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推动发展中找准定位

2015-06-13文丨吴胜华

当代贵州 2015年14期
关键词:都匀新机遇开发区

文丨吴胜华

在推动发展中找准定位

文丨吴胜华

都匀经济开发区正处于后发赶超、全面小康重要阶段,准确把握发展形势、坚持发展基调、遵循发展方向、落实发展任务,在推动发展中找准定位是开发区工作的首要任务。

2014年,都匀经济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并按照省委、省政府和黔南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始终保持发展定力,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开拓进取,各项工作推进步伐总体加快并取得新进展,全区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2014年,都匀经济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增速位列全州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工业增加值、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实现稳中快进;围绕打造“一张特色名片”、建设“三大产业园区”、“五大城市板块”发展规划,提出把开发区建成“大都匀”东部新城区、黔南新的经济增长极和西南地区商贸物流次中心的发展定位;贵广高铁都匀东站建成使用,开发区迈入“高铁时代”。

2015年,都匀经济开发区将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历史发展新机遇,立足新起点,与时俱进,继续发扬“抢晴天、战雨天、斗夜间”的实干精神,群策群力、合力攻坚,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早日实现省委对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的殷切希望。

准确把握新常态解放思想促跨越

当前,都匀经济开发区正处于后发赶超、全面小康重要阶段,准确把握发展形势、坚持发展基调、遵循发展方向、落实发展任务,在推动发展中找准定位是开发区工作的首要任务。

作者(右四)在项目建设现场调研 (陆昌霞/摄)

眼下,全国经济发展正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时期,开发区面临既要“赶”又要“转”的任务,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两加一推”主基调,牢牢抓住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特殊扶持政策带来的新机遇,全力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并且高于全州平均水平。

没有产业,城市发展缺少载体;没有城市,产业发展缺少平台。开发区始终坚持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双轮驱动、同步推进,并以打造“大都匀经济核心走廊”为引领,着力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推进产业聚集。同时,统筹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五大城市板块”建设,力争将开发区打造成黔南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宜居、宜业、宜商、宜游新城区和西南地区商贸物流次中心。

此外,牢固树立“生态立区”理念,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产业发展,并结合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培育壮大“五大新兴产业”要求,推动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今年,开发区将把握好黔南州成功入选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和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契机,深入实施“绿色黔南”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力保护和发展好生态优势。

2015年,开发区将坚持“两高”引领,着力打造人才、技术、信息、资金聚集洼地和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积极搭建对外开放平台,加快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通过扩大开放、创新开放的形式来促进改革,在深化改革中加速解放思想的步伐,实现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指导各项工作,是党的十八大提出依法治国、推进法治进程的最新观点和重大举措。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是开发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在法治框架内积极培育市场主体,让市场“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加快形成全区上下知法信法、懂法用法、办事依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主动抢抓新机遇抓铁有痕谋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开发区必须以破浪前行的勇气和决心,抢抓新机遇,用好新机遇,加快形成更大的实物工程量、加快做强经济总量、加快聚集人气,奋力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贵广高铁的开通,极大地拉近了开发区与广州的时空距离和与华南经济板块的联系,更为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带来了新机遇,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和健康医疗、养生养老等新型服务业,使贵广高铁真正成为拉动我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珠三角、东部沿海地区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为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带来新机遇。开发区作为黔南打造“泛都匀经济圈”和“两高”经济带的核心区,政策支撑优势明显,且开发区内产业聚集发展具备一定基础,广州市对口帮扶黔南力度不断加大,这些都为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为此,开发区将进一步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和完善投资服务体系,力争引进一批科技含量较高、核心竞争力较强、带动能力较大的项目入驻开发区。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度假正在成为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主要方式。开发区将依托良好的生态、凉爽的气候,以星级酒店、会议中心、培训基地、运动场馆等项目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旅游基础配套,着力打造成为粤桂港澳避暑养生的首选地、休闲度假的后花园。

今年2月初,都匀市被列入全国62个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之一,是贵州省唯一获批的县级试点市。作为州委、州政府聚力建设大都匀“双百”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匀经济开发区迎来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大好时机,将主动对接、主动融入,认真研究相关政策,推动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效。

抓重点突难点敢攻坚迈向全面小康之路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三五”规划的破题之年,也是开发区提速度外树形象的转型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加强新区建设,是开发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发区将以都匀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深入实施“城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尽快扭转投资者信心不足、城市形象迟迟起不来的被动局面,着力打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同时抓住“5个100工程”和上级的大力支持,争取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前来落户。

按照“工业做大、产业做优、企业做强”的目标要求,大力开展工业“双服务”行动,积极打造机械装备制造、开展招商、加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并依托两高快速通道,围绕高铁商贸物流城建设,借势发展以现代物流、商务中心、商业中心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

着力抓好融资工作,树立“正常运转靠财资、基础设施靠融资、产业发展靠引资”的理念,按照“融得了、用得好、管得住、还得起”的要求,选好融资主体,同时用好用活土地政策,盘活土地资源,深挖融资潜力,顺应金融形势新常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赵克志提出的“都匀经济开发区要加快发展,争取申报国家级开发区”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加快改善路网基础设施的同时,迅速做强产业支撑,做大经济规模,努力争取成功申报国家级开发区。

抓住王司新场、洛邦绕河成功申报中国传统村落机遇,扎实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认真组织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抓紧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常态化机制,把矛盾和冲突化解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一村一警”作用,加强非煤矿山、道路交通等领域和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新观念、新作为、新动力。都匀经济开发区将紧紧抓住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都匀经济开发区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步伐,在推进开发区的改革发展中敢担当善担当,谱写都匀经济开发区改革发展事业的新篇章。(作者系黔南州委副书记、都匀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都匀新机遇开发区
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
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
张嘉伟:“玉·见”新机遇 筑梦新时代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都匀市老干部争当义务宣传员
建成贵州创新型绿色生态区域中心城市都匀变都市
国办发文部署开发区工作
都匀 向春节返乡人员送温暖
绘就“大都匀”画卷
不断寻求产业变革中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