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产业援疆新格局
2015-06-15南方能源观察
石油工业历年在新疆经济结构中一支独大,占据半壁江山,到2012年石油工业的比重仍为49.4%。目前在疆油气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中石油,中石化也在力图加快在疆的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一直致力于调整产业机构,以减少对石油市场的依赖程度。
“油气行业是新疆政府最难进入的行业,也就是这两年有所松动,过去是铁板一块”
2014年两会时,中石油董事长周吉平透露中石油准备搭建6 个合资合作平台,包括未动用储量、非常规、油气、管道、炼化和金融板块。
此后,业内普遍关注的是中石油将如何开启油气合作模式。进而又有消息说中石油将率先在新疆开启上游的改革,引进民资,且传广汇能源将成为此轮油气改革上游的最大受益者。
2014年下半年,在国务院国资委组织的中央企业暨19 援疆省市国有企业产业援疆座谈会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廖永远作为央企代表进行了发言,对中石油将如何在新疆开启油气上游的改革,给出了答案。
上游渐松绑
前不久,国务院国资委带领53 家央企与15 家央企在疆企业和19 省市与新疆自治区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国有企业援疆进行了共计2 个半小时的座谈。
中石油总经理廖永远在会上表示,中石油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依法合规吸纳地方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参股中石油业务,实现企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大力推进与新疆民企在油气上中下游业务领域全面合资合作。他还表态,中石油将考虑从3 个领域深化扩大合作,一是考虑从所属矿权中划出2个区块与自治区指定国有企业合作;二是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项目与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合作;三是划出部分区块与国内外石油公司和其他国有企业合作。
这个思路的提出,对于铁板一块的石油上游,又撕开了一个口子,只是向谁抛出橄榄枝的问题。
作为支援产业的一部分,中石油的表态明显更倾向于地方国有企业和外国石油公司。只有在天然气利民工程项目上有向民资合作的可能。
新疆的油气资源主要掌握在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企业手里,主要是中石油。
中石油在新疆的油气开采最早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中石油在新疆掀起了石油会战。中石油在疆有三个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油田以及吐哈油田。炼油化工上形成了独山子、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和塔西南、泽普两个石化产业带。除此之外,还有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和西气东输三线霍尔果斯—鄯善段等项目。
几个数据能看出中石油在新疆的地位。中石油在新疆有11 家企业、占集团总量1/5 的资产落户新疆、2013年在疆企业实现增加值1 506 亿元、上缴自治区税费154 亿元、为新疆贡献了1/6 的GDP 和1/8 的公共财政收入。由中石油在新疆的地位可见,中石油来扛起央企产业援疆的大旗也理所当然。
石油工业历年在新疆经济结构中一支独大,占据半壁江山,到2012年石油工业的比重仍为49.4%。目前在疆油气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中石油,中石化也在力图加快在疆的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一直致力于调整产业机构,以减少对石油市场的依赖程度。
与此同时,不甘心在新疆市场落后的中石化也正在预谋在疆建成一个年产量为1 000 万吨油气当量的大气田。
中石化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是代表中石化在新疆进行石油勘探开采业务的企业。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中石化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负责勘查、开采的区块合计44 个,矿权登记面积14.67 万平方公里,分布于塔中、塔北、巴楚及塔西南山前,截止到2012年底的探明地质储量为13.79 亿吨油当量,累计动用石油地质储量7.46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988 亿立方米。2012年中石化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生产原油735 万吨,生产天然气16.1 亿立方米。
