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更要重视抓生态

2015-06-13

当代贵州 2015年26期
关键词:绥阳县常态贵州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李 坤

新常态更要重视抓生态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李 坤

贵州只有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才能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良好的生态是贵州实现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优势所在。图为绥阳县美丽乡村。(绥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当前,贵州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新常态更要重视抓生态。”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说。

新常态下,良好的生态是贵州实现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优势所在,这种优势极为宝贵。贵州是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生态脆弱,水土一旦流失或遭受污染,治理难度大,很难在短期内恢复,甚至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就要求贵州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用辩证思维处理好发展和生态的关系,把绿水青山变为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

新常态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人民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的需求更为迫切。这就要求贵州要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遵循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生态需求递增规律和生态价值增值规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创造更多的绿色财富和生态福利,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新常态下,生态问题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话题,是国际社会能够求得最大公约数的重要领域,贵州不能独善其身。这就要求贵州要抓住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这一重要开放平台,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产业转型、绿色城镇化、扶贫攻坚、绿色金融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增进共识,争取话语权,扩大影响力,发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贵州声音”。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热热闹闹地“论”起来,而且要实实在在地“干”起来。近年来,贵州发出了“多彩贵州拒绝污染”的时代强音,下大气力治水、治气、治渣,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净的生态环境;大力实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做到不欠新账、还清旧账;用好森林保护“六个严禁”和环境保护“六个一律”两把“利剑”,强化生态红线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两个“问责”,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等等这些,彰显了贵州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行动自觉和责任担当。

新常态蕴含着新机遇,意味着新考验。新常态下,绿色化是贵州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只有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才能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借助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的东风,贵州将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责任编辑/顾海凇)

猜你喜欢

绥阳县常态贵州
绥阳县老年大学临时党委正式挂牌成立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绥阳县关工委召开“评先”评审会
智珠二则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绥阳县委离退局到伞水村开展帮扶工作
绥阳县召开2016年关工委全委(扩大)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