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农民工群体社会保护机制的建设

2015-06-11魏泽筠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建设

[摘要]农民工群体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当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它关系着国民的民生、民权和民族的发展。本文在简述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内涵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建立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护机制的方式方法,以期能够构造出一条符合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农民根本权益保护模式。

[关键词]发展型社会政策;农民工群体;社会保护机制;建设

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目标是减少贫困、降低不平等、促进人权和社会保护。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弥补传统社会政策的缺陷,它试图将国家的社会政策融入到经济政策当中,并倡导以市场为主导的准入模式和社会福利多元化的分配方式。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内涵

将发展的理念注入到社会政策中是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基本内涵,发展型社会政策主张国家政策不仅仅要帮助那些生活困苦的病弱群体,还要帮助那些具有完全劳动能力的人进入社会;不仅要关注已成年的社会人群,还要关注具有发展潜力的未来大军。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国家制定的社会各项政策来影响每个个体的竞争力,通过提高个人的社会竞争力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的建立是需要一定的前提的,那就是必须从社会投资的角度来解读社会政策,使社会政策和社会投资合二为一,融为一体。这样做不仅能够助推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拉动市场,达到双赢,最终增强国家的竞争力、实现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民工群体社会保护机制的构建

(一)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首先要加大对农民工群体素质教育和培训的资本投入。在具体培训农民工时要从工作能力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补充这三个方面进行。同时,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需要加大政府的资本投入。农民工群体作为城市经济发展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子女所应享受的待遇应该与城市儿童平等。政府应该培养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主人翁意识,多多呼吁社会心理机构关注农民工整个群体的心理健康,避免其形成自卑心理。

其次,要加大对农民工健康医疗卫生方面的资本投入。一般来说,农民工群体工作和生活的区域的环境都比较恶劣,其本身的卫生意识也较淡薄,这都会增加他们患病的几率。并且,农民工一旦生病,高昂的医疗费用也会拖垮其生活和意志,从而耽搁治疗,延误病情。因此,及早建立预防农民工疾病的应急预案,为其提供定期体检和注射疫苗,清扫恶劣的工作环境,最大程度地改善居住环境,将是政府需要进一步落实的政策。

(二)开展积极的就业政策

积极的就业政策是指在发展型社会政策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来拉动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大对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从而更加完善劳动力市场,消除对部分劳动工种的歧视和偏见,创造一个稳定良好的就业环境。

农民工群体在整个社会的劳动关系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其社会权益、政治权益和劳动权益屡遭侵害,而积极的就业政策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生。积极的就业政策反对就业歧视,它们一方面保护农民工在劳动、就业、职业培训和福利享受方面的各项基本权益;另一方面也为农民工群体争取到参与国家和社会政治的权利。在积极的就业政策的指导之下,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都会重新得到关注,加大其充分就业的可能性。

(三)彰显社会人文关怀

对农民工的社会人文关怀是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全社会对农民工这个人数众多且一直助力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群体应予以相应的认同、尊重和关怀。同时,这种趋势也是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未来走向。

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所形成的城市和鄉村社会隔绝,导致城市的居民从生下来就有一种优越感。他们中的一部分存在排斥外来务工人员的惯性思维,这些歧视行为导致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总有种“二等公民”的自卑心理。因此,全社会尤其是城市居民要破除这种带有歧视和偏见的心理,要用广阔的胸襟去接纳农民工兄弟,要让城市中的人们认知农民工群体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认识到城乡融合的大趋势和必然性。

三、结语

中国的农民工群体在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建设上,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时刻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农民工在城市中的角色和地位的转化是否成功也直接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农民工还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因此,全社会应当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对农民工群体予以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关怀。我们希望由现行政策过渡到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时间能够尽可能地缩短,让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护机制能够尽快完善,让这个群体由农民转化到市民的过程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

参考文献

[1]沈君彬.社会政策视阈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一个分析的框架[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10).

[2]李迎生,刘艳霞.社会政策与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护[J].社会科学研究,2006(06).

[3]方巍.发展型社会政策:农民工社会救助模式探讨[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作者简介

魏泽筠,本科天津财经大学,法学专业;香港城市大学在读硕士,应用社会学。

猜你喜欢

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数字电视分前端建设随谈
野三化冶建设
“三化”建设
“三化”建设
“三化”建设
“三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