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大学“办班”
2015-06-11金安平
读书 2015年6期
金安平
现在大学流行“办班”,即在正常的国民教育、学历教育计划外,单独或者与机构合作办一些非学历教育的短期培训班。这种利用大学的教室、教师等“富余”资源办班的形式,可以追述到京师大学堂时期。
一九○五年科举制废除后的京师大学堂进士馆面临停办,清朝学部决定将进士馆的甲辰科学员(即一九○四年入学的)全部公费送到日本法政大学学习。这样一来,京师大学堂进士馆的教室、宿舍、老师就空出来了。于是学部灵机一动有了这样的动议:“查进士馆甲辰内外班(内班即住宿班,外班即走读班)学员业经本部派遣赴日本游学,馆中讲堂尚有空闲之处,教习亦有闲暇之时,拟就该馆暂设政治理财讲习科”(《咨行各部院选择人员咨送政治理财讲习科以便开学文》,见清《学部官报》第六期)。
讲习班一九○六年十一月开班,期限是六个月,学员来源是“由各部院选择有根底自愿讲习之员,咨送本部入科讲习本部”。学员定额八十人,学员概不住宿,但由进士馆为学员“预备午餐,以免往返之劳”。讲习班学什么呢?学部的通知说,“法政理财为从政必修之学,国家预备立宪需用此项人才尤为殷切,非及时讲习不足以应急需”,“本讲习科专课政治理财以养成政界应用之人才”。讲习班共开八门课,包括法学通论、宪法、行政法、国际公法、理财通论等,每星期授课二十二小时。该班是学部招生,“附设于进士馆”,没有入学考试,可以说这是大学合作“办班”之肇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