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网三十天
2015-06-11MINNIE
MINNIE
DAY 1
和许久未见的老同学约饭,同学是美食网红人。菜陆续上桌,他说:“让我先‘直播。”何为直播?就是边上菜边拍边发到社交平台上,与粉丝们实时互动。只见他一盘菜横七竖八拍了数张,然后大家才能动筷,他则拍完低头摆弄手机。我可以想象互联网那端的热火朝天,但看着现实世界里,一桌人都低头刷着手机,再好的菜也有点咽不下去了。
DAY 2
“为什么大家都那么爱刷手机啊?”我跟闺蜜抱怨昨天的事。“啊,大概是种习惯吧。”她慌忙放下手中的手机,不好意思地抬头看看我。这时,我的手机又响了,孩子学校的班主任建了个“家长群”,每天会发布今天布置了什么作业,家长需要如何配合之类的消息。看着各位“××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反响热烈,我有些心犯嘀咕。
DAY 3
离开互联网,还能正常生活么?聊天有微信,打车有“滴滴”,吃饭找“点评”,开车要导航,各色手机端应用程序为生活提供了便利,却让人养成了随时随地低头刷屏的习惯。本该舒服地吃饭聊天,成了各自刷刷刷,这样的生活方式,我无法接受。
决定尝试远离网络的生活,除了必要时的联系和查资料看地图,尽量不碰微博微信,不打游戏,也尽可能少用各类APP,摆脱每天“刷刷刷”,日子到底会变怎样。
DAY 4
出门前准备“滴”辆出租,想想正在戒网,就忍住了。路上站了好久没叫到车,琢磨着目的地旁也有地铁,就乘地铁吧。地铁站的信号很好,大部分人都在埋头刷手机,站在他们中间,我也老忍不住要把手机掏出来。车厢里人不多,每个人看起来都很有故事的样子,想到丰子恺的一本随笔集《车厢社会》,如果当年就刷屏盛行,也许就不会出现这类且行且观察的笔记了吧。
DAY 5
朋友说一起试试新餐馆,情不自禁要看一下“点评”中的推荐和评价。不过,撇开先入为主的观念,试菜难道不更有趣么?靠着自己的运气和直觉点了菜,跟朋友事先约定,大家吃饭的时候不刷手机,更不能“手机比筷子先尝新”。一顿饭下来,聊聊天,品品菜,虽然不怎么好吃,一起吐槽也开心,那种亲密温暖的舒畅感,和自顾埋头刷屏截然不同。
DAY 6
一星期没理睬“家长群”的消息,儿子的功课并没落下,还得了本周的小红花。本来孩子的作业就应该自己做、自己检查,何必要让一群大人天天讨论监督呢!不好意思退群,但已默默决定,从此无视班主任布置给家长的各项“任务”,大人轻松,也能更好地让小孩独立。
DAY 7
周末全家打算去看电影,可近来的排片和上映时间没有网络还真查不了。现在放映的电影多,不像从前就一两部,没法临时去电影院选。顺便在网上买了电影票,只要到电影院的终端打印就行,还能在线提前把座位选好,不用再现场排队,这点确实方便。
DAY 8
昨晚临睡前本想看看网上对电影的评价,既然在戒网期,也就算了。以前我喜欢躺床上刷手机,结果一看一讨论就忘了时间,半夜两三点都睡不着。最近睡前把手机放在离床很远的梳妆台上,每晚都能准点入睡,睡眠质量好像变好了。早上闹铃一响就能马上起床,不耽误事。
DAY 9
明天出差,提前在网上做好值机并选好了位置,我喜欢靠窗位,最怕被夹在中间,在线值机选座的功能简直就是为我这种飞行焦虑症开发的。整理行李时,惯性地打开行李清单的APP,不过这么对着清单打勾真有必要么?之前没有这个APP时我也从来没有落下过什么东西嘛。手麻脚利地把文件、換洗衣物以及杂物化妆包都收拾好,反而比一件件照单收拾快。
会谈顺利,散会后大家很放松,一起午饭时有聊得投缘的,席间有人问我,能加个微信方便联络么,一轮互加后,大家便不由自主刷起了手机。前两年,饭桌上刷屏还被视作粗鲁无礼,现在大家都见陉不怪,也基本能接受了。我觉得实在无所寒暄时刷刷手机也属一种调剂,只要别旁若无人猛刷就行。
DAY 10
飞常准还是很管用的,告诉我航班要延误。休息室里摸出随身带的小书,代替刷手机消磨时间。习惯了手机和电子阅读器,碰到纸质书时居然有些微妙的暖意。靠在沙发上翻着手中薄薄的消闲小书,看到有趣的地方就在书页上折个角,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
DAY 11
一早开会,发现乙方的会议室有那么一条规定:员工不得将手机带入会议室。虽然规定有些生硬,但整场会谈中,每个人都可以认真听讲、讨论,没有人明显走神的感觉很好。不过还是觉得这得靠自觉,我可不希望自己办公室的氛围也如此强势形成压迫感。
DAY 14
几乎两星期没怎么沾网,每天上下班时想到的话就浏览一下新闻,微信里除非找我有事,各种群的讨论基本忽略。约朋友出来逛街喝茶时我倒不会刻意打电话,微信说事本就方便。看过一篇戒网的励志文章,掐算着把零散时间利用起来,可以做出多了不起的事,不过我等凡人,碎片时间未必真能如此充分利用。这两周,我陆陆续续看完了两本一直想看的书,晚上无聊时跑跑步(没有记步APP,不知自己跑了多少,每次觉得跑舒服了就行)。本以为能多陪陪家人,可儿子做作业打游戏,老公抱着Pad追剧各自乐呵着,也挺好。我不想干涉他们利用时间的方式。
DAY20
手机给了个提示音,到“好朋友”该拜访的日子了。看这个APP忽觉好笑,这种事明明都能记得,也没啥特殊时期特殊需求,为什么每月要一个应用软件来提醒记录?看看手机,各种类别的APP满满当当几十个,本以为有了它们生活更便捷,可离开它们,日子并没一团糟。相反,每每开始做件事,就要打开一个APP按部就班的做法,反而会让人紧张和焦虑,好比这个记录“好朋友”的软件,每次提示音后,就要天天标识持续的时间,看似在严格地完成一件任务,实则毫无意义。与其说生活被网络“碎片化”了,不如说各种不必要的提示及暗示,以及随时随地“刷刷刷”的行为,给生活平添了无形的压力。近来流行的“断舍离”观念同样适用于网络,舍弃不必要的APP和黏网行为,也同时抛开了琐碎的生活状态和焦灼的情绪。让网络变成一种工具而非羁绊,让自己变得更为从容轻松,这才是“戒网”带给我的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