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蓝色品方
2015-06-12亓昕
早上五点四十分,品方醒了。但是他没动,因为闹钟还没响。
六点,闹钟叫,厨房里煮粥的电饭煲也准时切换到绿灯。品方起床、洗漱,牙膏挤出固定的尺寸,洗面奶揉出疑似每日等量的泡沫,揉搓、冲洗,拿过毛巾擦“1、2、3”下,再依原样放回去。做这一切的时候,和这个安静到无声的人相比,他制造的声响似乎都被无端放大了,就好像那是他的一种存在证明。
左手一盘包子,右手一碟小菜,眼前一碗稀饭。这是品方的“天定”早餐。门咔嚓一声带上的时候,邹先生和爱人知道,时针一定刚好指向七点,因为他们的儿子品方出去散步了。
起床,饭桌上是品方为他们备好的早餐,夫妻俩看着包子,笑了一下。
上午9点,品方准时出现在南京天成艺术中心凤栖苑社区画室。就像康德在他的家乡科尼斯堡有一个“康德时间”一样,天成艺术中心也有个“品方时间”:9:15分他一定坐在椅子上等水烧开;11:30分他吃中饭,桌上一定会有汤,一口米饭会嚼10下而后头微仰咽下;12:00点,听二十分钟音乐;12:20睡午觉……“应该还不到下午两点吧?因为品方还没有午睡起床呢。”一个想知道时间的工作人员嘟哝了一句。
这个世界上,似乎没有什么能让品方偏离他的生活准则,精准的时间点是他的内在秩序,也是他和这个世界交互的特殊方式,同时,是他得以掌控他自己这个小宇宙的方法。在他这里,时间,这一地球星体的运行规则,被还原了其本来的意义。
能如此做到的人类,并不多(看看世界上有几个康德就知道了)。而品方,当你问他“你知道像你这样的人很少吗?”他轻侧着头,脖颈微微梗着,眼神划了个抛物线滑过你,好像并没有看你,其实已经把你X光扫描了,而后,以他特有的电子腔说:我-不-知-道。
他说不知道就一定是不知道,在他的世界里,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具有一种近乎神圣的唯一性,你也可以称其为真理。此时,阳光刚好打在他右侧的脸颊上,青色的小胡茬儿混着金色小绒毛,那张脸,亦儿童亦少年。
实际上,再过几天,品方就整20岁了。
品方要开始画画了。
一张标准尺寸的书桌,左侧从上到下依次摆放着他的棕色书包、天蓝色水杯、白色手机,水杯下方垫着一张折成正方形的纸巾,水杯站在中心位置。手机里,正唱着20年前小虎队的“把你的心我的心穿一串串一株幸运草串一个同心圆……”。书桌右侧放着一只拉开天线的黑色收音机,这会儿,它还没开始工作。正对着品方的桌子上部,是一大一小两盒马克笔。这一切,都被品方给予了秩序,好像每一样物品都是他的棋子。在他的世界里,他就是一个控制一切的王。
他铺开画板,开始画画。画板上,线稿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秩序与阵仗。有些细密的规则的矩形安静地罗列着,像窗口,也像某种矩阵。他此时需要上色了,他巫师一样毫不犹豫地选择他需要的颜色,就好像一只画笔到他手上后会即刻变成他需要的色彩。
是红色,他从线稿的左侧开始,一下一下按顺序,去填满无数个矩形中的一个,笔尖和画纸持续地、匀速地发出一种很大的摩擦声,他当然在这声音之外。接着是黑色,但是他说那是灰色。而后,是一系列高纯度的橙、蓝、绿……
“你画的是什么?”
他动作迅捷地从书桌下面的袋子里拿出一张打印在A4纸上的黑白照片,示意给你看,你于是看到了平淡无奇的城市一角。那是他按照天成艺术中心的指导艺术家郭海平的引导去作画的一种方式:先用手机拍下来他感兴趣的场景,而后打印成黑白照片,他再去呈现。你注意到,照片上那个灰暗混沌的世界,在他那里有绚烂然而又极为宁静的色彩,有繁复而又极为和谐的架构,有多变然而又极为统一的形状……有一整个星空,有一个新世界。
而最后,它们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深邃的靛蓝色……你无法形容那靛蓝带来的感受,像物质被气化后的一种轻盈,又有一种明确的能量感。那里有一种神秘的秩序,你发现用画风或者流派这种术语去解读它们有点儿可笑,此时,你只想去感受、想深呼吸、想融入、想一个猛子扎进去,在那片靛蓝里遨游。
你扎进去了,感觉到自己来到了一个崭新星球……
然后你忽然听见他问:“画完画可以去星巴克吗?”
