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图集:探索中国式语言方式
2015-06-15张瑜洋
展览:破图集
—中国当代艺术家处理图像的方法
日期:2015/04/26-2015/06/13
地点:寺上美术馆(北京)
“破图集”顾名思义,策展人刘礼宾在有意打乱西方划分艺术门类的思想方式,来重新建立一种中国式思维下的艺术审美或者语言方式。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国度里,八十年代的历史依然是现在每位从事艺术的创作者都深刻感叹的时代。蜂拥而至的西方思潮扑面而来,随之而来的就是中国艺术家对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的模仿。就像此次展览所展出的王华祥的作品《美术史》中提到:“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美术史,应该离开书本中的理论,去整理一部自己的美术史,否则美术史就是屎壳郎的食堂,它们吃了屎又把屎拉在里面”。我们太多的时候是在被一种西方式的思维方式绑架,反而丢掉了我们自身。电影《红高粱》把中国式的语言语境带入画面,反而却引来国人投机西方人的“骂名”。
近些年有关“东方美学”回归的话题也在持续升温中,在这样的语境下,打破西方人的思维逻辑,建立自身的语言系统也是我们应该尝试和发展的。此次展览刘礼宾梳理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乡土写实主义绘画,到池社的团体,政治波普,新生代,里希特式平涂,还有李松松式厚涂技法等时下流行的技法,将他们用画击图、平涂你、时代刃、皮上色、哈哈镜、流成河、笔搅面、 缝中针、皮的肉、放一起、眼睛骗、非图像、没法弄13个板块划分。共选择了62位艺术家,240件作品,展览的规模也算是近期国内大规模的梳理式学术展览。虽然整个展览仅仅只用了二十天的时间,但是在展览的布局上可以看出策展人的用心。例如隋建国与李琳琳作品放置在独立的空间,董媛的“姥姥的乐园”也以家庭的格局呈现。不过此次展览刘礼宾没有按照板块将这62位艺术家组合展出,而是将他们打散在1、2、3号展厅,不知道如果将这些艺术家按照板块组合空间会是怎样的状态?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这是一个需要破而后立的时代,期待会有更加多元和更加开放的艺术展览。
(文/张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