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本位:面向儿童的设计(一)
2015-06-13曾扬明
曾扬明
“表达本位”缘于什么——高于儿童的两个因素
提起“表达本位”取向的语文教学,一定有人会问,理由是什么。笔者一直以为研究“表达本位”不能否定“阅读本位”的存在,也不否认“写作本位”的存在。只不过,我们思考“表达本位”,从事实研究和价值性研究出发,思考“学语文”与“教语文”区别是什么,课堂上“儿童主体”还是“教材主体”,“知识专授”还是“活动实践”,“表达本位”主要是回答好这些问题,在课程实践中思考这些问题。
当一种教学观提出,背后一定会有它的学理依据,“表达本位”也一样。“表达”一词,在辞典里的意思很明白:用口说或用文字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但在教学的语境中,“表达”一词我们理解为,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或习作,学生将阅读思维所得或生活观察、感受所得的成果用语音语调、表情、行为或用书面文字等方式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表达以交际、传播为目的,以物、事、情、理为内容,以语言(文字)为T具,以听者、读者为接收对象。因此,表达是观察、记忆、思维、创造和阅读的综合运用。
有人会误读“表达”,以为表达就是语文课上成写作课或言语形式本位的阅读教学课。其实,一些只看表面文字便产生歧义的人,肯定分不清“道”与“术”。一些人很喜欢拿来就有用的技术性的东西,而忽视那种影响你观念,丰富你思想的观点。我们对“表达本位”的提出,是基于儿童,特别是儿童学习语文的角度思量。目前,基于儿童的语文,有两个问题,我们可以探讨。
一是文本本身的表达高于儿童。文本在文字的表达上肯定是高于儿童的表达,正凶为这样,我们才有学与习的必要。鲁迅、朱白清、老舍等大师级人物的文章,其表达上不用说学生,就是老师来解读,也得化一两下功夫。何况,这些选文进入教材,让儿童来学习其言语形式,学习大师的遣词造句。因此,不少老师,被“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权威迷惑,认为每遇一篇文章,都得学习作者的表达策略,于是乎,大讲特讲作者的写作特点、写作技巧。试想:辞由情发。作者创作时的情,学生离它有多远呢?凶此,学生从三年级就开始学习作者的表达策略,然而在学生习作中,有多少是学得的呢?
二是教师的解读高于儿童的实际。或许功利使然,本来可以让学生轻轻松松阅读,在阅读中让学生用笔表达自己在阅读中形成的观念,而我们偏爱用成人解读出来的东西,灌输给学生,脱离了学生实际的阅读水平,谈不上“最近发展区”。特别是公开课,为显示文本解读的新意,想尽办法随意解读,美其名曰:文本细读。有老师执教《珍珠鸟》非要解读出“囚禁”,引导学生进行所谓的文学解构;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非要解读出“隐忍”的西方文化。类似这样的解读,超越了儿童,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老师解读的观念。
表达本位什么立场——儿童化的语用品质
“表达本位”是一种理念,是基于儿童的阅读思维,从儿童出发,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然后以变换方式朗读感受,策划文字活动,让读到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观念,形成儿童自己的智慧。其语用具有儿童品质。
首先是儿童语用的诗意性。要知道,小学生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阅读时,往往容易自我阐发,语言具有诗意性。如《蟋蟀的住宅》,“住宅”原本是一个昆虫的洞穴,但作者笔下带着情感形成的观念——住宅;儿童阅读完《蟋蟀的住宅》呢?那就不一定是住宅了,可能会想象成“城堡”“乐园”“别墅”……这就体现了儿童语用的诗意性。那就是表达本位,如何呈现学生阅读思维后形成的观念?这时,老师就得策划学生的言语表达活动,可以让学生围绕着蟋蟀的“城堡”蟋蟀的“乐园”,再次创作,提示学生依据课文中的内容进行再加工,变为自己的作品。笔者曾经试过,学生笔下的文字富有想象力,而课文中的诸多词语,在学生的笔下变活了,而不是我们常规性地去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词语背后的蟋蟀的劳苦、坚持不懈等诸多概念性的东西。这样的教学,体现出来的“表达本位”,不是老师们理解的模仿课文小练笔,也不是从课文中学作者的创作方法,而是学生依据自己的阅读,体会文本表达的意趣,然后用笔写出自己的理解与创造。
其次,儿童语用是弱性的。所谓的弱性,就是学生没有成人那样的表达图式,也就是我们在课堂上,无论如何教学生表达方法,但学生真正写起来就是词穷,为什么?凶为学生的心灵没有贴近生活或文本作者,加上学生光听老师教授理性的知识,听起来表面上懂,行动起来仍然困惑,就如游泳教练拼命给运动员讲解游泳技巧,但一下水,还是不会游的道理一样。如何提高儿童语用的有效性呢?那只有实践,将听说读转化成写,也可画中写、写中画。有些文本,如果我们让学生画图来解读,再配上合适的文字,是不是更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呢?我们在教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时,课文可以读成瓜藤攀檐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让学生画出简笔画,再在画下配上说明文字,这岂不是符合儿童做中学的认知规律?当然,我们关注的是文字,看文字是不是符合图意,有没有表达出图中的意思,有没有消化课文中刻画事物的动词或描写景物的词语,这种画中有文,文中有画的表达方式,这样的创作途径,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会陡增。
我想用这样一个隐喻来说明学生言语,特别是用文字来做事的重要。上语文课就像驾校上课,语文老师长期坐在驾驶员位置上,而让学生坐在副驾驶位置,学生学了三五年,仍然不会开车。这个比方道破了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端,眼下的语文课堂,最大的问题是只看重输入型教育,忽视输出型教育,或许可以说“只教不育”。当学生坐在副驾驶位置上,一个劲儿听坐正驾驶的老师说教,这在语文课中,相当于听懂与读会的区别。听懂了,读懂了,并不代表就读会了。道理很简单,就如学生听懂了老师讲解比喻句的知识,懂得了什么叫比喻词、什么叫本体、什么叫喻体,通过这些概念,也能正确判断是否是比喻句,但让学生用一句打比方的句子来描写人的心情时,学生就难以动笔。可见,“懂了”与“会了”区别很大。
表达本位,指向儿童“利用阅读来学习”,要知道“学习阅读”和“利用阅读来学习”不是一回事。“学习阅读”是学会弄懂别人说的是什么意思,“利用阅读来学习”则是“读别人的书,解决自己的问题”,前者只是接受,后者才是运用。我们现在的各科教学和考试,基本上都是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而不是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这种思路很容易培养书呆子。真正的教学不是单纯传播知识,而是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参透这个道理,才算懂了教育。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