他在问他的家庭教师、南京理工大学社工专业的毕业生吴东旭:东旭哥哥。“星巴克活动”最近很让品方着迷:整个去往星巴克买一杯加了奶泡的红茶拿铁坐在那里喝完的全过程,在他的生活里非常重要。他知道全南京城所有星巴克的位置——不是认知层面的知道,是体验意义上的知道——当然,没人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他有多奇特他就有多神秘。
每周他大概要去两次。每次去的地点绝不重复。对品方来说,“星巴克活动”好似具有一种哲学意义上的乐趣,“就好像这样做一次他的人生就圆满了”,东旭说。
不管去哪里,他只走他认为对的路线,即使那路有点儿绕远。所有的路,只要走过一次,他都完全吸入他的大脑磁片。经常,吴东旭会生出一种复杂的敬佩:“他就像高德地图一样……”
同时,品方还是所有人的通讯录,只要听过一遍,任意电话号码都会自动输入他的内存,“给姨妈打个电话吧!”话音还没落,他就会背出那串数字。即使是水站超市或是路人甲乙……
这种才能在品方的幼儿时代就已经展现了,一本故事书,只要爸爸妈妈讲过一遍,他就会一字不差的背述下来。除了计算,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技能包括弹钢琴,他都有种诡异的学习能力。他最近最爱看的电视剧《百万新娘》,所有对白的衔接,他皆过耳不忘。endprint
而当你以一种充满迷惑的欣赏望着他、并告诉他你喜欢他的画时,他那张永远不动声色的脸,会微弱地拂过一层得意,如同有光不为人知的闪过。事实上,在他的世界里,没有艺术,只有他的所见,只有他所见之世界本身。
70年代中期,西方有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南希·泰博,对人体气场的颜色所代表的意义做了持续的探索与研究,后来这些研究在《透过颜色了解你的生命》一书得以呈现。泰博提出了“靛蓝儿童”的概念,“他们生来就有自我价值感,不服从绝对的权威也不接受胁迫,他们在固化的模式下会有挫败感,在学校中会有社交困难,有高度发展的灵性智能,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却被认为是学习障碍或者注意力不足,他们可以和大自然沟通……”
新的世纪,卡比尔·贾菲与瑞塔玛·戴维森:两位超个人心理学家在其著作《靛蓝成人的地球手册》一书中,将靛蓝儿童直接描述为“破冰灵魂”:“一开始是因为学校和父母注意到‘不一样的小孩日益增加。这些孩子个性鲜明、桀骜不驯、天资聪颖,而且无法适应现行的学校体制。他们异常快速的心智以有别于正常孩童的速度运转,他们有不同的心灵、相处方式和看待自己的角度……他们是一群代表着崭新文明的崭新人类,提前来到这个星球,进行新文明的破冰之旅。”
人类在以一种己所不知的方式进化着,正如我们生活的星球乃至整个宇宙也在如此进化着。我们其实充满了局限性,以至于总会给异己贴上负面的标签,所幸,时代还是进步了,因为某个声称看见真相的人不会再被烧死。事实上,在新旧世代交替之间,总有一些格格不入的人,他们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挑战、一些启示、一些创意、以及更大的真与自由。而他们以及他们的父母,总会付出非常艰辛的代价。
而品方,初中一年级之后,他就不怎么笑了,因为那一年在学校里他受了些苦。16年前的那个秋天,品方四岁,这个带着宿慧来到这个星球的孩子,这个携着一种启示来到这个世代的孩子,这个具有某种宗教意义的孩子,这个靛蓝色的小灵魂,正和父母一起走出一个权威医疗机构的大门,突然,爸妈抱头痛哭,他被吓了一跳,扬起小脸茫然地看着满脸泪水的大人,并不知道,从那一刻起,他被他所生活的这个地球,判定为智商47分的自闭症患者。(编辑:亓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