,生命无法通过自造的镜子确认自己是否真的存在。外在现象只能证明有生命存在的痕迹,但无法触及生命的真正内涵。所以,只有打破现象的镜子,直接达到生命的彼岸,才能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生命所蕴含的情感和直觉,就是生命曾经存在过的最有力的证据。所以,人类只有养成自觉抵制行为上思维逻辑过滤的习惯,才能使自己的生命变得有尊严。

2.浪漫主义情感的拯救途径。浪漫主义通过解放情感的方式来拯救情感。就广大浪漫主义诗人的情感表现方式和作品特征来看,即使现实糟糕到了极点,他们依然可以依靠情感的力量为心灵创造一片栖息地,以此拯救灵魂。英国浪漫主义之所以有勇气对抗传统,就是因为这些诗人存在一种从思想革命拯救世界的幻觉,这种幻觉支撑着英国浪漫主义一直勇往直前,最终得到了一种脱离世俗的重生感。使人们利用情感创造了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新世界,这个新世界中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而且所有元素都为情感支配,更重要的是,这种情感并非一沉不变的,这些具有流动性的情感是这个世界处处都充满了温暖和光明;它与基督教一直强调的彼岸天堂有着明显的区别,是一个供人们心灵栖息的场所和平台。人们的心灵因为张扬的情感得到了一个栖息之所,在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家园中,人们心灵得到了真正意义的解放。生活在这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国度中,人们成为了当代的西比尔,而不是沉沦在日复一日机械世界中,变得越来越疯狂,越来越愚蠢。

(二)浪漫主义情感拯救的当今价值endprint

众多浪漫主义诗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了浪漫主义时期的情感张扬,这也是历史上首次情感盛宴,他们将情感上升到了拯救人类灵魂、矫正社会的高度。华兹华斯通过移情的方式创造了一个山光水色的世界,用以烘托情感,他也因此而成为了一名湖畔诗人;科尔律治将情感置于一个空灵且神秘的世界中,以一种哥特式的离奇方式和梦想的迷离将禁锢于理性世界中的心灵释放了出来,使人们产生了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济慈通过特有的冥想天赋和天生忧郁的性格赋予了情感一双飞翔的翅膀,带着心灵走向了永恒与神秘,演绎了无数富有韵味的情感小夜曲;雪莱则通过理想来表达情感,希望情感能融入理想世界中,使人们在情感自由的状态下过上诗意的生活。情感是抵达心灵的桥梁,只有激发情感,才能使人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感受到血液的流动。所以,在现代理性工具泛滥的环境下,人们提出了回归情感的诉求,这并不是一种阻碍商品社会发展的行为,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只不过回归感情是希望现代能够拥有一种抵抗物质世界侵袭的能力,这样才能捍卫自己的情感生命,正确对待自己的情感欲望,在脑海中腾出一部分非理性空间,用心灵去感受真实与生命。通过艺术作品反映出来的对生命的本质理解实际上就是诗人对情感生命的肯定。所以,对抗理性工具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唤醒人类真实的内心情感。

(三)浪漫主义情感的发展走向

尽管浪漫主义的自燃之火慢慢失去了温度,但人们却都记住了其当时发出的光亮,所以浪漫主义对情感的启迪作用和思想的更新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现实主义针对浪漫主义的特点将这种情感理想拉回了现实,目的就是让情感挣脱唯我主义的束缚,真正与现实结合在一起,最终拯救人们的心灵。在理性工具的主宰下,现代文化变得十分僵硬,这也使得现代主义者开始追求情感的回归。仔细翻阅英国文学中的经典著作可以发现,这种基于呼唤情感自由、情感回归来找回生命尊严、血性生命的精神从未消亡。浪漫主义使人们依靠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对理性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理性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束缚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所以他们的目标就是不断的激发和挖掘人类的情感,试图通过情感救赎世人被物质硬化以及玷污的灵活,使人们在古板而僵化的理性世界中找回生命的尊严,感受生命的气息,因此情感救世自有其精神意义。它并没有让人们放弃理性,也未反对宗教,只不过是为了在“上帝死了”的信仰危机的时代和机械轰鸣的冷漠物质世界中找出一种柔软到可以慰藉人类心灵的东西。所以,当代浪漫主义作品的主题就是重申浪漫主义情感的价值,是情感成为人们低于物质侵袭的工具。

四、结束语

在一个被动接受信息和崇尚消费的世界中,处处都存在着失去自我主宰和自我异化的陷阱。人们已洞悉到非个性化和外来的主宰是对现代生活的现实威胁,要有效的控制这些威胁.就必须实现自我情感的回归。基于情感的角度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进行研究的目的就是发掘文学经典中的理想,以解决当代社会人异化的问题,最终重构人类精神世界价值观,这也是本文的初衷,希望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激发内心的情感,在这个机器轰鸣的世界中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情感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解人.神学、哲学和美学的综合——柯尔律治《古舟子咏》简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6).

[2]以塞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9).

[3]林杨.希腊神话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表现——济慈、雪莱作品中的希腊意象[J].语文学刊,2007(11).

[4]李蓉丽.关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情感的探讨[J].作家杂志,2013(3).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国
英国的环保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When is the festival?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Myths and legends-South Asia(Thailand)
Reading skills praCtice:A train timetable
Myths and Iegends-Europe
Writing skills practice:A social networking site
Myths and legends-Polynesia Southwest Asia(Ancient Mesopotamia-Sumer)
Myths and legends-Polyne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