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杜琪峰大部分来内地的香港导演都有票房思维

2015-06-11

综艺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杜琪峰警匪片香港电影

《综艺报》:你如何看待自己目前在内地和香港电影市場的号召力?

杜琪峰:我对内地市场还不太了解,因为我觉得投资方投拍一部7500万元的电影应该会很有压力,但投资人说没有压力。他为什么要投资一个在内地票房不高的导演呢?我想一定是信任和欣赏的原因,所以,既然给我机会,我就会加倍努力地为他做接下来的电影。

《综艺报》:《华丽上班族》入围第40届多伦多电影节,你怎么评价电影节对导演的影响力?

杜琪峰:参加电影节的电影多少是比较艺术的,不见得非常好,但必然有一定水准。现在内地电影人在海外电影节获奖的不少,但我知道在内地拍摄艺术电影真的很困难,毕竟已经不再是张艺谋、陈凯歌过去那种纯艺术片的时代。而台湾电影虽然没有太大的发展,却也有一些获奖。不过很少听说香港电影在海外获奖,因为香港电影不用“奖”,它是商业电影世界,拍艺术电影其实很奇怪,也几乎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大部分来内地拍电影的香港导演都有票房思维,根本目的还是商业,无论是动作题材还是搞笑题材等,适应得都很快。

《综艺报》:众多香港导演“北上”,是不是因为香港本土电影在走下坡路?

杜琪峰:“北上”的人多,完全是因为内地现在拍电影的气氛热烈,投资人多,规模大。即便香港能继续发展下去,也很少有人投资这么庞大的电影。当你想到要更多的预算,更多的关注,你能不来内地吗?我的好朋友徐克也来到内地,因为香港找不到那么多投资,这种机遇下,发挥得好不好是个人的问题,

《综艺报》:你为什么迟迟没有“北上”?

杜琪峰:我不常常来内地的原因是:第一,我的普通话讲得很不好;第二,两地文化有差异:第三,我自己已经设计了很多在香港拍摄的题材。至于《华丽上班族》是以前想好的东西,要先完成它。其实还有一点,我很多时候拍摄的电影是没有剧本的,我不想要剧本的约束,习惯一边想一边拍。这样就没办法配合内地的送审流程,也形成了一个蛮大的矛盾。

《综艺报》:你是否关注过内地的警匪片市场?

杜琪峰:看过一些,但内地警匪片并不多。其实这个类型应该有所发展,希望对这领域的创作政策再放开一些,能让观众有更多选择。

《综艺报》:是否想过在香港或者内地培养一些青年导演?

杜琪峰:过去在香港有很多导演都是我的徒弟,比如陈木胜等等,10年前,我作为香港艺术发展局的主席,还发起过“新浪潮”电影节,每年举办一次比赛,针对全世界大学里18-35岁的年轻人举行短片比赛,获奖者每人可以得到7万元赞助,并从中选出20多部作为观摩影片。我每次还会组织一些年轻导演和新人聊创作,也会找一位大师做主讲嘉宾,现在,据我了解,银河映像在培养新编剧,将来他们都会变成导演,只是时间没有那么快,至少需要10年以上。

猜你喜欢

杜琪峰警匪片香港电影
论1930年代上海与香港电影的多元互动关系
香港电影:似水年华,如“影”随形
《拆弹专家》逆袭五一档,这是香港警匪片复兴的开始么?
孝心最可贵
高圆圆的拒绝和杜琪峰的等待
从电影《窃听风云》看香港电影新模式
《烈日灼心》:一念之差,救赎一生
《东方电影报道》
许冠文喜剧与香港电影本土化
香港电影要造本土“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