另外,中石化在新疆石油产业链中下游也进行了全产业链的布局。中石化塔河分公司负责中石化在疆的石油炼化业务,而中石化新疆石油分公司则主管成品油销售经营业务。另外,中石化在疆还有中石化新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负责准东年产80 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中石化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有限公司则主管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建设项目。
除了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央企之外,目前在新疆市场,还有光汇石油和广汇能源等少数几家民营企业,通过与央企签订勘探开发产品分成合同,进行油气的勘探开发。光汇石油与中石油在塔里木盆地合作开采迪那1 气田,和塔里木盆地吐孜区块共同开发及生产天然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廖永远在会上表示,将支持国家油气矿权市场化试点,继续分批、分阶段退出一些区块。
“中石油的表态说明几个问题:这是国家实现西部大开发、稳定新疆政局的大环境所需,中石油继反腐风暴之后快速跟随中央高层部署的新姿态。混合所有制本身存在诸多问题,中石油、地方政府和民营资本这三方利益格局尚未形成,难以规范运作。合作项目多为参股和投资建设及项目类,而油气资源的开发权并没有放开,油气市场的公平性竞争力度不大。”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一一分析道。
推广红山模式
廖永远在大会上还提到,目前中石油具有5 个已合作项目,包括红山油田、金戈壁油砂、西气东输三线、准东煤制气管道和乌石化120 万吨/年PTA 等项目。
而红山油田,是国内石油石化上游产业中央企业和地方政府合作的首例,有“红山模式”这一说法。
红山油田公司是2012年9月12日,由中石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三方合资成立的。“按《协议》要求,中石油出资6 亿元人民币,占有60%股份;新疆能源集团出资2.5 亿元人民币,占有25%股份;兵团投资公司出资1.5 亿元人民币,占有15%股份。”新疆油气行业的专业人士告诉记者。
三方合作确定的开发面积为100平方公里、总储量4 025 万吨。根据开发总体设计,红山油田将建设产能97.55 万吨,开发年限为17年,产量最高的年份能达到50 万吨到60 万吨,预计累计产油508.2 万吨。
红山油田已经成为中石油援疆的一个示范项目,也是一个双赢项目,受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和兵团的认可。
一位在新疆中石化工作的油田工程师告诉记者,中石油、中石化在新疆进行油气开采,当地政府对油田工作的支持力度非常低,有的时候甚至对于偷油者坐视不管,地方政府参股以后对于油田的生产运行的力度将更大,对双方都有好处。
“油气行业是新疆政府最难进入的行业,也就是这两年有所松动,过去是铁板一块。”一位新疆的政府官员直言道。
其实国家石油公司里,最先开启央企援疆新模式的是中石化而不是中石油。在2012年7月,中石化与阿克苏地区共同出资组建了中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而塔河炼化前身其实是中国石化塔河分公司,到2012年6月份进行股份改制,由中石化股份公司和新疆阿克苏地区共同出资组建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这种由央企分公司转变为合资子公司的形式,开启了中央企业援疆的新模式。
目前,央企与疆企实现的投资合作经验和做法,已经形成了四种成熟合作模式。一是央企在疆分公司注册变更为地方企业,并让出一定股份,吸引地方企业投资入股,税收留在地方,增加地方财力;二是央企将新的投资项目公司注册在新疆境内,税收留在地方,进行属地化管理;三是央企整体兼并新疆地方企业,保留新疆地方企业一定的股份,让新疆地方分享更多的投资受益;四是中央企业让出部分产品生产经营权,由新疆地方企业扩大投资规模,并由新疆地方企业控股,中央企业仅保留参股权,支持新疆地方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增强经济实力。
公开信息显示,中石油在新疆的5个合作项目之一的金戈壁油砂项目由中石油集团公司的新疆油田和克拉玛依市的一家地方企业合资组建。该公司的产能建设委托给新疆油田开发组织建设,由风城作业区负责实施生产,原油计量和生产经费独立核算。
西气东输三线则是中国石油引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和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等作为股东,共同出资建设西三线项目;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私人理财资金通过产业投资基金平台介入。这里并没有涉及与新疆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合作。
