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合作探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5-06-13苏敏

江西教育C 2015年5期
关键词:限时分组探究

苏敏

课堂的高效是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密切相关的,教学方法的有效改革能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需要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当下尤其是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遵循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哲学规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此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

一、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常规课一般会涉及这样四个教学模块:预习研讨、展示反馈、质疑解疑、训练检测。四个模块均以学生活动为主,尤其在“质疑解疑”板块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课堂上师生的合作与探究显得至关重要。

如:What do you think of “playing basketball”?首先给学生确立学习目标,让学生先通读课文中的对话,进而了解该句型的功能(想了解某物的一种问法),然后就在合作学习阶段,进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训练。在训练中,我们可以就引号中的内容进行更换,关注身边的事情并就事论事。问法的变化还有“How do you like…?或How is…?”省略的部分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在知识拓展中,可以让学生来讨论具有相同功能的句型,并分析各自的句子结构及答语。无论是合作还是探究,我们都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方法的革新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还能为中学生减负。作为青年教师,时常关注自己的教学效果,力争把每节课上好,让学生在学习中自我提高。

二、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平台,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能力

以往的语法课以教师讲解和学生做记录为主,学生很专注记笔记,只要是教师讲的都要记下来,常常在稀里糊涂中度过,没有知其所以然。例如:1.名词专题I am a student. My teache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n teachers.首先,把所要研究的目标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分组自我学习探究,由学生找出名词的作用、名词单复数的变换规律、名词所有格、名词作定语等知识,并由学生从课本中再次找出相应的例子;2.时态专题—— ? ——She is out.怎么问?在同学中有以下三种回答:①Where has she gone?②Where did you go? ③Where is she?在学生自主探究到此时,教师只需要把三种时态的含义给学生点拨一下即可。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点,也学会了运用。学生的运用能力得到了训练。在语法课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己讲解、自行训练,当学生最困惑时,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

三、要帮助学生合理分组,为学生之间互学、互补提供空间

自习课是很重要的学习时空,一定要利用好,切忌“放羊式”的随意。自习课一定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比如,可以进行分组学习,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分成几组,每组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分组学习最重要的环节是学习汇报,每个小组长把自己组内的学习情况简单介绍。通过小组长的介绍,教师可以了解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而给学生提供帮助。例如,学生可以分组背单词、可以做基础训练、可以阅读课外英语文章、可以练习英文书写、可以把课本中的短文编成小品等,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对比、相互支持、相互分享,使能力得到提升。

四、要限时限量,提高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人性化

复习课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尤其是中招考前的复习。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复习,笔者都会把任务分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承包复习任务的整理和讲解。如中考前的课本复习,每个小组承包一个单元,利用课余时间补充资料,课堂上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任务,让每个小组把查到的知识整合并讲解。这样的做法既节约了时间、共享了资源,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紧张的氛围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有明确的目标,动力十足。复习课的限时限量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到人与人之间应该是相互帮助、相互依存。

五、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笔者时常在试卷或习题讲评课中让学生参与,由学生掌控。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课堂的主战场,每个学生都是“战场”的主人,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课堂中的“小老师”。这就要求学生要高度集中思想,关注课堂的进程。学生在讲解和共同探究中加强了大脑的高速运转,加快了知识的提取与整合。这样的学习方式会让学习过程更有趣,参与率更高,从而也使我们的课堂向着高效迈进。

实践证明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密切相关。只要教师合理、恰当、灵活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方式,我们的课堂就一定会高效,师生关系一定会更和谐。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学习活动的关键性的“内因”,只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自我发现知识,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与实效,学生才能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也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奠定更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邓 钰

猜你喜欢

限时分组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提前预登记,免费参观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限时写作,由“扶”到“放”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分组
找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