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4”才是教学
2015-06-13高凤花
高凤花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它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我想,从生本教育倡导者郭思乐教授的一段话中可寻觅到重要线索。
有人问郭思乐教授:什么是教学,他说:“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5等于什么,这就有一点是教学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这时候,打瞌睡的学生睁开了眼睛,玩橡皮泥的学生也不玩了,‘什么什么?等于14?!然后他们就用各种方法,来论证等于15而不是14。比如4个3是12,冉多加一个3,是15;数一数,5个3是15,等等。”
为什么说“如果教师有胆量说3乘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因为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开始由被动转为主动,凶为这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由平静转为活跃。
怎样让学生主动起来?激发兴趣。怎样促进学生深度思考?问题驱动。
一、兴趣——主动
学生做自己有兴趣、喜欢的事情,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全情投入、乐此不疲的学习状态,因为兴趣本身与学生的学习天性是契合的,能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就像用钥匙打开汽车的发动机,汽车会自己主动快速地跑起来。
赞科夫说:“课本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情感的加温,那么这种知识传授越多,你的学生将变得越冷漠。”
怎样进行情感加温呢?
德国一位学者打过这么一个比喻。他说,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
浙江特级教师俞正强年轻的时候,上课学生总有些吵,他的对策是放学后罚全班静坐l5分钟。有一个学生给他写话:“如果你能让我们忘记吵,算你厉害!”于是,“把课上得让学生忘记吵”成为俞正强的教学理想。这一教学理想的不懈追求成就了俞正强。
其实只要留心,不难发现,所有全国著名教师的课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精妙的设计对学生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比如,华应龙老师在上《多位数减法》练习课时,设计了让学生经历发现数字黑洞的过程,用任意三个一位数,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和一个最小的三位数,冉用最大的三位数减最小的三位数;用计算结果中的三个数字继续上述环节。让学生比,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写的算式又对又多。算着算着,学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得数又回到了495。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介绍“数字黑洞”。学生又兴致勃勃地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了四个数字的数字黑洞是6174。在神奇又有趣的体验中有效巩固了多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直到下课,学生还沉浸在智力冲浪的享受之中。
这样的数学学习,学生能没有兴趣吗?在这样的数学课中,学生能不成为学习的主体吗?如果多位数减法是盐,那么“数字黑洞”就是那碗美味的汤。每一节课的知识都有一碗美味的汤等着我们去发现,你发现得越多,学生越感兴趣,越喜欢数学,自然就成为学习的主体了。
很多时候,游戏就是那碗美味的汤。
冉比如,北京于萍《小数加减法》中练习的设计:
5.73-0.6=
5.73
0.6——平板大卡车拉着
一一马路
平板大卡车拉着0.6从有向左开来,像上面这样停了下来。学生说,司机错了,老师说那怎么办呢,学生说继续开。于是卡车继续往前(左)开,学生喊停,大卡车停下,小数点正好对齐。大卡车隐去,原来的公路变成横线,完成了题日的计算。
这是北京特级教师刘德武帮助设计的。有老师问,您怎么想起把数字放到平板大卡车上,让司机拉过去。刘老师说,基于小数点对齐的“对”的认识。“小数点对齐”,最关键的字是“对”,“小数点”是主体,“齐”是日标,“对”才是过程。所以设计出了关于“对”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浓厚兴趣中掌握了易错的知识。
二、问题——思考
美国教育家波利亚说:“教师讲什么不是最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
思考源于问题,问题的质量不同,学生的思考所得不同。教师的问题设计一定要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
俞正强老师上《厘米的认识》时,问:“小朋友,你尺子上的一个厘米和你同桌尺子上的一个厘米一样长吗?”“宁波的一厘米和北京的一厘米是不是一样长呢?”
有学生说:“不一样长。”
有一个学生说:“一样,都是这种尺子。”
俞老师的设计意图是想让学生体会两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单位是一种规定。不论是什么尺子,不论在哪里,单位都是一样的,并以此感悟“标准”的意义。
第二,单位与整体的关系和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同。在学生的经验中,部分总是随着整体长大的。比如,树变大了,那根、枝也变大了;比如,人变大了,那鼻子也变大了。凶为,在学生眼里,什么都是有生命的。可是在单位与整体中,单位越多,整体越大;整体冉大,单位还是不变。这是标准的第二层意思,也是经验改造中的一个主要改造内容。
再如,刘德武老师在二年级《厘米的认识》一课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出示纸质的尺子,不小心把一端烧掉了,还能量吗?不小心把另一端也烧掉了,还能量吗?
设计的日的是,要帮助学生突破“一定要从零刻度量起”的思维定势。让学生认识尺子的本质——尺子是一厘米一厘米拼起来的,测量时只要数有几个一厘米就行了。
一个有质量的问题或环节的设计,都是根植于设计者对这部分知识本质的把握。一节节好课,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教师的设计太有功力了!这设计功力背后的支撑是什么?是对这部分知识的深度研究和本质性把握。
每上完一节课,我们都要问问自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深度思考了吗?这两个问题应该成为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的主要参照物。
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是生命。学生经历自己主动获取的过程才能生成智慧。主动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起点;思考是从主动到主体的桥梁。所以,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课堂的主要标志就是主动思考。促进主动思考也就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