乌石化120 万吨/年PTA 是由新疆的中泰集团以参股的方式与中国昆仑工程公司合作的,中泰负责工程总承包的事宜。
新疆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中石油准东煤制管道的合作,目前仍在继续谈判中,还没有完全确定合作的权益问题。
中石油即将在疆开启4 个合作项目,包括塔中西部油气开发、克石化稠油加工技术改造、新疆销售和风城燃煤注汽锅炉。
根据记者了解,目前中石油的塔中西部油气开发的合作,初步拟定由中石油与新疆能源公司和阿克苏地方政府合资,三方各自占比分别为51%、40%和9%。目前,这4 个合作项目仍在谈判中,合资合作的股份仍在协商,但肯定是以中石油为主。
新疆有诱惑
为什么油气混合所有制的开启会被万众瞩目选择在新疆?可以简单理解为,这是央企的政治任务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国油气发展的潜力在新疆。“新疆的油气有70%多没有勘探,目前勘探了20%多一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史大纲在调研时对国资委主任张毅说道。
2013年中石油在疆生产油气当量4 023 万吨,根据中石油的规划,到2015年将形成5 000 万吨油气当量,到2020年形成6 000 万吨并稳产20年以上。
随着老油田的稳产越来越困难,新疆将越来越凸显其在油气领域的发展潜力。
大庆油田的产量进入下行阶段。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大庆油田计划明年减产50 万到100 万吨的消息在业内广为流传。已经保持了20 余年稳产4 000万油气当量的大庆油田,随着资源逐渐被勘探完,产量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大庆油田的稳产越来越困难,其两年前就进入新疆的塔里木盆地的塔中,且向印尼开拓了海外油气开发市场。而长庆油田受到中石油集团大环境的影响,大跃进式的生产方式被叫停,2014年能否实现油气当量稳产5 000 万吨,绝大多数业内人士在心里画了个叉。
持续半年多的中石油海外业务板块的人事动荡以及对海外业务的整顿,对中石油的海外业务冲击极大。2014年中石油的海外油气当量能否像2013年一样保持过亿的作业产量,或者维持2013年5 920 万吨的权益产量,在被记者调查采访的业内人士都纷纷表示怀疑。至于中石油年初定的2014年海外油气产量当量要超过10%的指标,大多数人都是持否定意见的。
随着老油田稳产的困难加剧,目前在疆的油田有大庆油田、胜利油田、河南油田、江苏油田等。目前,中石油在塔中划了一个区块给大庆油田作业,未来将有更多的油田向新疆奔来。
中石油在产业援疆会议上表示,在中国石油集团投资总规模有所压减的情况下,对新疆油气勘探开发的投资力度不减。2014—2020年中石油计划在新疆投资3 400 亿元。到2020年,三大油气田产量从目前的4 000 多万吨提高到6 000 万吨并稳产20年以上;建成克石化炼油扩能改造及乌石化PTA 项目,炼油能力达到2 800 万吨/年;建成中亚天然气管道D 线,西气东输四线、五线,跨国管道年进口油气当量8 000万吨;石油储备设施完善配套。
中石油在新疆开启央地混合所有制的合作模式,也是缓和央地矛盾、产业援疆的政治任务。
新疆作为全国油气的重要基地,资源是国家的,地方政府只能获得转还的极少的资源税。“过去油气资源税实行从量计征,到地方上的就更少了。”新疆国资委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数据显示,2009年新疆的油气资源税仅为7.66 亿元。
为了改善这种格局,支援新疆的发展,2010年6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启动了新疆资源税改革,其中涉及原油和天然气两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实行从价计征,税率均为5%。实行油气资源税改革之后,2010—2013年,新疆油气资源税收入分别实现25.37 亿元、55.77 亿元、57.49 亿元和57.55 亿元。
“新疆是资源大区,作为税收部门,我们提出把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财政税收优势,但目前新疆的资源税收占全部地方税收的比例不到一成,这无法体现我们资源大区的地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税局财产和行为税处有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随着中石油在疆的上游逐渐与地方企业进行合资合作的模式的开展,产业援疆中,央企让利给地方的程度,是摆在央企、地方国企和新疆建设兵团面前的一个需要协同解决的重要命题。
此次产业援疆座谈会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在会上提出三点建议,其中第二点提到了希望支持自治区和兵团参与新疆区域内的石油、天然气及其中下游产业的开发和利用,并协调解决石油天然气资源,统筹设计股权结构,让自治区和兵团参与优质项目的建设。在石油行业二十余年的老谢对记者说,这一建议,表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和兵团希望更大力度地参与新疆的石油天然气市场,特别是上游领域。
