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的女性角色和报道特色
2015-06-11曹漪
曹漪
摘 要:当今,女性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现场报道中,女性出镜记者通过独特的话语表达,细腻的情感流露,和对细节的敏锐捕捉,提供了现场报道的一种别样选择,同时也带给观众与众不同的新闻感受。女性视角在新闻现场报道中所展现出的特色,主要包括:女性的细腻敏感特质使女记者在现场报道中更具有观察力;女性对细节的捕捉運用能力使现场报道具有更强的新闻感受力;女性生动、感性,贴近视角的表达方式,使现场报道更具感染力;女性报道中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使现场报道更具温度;女性对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使现场报道的力度倍增。本文通过对现场报道中的女性角色和报道特色的分析,充分展示和肯定了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女性记者所体现的地位和作用。
(四)人文关怀中透出女性的温度
新闻现场报道中人是主体,报道者、被采访者、新闻事件中的人物都是新闻报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女性出镜记者,性别赋予了她一种天然的优势,相比男性,在一些软性话题的新闻现场,她们更关注事件中个体的命运,更容易体会到新闻人物和受眾的心理,特别是对弱势群体或者需要保护的特殊群体的报道时,会更加注重从拍摄画面及报道角度和内容上保护被访者的隐私。在新闻现场,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什么人都可能遇到,给赤身裸体的疯女人披上衣服,安抚悲痛欲绝的受伤民工妻子,也许只是一个握手,一个拥抱就会让我们的新闻报道更有温度。例如:闾丘露薇在对马航失联客机事件的报道中,马航飞机事件中的中国家属一抵达吉隆坡,就受到媒体们的追堵,这让很多家属反感。但闾丘露薇考虑到在整个事件中,最重要的是人,和飞机一起失踪的人,这些生活在等待和煎熬中的人,他们作为家属的感受。因此,她们团队一直保持对家属的关注,并对一个马来西亚乘客的家属作了专访,请这名父亲讲述他在飞机上的儿子的人生,儿子的爱好,儿子的生活,儿子的心愿,使电视观众看完这些有关生命的故事,不由自主地想要去关心他们的命运,能够快点听到他们的消息。通过报道,让人们会对一群陌生人的遭遇保持关注,并通过这种关注,让事件的当事方做得更多,做得更好,给予家属以最大的慰籍。
(五)非语言符号更容易为女性所运用
非语言符号主要指表情语言、服饰语言、体态语言三个方面,它传递给大众的信息是用语言或文字所不能代替的,也是对有声语言的有益补充。女性比男性更易于微笑,眼神的互动与交流已经成为女性出镜记者非语言符号中使用最广泛的手段。无论是现场观察,或者是对着镜头报道事件,出镜记者的眼神都包含着丰富的信息,甚至有时候面对被采访者,眼神的交流还可以起到引导采访进程,安抚被采访者紧张情绪的作用。央视《新闻调查》的著名主持人柴静曾不止一次地报道过矛盾尖锐的社会问题,但她在每次面对镜头时,都声音柔和,神情淡定,貌似波澜不惊,但背后却蕴藏着一股巨大的能量。例如:在一次环保事故的报道中,柴静笑着问“你可以面对我们的镜头保证,海正目前的排污指标是基本合格的”。虽然她的眼神是温和的,但是她问出的问题,却让违法违规的受访者冷汗频出。有人曾作过统计,在124次采访中,柴静曾116次笑着问出了2320个尖锐的问题。这种冷静、客观、平衡的女性报道风格,不仅能够让当事方对问题的处理和想法在镜头前得到充分的展示,而且还会给观众带来一种特殊的心理震憾。
女性出镜记者在服饰语言的运用上明显比男性出镜记者有更多机会和条件,她们往往会根据新闻事件的主题和要求选择相应的着装,恰当的服饰选择会为现场报道锦上添花。比如:笔者曾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做现场报道,当时考虑选择的就是深色外套,再在胸前配饰一朵小白花,更能表达一种庄严肃穆的情绪。而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做现场报道,内容轻松的,选择穿着当地少数民族的服装,则可以拉近和当地人的距离,使出镜记者的亲和力倍增。
在当今新闻报道中,女性已经越来越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以往那种被视为荧屏“花瓶”的观点不再符合现代新闻报道的实际。恰恰相反,在现场报道领域,女性出镜记者正自觉或不自觉地发挥着女性的优势,不仅有效填补了男性出镜记者报道的不足,而且能使观众更加全面、直观地了解新闻事件本身,女性在新闻传播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应该越来越多的受到正视和重视。
参考文献:
- 冯健.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 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 刘利群.中国媒介与女性发展报告(2011-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 高贵武.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 张志安.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2014[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2014.
[责任编辑: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