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星的人

2015-06-12陈海滢杨勇章佳杰

摄影世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富士山流星雨彗星

陈海滢 杨勇 章佳杰

前几期我们介绍星野摄影的起源、发展和各类技法,这一期,我们走进几位摄影师的世界,跟随他们的脚步,踏上追星之旅。

陈海滢:从北京到北极

作为摄影和天文的双料资深爱好者,陈海滢在他十余年的拍摄星空经历中,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比如亲身感受2001年狮子座流星雨大爆发,看着探照灯一样的火流星在地面拖出影子;深入盐湖的淤泥中拍摄银河倒影;为了拍摄流星雨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山上整夜露营等等。拍摄星空非常劳心费力,从策划选点、计算时刻到观察天气、驾车出动拍摄乃至于繁杂的后期处理工作,每张成功作品的背后都蕴含着数不尽的付出。摄影是他和世界的沟通方式,帮他了解自然和宇宙,充分表达自己对它们的感情。

2015年3月,一场罕见的日全食降临地球,全食带横贯北大西洋直至北极点。不过,本次全食所经过区域仅有法罗群岛和斯瓦尔巴群岛可供陆地观测,面对这种千载难逢的机缘,陈海滢选择了斯瓦尔巴这个仅有两千常驻人口却有三千头北极熊的岛屿,从初春的北京来到了世界最北的城市之一—朗伊尔城。

朗伊尔城的纬度接近北纬80°,虽然大地已从极夜中苏醒,但太阳在正午的高度也只有12°,全天几乎贴着地平线移动,而相应的,太阳在夜间最多也只落下地平线12°,相当于平日航海昏影和天文昏影的交界,即使在午夜,天边也始终凝固着暮光。

由于太靠近北极点,不单北斗七星在夜间会越过天顶,偏向南方,就连爆发的北极光范围也超过斯瓦尔巴群岛,蔓延到北欧上空,因此,在岛上出现了向南看北极光的神奇现象。

日全食当天,陈海滢和伙伴们冒着遇到北极熊的危险,在北极的大冰原上跋涉几个小时,终于选择了一处合适的拍摄位置—当月影掠过大地时,天空重归黑暗,露出了亮星,明亮的日冕环绕着黑太阳,在北极的冰原上空燃烧,所有人都被这绝美的场景所震撼。

杨勇:富士山下的流星雨

在各种天象之中,流星雨被认为是最浪漫的。对北半球的爱好者来说,每年的三大流星雨—1月初的象限仪座,8月中旬的英仙座,12月中旬的双子座,是不容错过的。2014年双子流星雨即将来临的时候,在对周边国家天气状况及地面景物的比较后,杨勇最终选定富士山作为标志景物,将拍摄定在当地的山中湖村。

山中湖是富士五湖中面积最大的,从空中俯瞰,像一弯残月,依偎在富士山的东麓。冬日的日落很早,杨勇和朋友们赶在日落之前,早早来到富士山下预先选好的地点。但此时的富士山已经被厚厚的云雾所笼盖。不过山区的天气是变化莫测的,他们并没有等待太久,幸运女神就降临了—云逐渐散开,富士山露出了真面目,逐渐明亮的星空也在平静的水面上显现出了倒影,猎户座、双子座、金牛座等熟悉的星座—在夜之舞台上现身。正当杨勇沉醉于美景之中时,突然听到远处有人惊呼,一颗大流星划过天际;随着时间流逝,流星雨逐渐接近预报中的极大值点,流星也越来越频繁地闯入人们的视野,周围的惊呼此起彼伏。巧合的是,那时杨勇的手机里随机播放的曲目正是歌曲《富士山下》。

章佳杰:长城上空闪耀的彗星

2014年初,有一颗令全世界天文爱好者疯狂的彗星“Lovejoy”出现在天空,那几个月,无数天文爱好者追逐着它的倩影。而章佳杰并不满足于拍下“Lovejoy”本身,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宏大的画面:把彗星与地面的名胜古迹结合起来,把彗星与长城拍在一块儿!