中石油总经理廖永远在会上表示,中石油将加强与新疆的紧密结合,加大在疆油气主业发展力度,积极推进与俄罗斯和中亚各国的能源互利合作,加快跨国油气管道互联互通,在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当好主力军。
央企新使命
除了国家石油公司在新疆的产业布局,新疆凭借丰富的能源资源,吸引了众多的央企在疆投资建设。
新疆的土地面积为160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6,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国土资源部2014年年初公布的新疆油气资源动态评价结果显示,新疆石油地质资源量228 亿吨,占全国的22%。此外,新疆地区天然气地质资源量17.5 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28%。有公开数据显示,新疆煤炭预测储量达到2.19 万亿吨,约占全国的40%,居全国首位,主要分布在准东、吐哈、伊犁、库拜四地。在新能源方面,有数据显示,新疆风能、光照和水能资源丰富,风能占全国风能蕴藏总量的37%,全年平均日照时数居全国第二,水能理论蕴藏量达3 817.87 万千瓦,全国排名第四。
本次参会的央企名单中,中石油、中石化、中核工业、国家电网、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及中电投五大发电集团、长江三峡及神华、中煤能源都悉数在列。
以煤炭为主营业务的神华集团,在疆实行煤炭就地转换的一体化战略。神华在新疆主要有四个分子公司:神华新疆能源公司、神华国神能源公司、神华煤制油化工公司、国华能源投资公司,分别代表神华集团实施在新疆的煤炭、电力、煤化工、可再生能源四大领域的项目及规划。神华表示,2013年在新疆投资完成100 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160 亿元,增长60%。
依托新疆丰富的煤炭资源,神华目前在疆煤矿生产3 910 万吨/年,在建煤矿产能4 300 万吨/年;投运电厂296 万千瓦,其中火电285 万千瓦,新能源11 万千瓦;在建电厂401万千瓦,其中火电396 万千瓦,光伏5 万千瓦;在建的大型煤化工甘泉堡,68 万吨/年煤基新材料项目。
除了中石油和神华这样的各能源行业的领头羊,国家电网和五大发电集团在新疆的投资也毫不逊色。
记者从一份统计资料得出,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国家电网在疆的项目有16 个左右,其中包括2 条特高压及5 个风电项目;华电在疆项目相对较少,统计为33 个,包括热电联产、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火电、煤矿及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华能在疆的项目高达55 个之多,涉及水电、风电、热电联产、光伏发电、煤矿开采、水库建设、煤制气等项目;中电投在疆的项目为60 个,涉及煤制气、煤矿、火电、热电、风电、光伏并网、铝基合金、化工及各种基础建设项目;大唐电力的项目高达64 个,包括水库基础设施、水电、风电、光伏、煤电一体、煤矿、火电等;国电在疆的项目更是多达94 个,包括热电联产、水电、风电、光伏、煤矿、煤电一体、煤矿、煤化工、煤制气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依托于资源优势,有意调整产业结构,以减缓对能源行业的过分依赖作用,特别是对石油工业的依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以能源科学发展为主题,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尽快建设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国家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发电低碳能源基地,以及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以能源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支撑自治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实现稳疆兴疆、富民固边。
随着产业援疆,东部落后项目的转移,也给新疆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记者在新疆的一周,沿途看着那高高的正冒着烟的大烟囱,随口问了下旁边的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乌鲁木齐的PM2.5 多少。他倒是乐观地笑道:“你们口里人叫PM2.5,我们都叫PM250。”从中可以窥视,新疆的环境问题不容乐观。
新疆一位能源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随着产业援疆的启动,央企在疆跑马圈地,很多的勘探工作并没有做,他手指顺着远处的空地并在胸前做了个画圈的手势。随着新疆大规模的工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出现资源掠夺性开采,资源地质储量、生态存量与资源开发、供给能力形成了约束,过度依赖资源能源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面临严峻的挑战。
