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好科研院所根治“四风”这场“硬战”

2015-06-11彭永刚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四风科研院所科研经费

彭永刚

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就是进一步加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中的是党群干群关系受到损害的重要根源。上海法官集体嫖娼案,河南警察摔婴案,渭南人大代表猥亵幼女案……,近期网络媒体爆出的案件无不涉及到四风问题,这样的行为,这样的党员让党群关系如何保持血肉联系?这也暴露出“四风”的形成非“一日之寒”,“四风”的危害极其严重。因此,集中解决“四风”问题既是一场非打不可的“大仗”,也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这场仗在科研院所如何打呢?就需要从四个“风”着手。

1、从根本上改正形式主义作风

目前形式主义主要有十大表现:一、用哗众取宠代替实事求是;二、用投机取巧代替实干苦干;三、用粗枝大叶代替一丝不苟;四、用走马观花代替深入实际;五、用僚草应付代替严谨作风;六、用高喊口号代替实际工作;七、用三心二意代替全心全意;八、用虚张声势代替雷厉风行;九、用欺上瞒下代替求真务实;十、用表面文章代替表里如一。科研院所突出体现在哗众取宠,投机取巧,粗枝大叶,潦草应付。以我在编辑部对各大院校投来的稿件刊,这些问题基本是普遍存在。实验目的和意义写的天花乱坠,“国内首创”“首次证明”“重大意义”这样的话语屡见不鲜,但具体到实验过程却投机取巧,粗枝大叶,数据随意篡改,结果夸大不实。很多都是科研实验结果未多次重复,未取得切实结果就草草撰写文章来应付毕业。而作为导师是这些形式主义的主要负责人,学生的文章基本不看,或者交给研究助理,甚至高一级学生,看也是草草了事,谈不上指导。甚至有些学生反映,一年都见不到导师几次。其实,从现在科研院所流行把首席科学家和导师称作“老板”就已经突出党群关系到什么程度了。如何解决呢?首先要抓导师。从根上抓,选拔导师就选拔认真负责,作风端正的人。很多导师作为党员,面对的群众就是学生和下面员工,平时不见人,见人要结果,那这个导师在学生和员工这个群众面前就真正成了“老板”了。很多党员的思想觉悟就已经不对了,很多“老板”觉得给你这么多钱你就得给我出东西,别的却很少去考虑,这种思想在所里大有存在。其次就是监督,所里的考核往往侧重点在科研成果,做为科研院所这无可厚非,但作为党群建设,党委党办应该参与考核,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监督,监督学生食宿问题解决如何让,下级员工利益分配满意度如何,文体活动开展如何?不能只顾成果数,文章数等这些利益,不能让科研团队变成“老板”和“雇员”的“创薪”团队。

从科研本身来讲所存在的形式主义,主要体现在专家在评议项目时候很多只考虑这个项目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前有没有人成功过?外国有没有成功过?成功过的项目就容易通过,反之,一些有争议的项目就不容易通过。这样无形中鼓励了跟踪式的倾向而不是创新性的工作。另外,目前关注项目多,关注应用研究多,关注基础研究少,关注基地、关注人才培养不够,而且很少及时支持最近的前沿动向。过于追求成果,SCI文章等。这就需要科研管理部门通过监督考核来正确引导,院所领导要高瞻远瞩,在管理机制方面积极创新。

2、强化监督机制,解决官僚作风

毛泽东同志将官僚主义表现总结为二十种,可以划分为脱离领导群众型,老爷式,糊涂无用型,特殊化,宗派性。脱离领导群众型在科研院所里表现和形式主义密切相关,最为突出的是特殊化和宗派性这两方面。“官”越做越大,脾气越来越坏,很多人也是从学生过来的,干过底层科研人员,可到了自己管理一个部门时就脾气大增,管理不注重方法,对学生员工批评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而且“一言堂”现象很严重,实验自己设计思路后不许别人改变,不能很好地调动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对底层科研人员和学生的创新不支持不鼓励。另外就是摆架子,在科研方面“学阀”作风严重,关系到自身利益的科研项目不许别人插手,排除异己,对年轻研究人员发展很不利。学术见解方面固执己见,不重视或压制别人见解。研究表明官僚主义广泛存在,以及获利高,垄断性,会压抑整个社会竞争,削弱社会消费能力,进而抑制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最终让经济丧失了持续增长的能力。在科研院所这些都严重影响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导致科研效率低下。国家针对官僚主义提出按照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形成由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人大监督、56政府内部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公民监督和舆论监督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体系。各监督主体既相对独立,又密切配合,形成了整体合力。这些对科研院所改变官僚作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都是很切实的举措。

3、把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结合起来抓

新形势下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往往是相互关联的,贪图享乐必然导致生活奢靡。他们主要表现在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挥霍公款,吃喝玩乐;超标乱配、滥配交通和通讯工具;违反规定超标准修建和装修楼堂馆所;骄奢淫逸,腐化堕落。一般科研人员往往科研工作压力大,而且周围环境学术氛围较浓,很难滋生不思进取,比阔气,吃喝玩乐等习气。但目前发现问题较多的是科研经费挪用来奢靡享乐,中国科协一项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掌握科研资费的专家,只要能拿到项目和课题,当事人就能当老板,雇人“共同”研发,支付部分劳务费后,余下的悉数落入个人腰包。如今,人们把专家说成“砖家”,并非主观恶意,而是因为专家们不自爱、不自重。他们不再以科学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说话,不再凭道德良知说话。他们的言语充满著奸商的铜臭,其骨子里也流淌着铜臭的血液。同时从近几年查处的科研院所单位的违法违纪案例来看,在超标乱配,超标滥建,骄奢淫逸,腐化堕落等方面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目前的科研经费管理以基本杜绝了科研经费提成,同时各种政策和法规的健全也使得科研经费挪用变得越来越困难。但这些根本还是要加强科研人员,尤其是作为党员科研人员的思想觉悟和自律意识。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死敌大敌顽敌。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四风”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四风”问题是当前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针对社会上称呼科研人员“叫兽”“砖家”,还有对掌握科研资费的专家称之为“老板”,作为党员的科研人员应该清醒的意识到“四风”问题在科研院所的严重程度,群众关系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这场“硬仗”必须打,而且必须打赢。

参考文献

[1]黎敏贤.践行群众路线 改进工作作风[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4(9)

[2]张书林.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理清五大关系[J].党政论坛,2014(7)

猜你喜欢

四风科研院所科研经费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优化初探
让知识型员工的心留在科研院所——浅析科研院所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科研经费腐败”有多严重?
提高高校社科类科研经费管理水平
2010年全国农机科研院所长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