这个想法说来简单,实现起来却困难重

重。为了能把彗星和长城拍在同一个画面中,他在Google Earth上沿着长城寻找,仔细挑选拍摄地点,借助工具反复测量和计算,考虑了长城的走势和方位,决定在蟠龙山一带拍摄,这一段长城蜿蜒曲折,气势磅礴,而且方位完全符合要求。

根据模拟计算的结果,最终确定拍摄时机在凌晨5:00至5:30,这段时间彗星与长城的方位比较合适,考虑到每一张照片都要曝光好几分钟,还有调试设备和调整构图等等,时间并不宽裕。

同时,天气也是决定性因素,除降雨外,摄影师们还必须要关注云量,风力和湿度,尤其希望风力既能够帮助驱散空气中的污染物,又不至于大到影响设备的稳定性。或许真的是上天眷顾,在凌晨2点前后,强劲的北风将北京的空气污染迅速降低到50以下,露出了灿烂明亮的整个星空。章佳杰只需要从容地构图,对焦,测算曝光,按下快门,就将这雍容大气的画面纳入了相机镜头。

戴建峰:喜马拉雅的天空涟漪

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中,除了闪耀的星辰、恢弘的银河,还有其他暗淡却精彩的光芒,这些光芒虽会被银河的微弱光芒所掩盖,却灵动飘渺,这就是高层大气的发光现象—气辉。

气辉来自于离我们地面几十公里到一百五十公里左右的高层大气,它们形态万千,飘渺不定,通常只是小小地露出一丝朦胧的身影,肉眼很难直接看见。在相机的长时间积累曝光下,能够一瞥它们变幻莫测的形态,红色、绿色或者黄色,多姿多彩。气辉有的是块状的,有的是带状的,有的只有一种颜色,有的数种颜色依次堆叠。

尽管气辉是如此捉摸不定,作为一位资深的追星人,戴建峰拍摄过许许多多的气辉照片。2014年春末,他在喜马拉雅山脉上空记录下的那漫天的气辉,却是最奇特的一次。

那一次的星空之旅,主要集中在西藏日喀则地区,戴建峰和同行的好友们充分感受了地球之颠日月星辰的交替和历史岁月的轮回,又有幸目睹了希夏邦马峰、卓奥友峰、干城章嘉峰和珠穆朗玛峰四座八千米以上伟大雪山的壮美景色,而喜马拉雅浩瀚的夜空和璀璨的银河更是让他们如痴如醉。

第一天晚饭后,戴建峰选择了岗巴县十公里外的一个开阔地进行首次星空拍摄。天空中繁星点点,仿佛触手可及。在试拍的照片上,除了那熟悉的春季星座,还呈现出惊人的波纹状红色气辉,镜头转向南方,戴建峰惊奇地发现那漫天的气辉竟然是从喜马拉雅山脉上空辐散出来,其中心呈现旋涡结构;除了红色气辉外,其间夹杂着黄色和绿色,甚至是蓝色的气辉。这一圈圈的波纹状气辉从喜马拉雅山巅荡漾开来,就像盛开的莲花,又像是水中的涟漪,每个人都被这样的奇观惊呆了。

气辉如同撒在夜空中的调色盘,这种来自高层大气的暗淡光辉和来自低层大气的强对流天气一起画出了天空中的涟漪,也许是一朵献给宇宙的花。

贾昊: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作为一名资深的天文爱好者,贾昊对彗星有着深深的热爱。2011年底,一颗掠日彗星C/2011 W3 - Lovejoy从太阳旁擦过,奇迹般地没有蒸发掉。更不可思议的是,从太阳那里逃出来以后,彗星变得更加活跃,甚至慢慢长出了彗尾,在各种空间太阳望远镜的照片里分外夺目。看着各种美图相继出炉,贾昊的热情也跟着燃烧起来,天气预报显示澳洲西南部的珀斯附近天气晴好,对于拍摄可谓天时地利具备,即使面对高价机票和长途飞行,贾昊没有犹豫,只身来到了澳洲,刚下飞机就马不停蹄驱车前往拍摄地。

第一次拍摄,因为大风,贾昊多花费了两三倍的时间来仔细调整他的赤道仪,甚至不得不用身体护住整套设备才使得调试过程勉强进行。调试好设备,彗星已经升起,好像远处朝天照射的一盏探照灯。当第一张照片拍摄完,彗星显示出那明亮的彗尾,贾昊完全呆住了,彗尾的长度甚至超过当年海尔波普彗星的两倍以上!单单是这颗彗星还不够,同现苍穹的,还有北半球大部地区看不到的南十字座,半人马座的壮丽银河,还有大、小麦哲伦云。彗星夸张的彗尾使得它跟这几个更远的天体看起来在一个尺度上。把目光集中到头顶,用余光纳入这一切,一种宏伟