如何协调解决发展与环境的问题,也是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民企求上游
现行的油气市场由央企完全垄断的格局,满受地方政府、民营企业的诟病。
在这轮国企改革中,民营企业正筹谋借助“混合所有制”的东风进入上游勘探开发领域。然而这扇大门,对民营企业来说,仍然紧闭。
民营企业对于油气上游的放开,大致期待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期待能够拿到国家颁发的石油开发勘探资质牌照,另外一种是期待能够与国家石油公司进行油气勘探开发合作。
在石油市场经营十余年的广汇能源则寄希望于通过拿到国家颁发的石油开发勘探牌照进入国内石油上游业务。
然而,在现行的法律环境下,企图获得国家颁发的石油开发勘探资质的道路是很难走得通的。根据《矿产资源法》和《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油气资源属于国家特定矿产,其勘查和开采实行国家一级管理,即勘探和开采由国家矿产资源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地方矿产资源主管部门无权发放油气勘查和开采的许可证。而国家矿产资源主管部门发放油气勘察许可证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申请人需要提交国务院批准设立石油公司或者同意进行油气勘察的批文。这一前提条件就将民企挡在了油气勘察的门外。
在现行的《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法》没有进行修改的条件下,像广汇能源这样的规模较大的民营石油企业力推取得国务院同意其进行油气勘察的批文,是极其困难的。
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民营企业进入上游,只有通过在国外注册,以外资的企业的身份与国家石油公司合作进入油气上游市场。
虽然国家有意在石油等垄断行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支持民间资本与国家石油公司合作开展油气勘探开发,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但现行的对中国陆上和海上石油资源对外合作的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海洋石油资源条例》,这两部法律都没有规定国内的民营企业可以与国家石油公司合作开发石油。因此,现行的在国内存在的民营企业与国家石油公司合作的案例,都是以外资身份进入的,绕开国内法律准入的障碍,光汇与MI能源就是两个案例。
中石油关于在新疆拟考虑的3 个领域的扩大合作中,没有涉及到考虑与民营企业合作的问题。中石油明确提出考虑从所属矿权中划出2 个区块与自治区指定国有企业合作以及划出部分区块与国内外石油公司和其他国有企业合作。
北京的一家民营企业颇为期待中石油能够在石油上游领域开启与民资合作模式。在看到产业援疆会中石油的表态之后,频频摇头。
“一些国企工作人员和专家,说我们民营企业缺乏技术,资金实力不够雄厚,进军上游有风险。我认为这是胡扯,我们在海外能进行油气勘探开发,而且能实现较大的盈利,受制于国内石油市场的不开放,我们被迫漂洋过海,现在只要国家政策一放松,我们就回来报效祖国,风险我们自己承担。”一位民营企业老总略带情绪地说道。
现行的油气资源体制,尽管掀开了改革的一角,但央企与地方政府、民营企业之间的利益矛盾始终激烈地存在着,只是稍微缓解了一些。
地方政府从油气资源中获得的利益远不能满足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新疆本地,也面临着本地产的油气资源被运送到了东部市场,而本地企业却要使用进口的高价油气。并且作为资源产地,油气价格甚至高于东部市场价格。
此外,新疆的地方炼厂和山东地方炼厂一样,也面临着油源的问题。
有民营炼厂的负责人对记者说,我们一般不与央企发生关系,解决油源问题,也只能向国家主管部门申请原油的进口配额,国家原油进口资质没有放开,这直接影响到地炼的生存问题,但国家大的趋势是逐渐放开的。
一位期盼进入新疆油气上游市场的民营企业老板对记者说:“产业援疆,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场央企与地方国企,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切蛋糕’派对,没有我们民营企业什么事。”
新疆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中央新疆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央企产业援建大批入疆掘金。而作为央企老大的中石油,在疆作用之大,影响之深,非其他央企所能及。正值央企改革之际,混合所有制破题之机,但是油气体制的问题,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新疆油气上游,具体如何破题仍无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