感、历史感、空间感,甚至距离感似乎都跃然而出,伴随着迎面六级大风的吹拂,贾昊泪流满面。

第二天,贾昊选择了另一处地点拍摄。入夜后,调试完设备关掉照明,等眼睛适应黑暗之后,贾昊惊奇地发现,周围的地景和身后的车,全部都清晰可见;低头看自己的脚,四处走动时在地上投出了模糊的影子!在这个方圆200多公里内没有大城市的纯黑暗地点,光源也只有头顶的星空了,是这片灿烂的星空,是横跨天际的灿烂银河,照映出地面景物的轮廓和影子。不久,身后的大彗星已经升起,长达30度的彗尾浸在银河里,想必照出影子的光芒也有她的一份。十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手边用手机放着乡村音乐,贾昊独自一人站在银河照亮的乡村路边,静静地看着飘悬空中羽毛般的彗星,身虽在此,心早已徜徉于另一时空。

叶梓颐:巡天女孩

追星的过程是异常艰苦的,因此,当追星人的队伍中出现一位温柔的女孩也就格外引人注目。北京姑娘叶梓颐16岁就开始接触天文,她那看似文弱的身躯中蕴含了太多的能量。

有机会借追逐日全食之机到北欧拍摄星空时,叶梓颐毅然负重50斤摄影设备,经历了3次转机1次改签,到达位于挪威南部的著名景观“布道石”进行露营拍摄。风景优美的吕瑟峡湾上,“布道石”立于悬崖之巅,险峻无比,令人惊叹,尽管身旁就是万丈悬崖,叶梓颐依旧气定神闲;入夜之后云开雾散,仰观星空,俯瞰云海,叶梓颐在激动中记录下这绝美的画面。

不久,另一方向隐隐泛起了红色绿色的光芒,叶梓颐马上判断出那是正在爆发的北极光,顾不得旅途劳顿,登山辛苦,她又将镜头对准了极光,留下了黎明女神美丽的倩影。吕瑟不愧是光之峡湾,暮光、星光、极光、

晨光,集天地之精华汇聚于一处,造就了如此之奇观。

叶梓颐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仰望星空是她寻求内心回归的一种方式。“每次当我站在星空下,都会觉得被一种巨大的宁静和安全感包裹,浮躁和焦虑在那一瞬间都被洗涤干净了。我想把这种感动与大家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还有这么一片温柔美丽的世界。”

虞骏:夜空中国

作为一位资深星空摄影师,一名热心的科普工作者,虞骏(网名steed)创办了国内第一个专注于分享星野摄影作品的网站—夜空中国(www.nightchina.net),以每天一图的形式推送国内最优秀的星空摄影师拍摄的经典作品,不遗余力地推广星野摄影。当夜空中国创办100天的时候,虞骏写下了这样的感言:“很久以前,在神秘的东方古国,有这样一群家伙,喜欢昼伏夜出,常在月黑风高时出动。他们不是摸金校尉,而是一群热爱星空的人。”后来,他们不再满足于只是自己仰望星空,想把亲眼目睹的壮丽星夜,如实分享给更多所谓的正常人类,好让后者知道自己错过了何等美景。

时至今日,夜空中国已经年满一周岁,收录的作品也日益丰富,北至黑龙江,南至广东,作品覆盖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夜空中国上发表过作品的摄影师也多至百位,这使虞骏的初衷成为了现实,他证明了在中

国,仍然有这样一些地方,星空的纯净尚未被光害和雾霾所污染;在中国,仍然有这样一批人,没有把目光仅仅局限在地球这颗小小的星球之上,而仍在仰望宇宙和星空。

相信虞骏的感言代表了所有星空摄影爱好者共同的心声,这也正是三位笔者在为期一年的星野摄影专栏即将结束之际希望和读者们分享的感悟,感谢各位和我们一起长途奔袭、挑战暗夜的影友们,尤其是来自清华校友摄影俱乐部和星缘山风队的兄弟姐妹,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和我们一起,加入到追逐壮丽星空的行列中,去感受和表现宇宙的至上之美。

猜你喜欢

富士山流星雨彗星
出发!炸掉那颗彗星
一起来看流星雨
彗星
书画影苑
我是这样登上富士山顶的
望富士山
为什么会下“流星雨”
如何靠谱地观赏流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