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骨帖气成一家 书至精妙韵神逸
2015-06-11张祁桐
张祁桐
金陵现代书坛金陵四家之一的胡小石(1888—1962),名光炜,字小石,号倩尹,又号夏庐,斋名愿夏庐,晚年别号子夏、沙公。江苏南京人,原籍浙江嘉兴。国学大师,兼为文字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艺术家。于古文字、声韵、训诂、群经、史籍、诸子百家、佛典、道藏、金石、书画之学,以至辞赋、诗歌、词曲、小说、戏剧,无所不通,尤以古文字学、书学、楚辞、杜诗、文学史最为精到,才思性情均为时人所景仰。胡小石的成就有一定的家学渊源,其父胡季石是晚清举人,曾在南京候补,故举家迁居南京。胡季石曾师从兴化刘熙载,受刘氏影响,所以在对胡小石的启蒙教育中,便教导其涉猎了相当广泛的知识,引导胡小石走上博学多能的道路。
胡小石的育人生涯
1902年,两江总督张之洞奏准在南京创立三江师范学堂,后改称两江师范学堂。1906年李瑞清(梅庵,后自号清道人)摄江宁提学使兼两江师范学堂监督,胡小石于当年9月考取了两江优级师范预科,1907年2月插班进入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农博分类科。入学后的胡小石以其家传的书法和深厚的旧学功底,引起了李瑞清的注意。有一次,李瑞清出题测试学生,胡小石做了一篇很好的文章,受到李瑞清的激赏,成为其悉心指导的入室弟子。
1910年2月,胡小石从两江师范学堂毕业,留校任附中教员。1914年4月患怔忡之疾辞职回宁。1917年8月由李瑞清介绍,胡小石去上海任仓圣明智大学国文教员。胡小石书法本就根基不错,此时更为精进,在上海期间,沪上寓居不少遗老,其中不乏宿学之士,胡小石向他们悉心请教,获益良多。特别是沈子培(胡季石同榜),于文字、金石之学对胡小石指导甚多。胡小石在上海期间,还辑所得金石拓片,附以考释,成《金石蕃锦集》二册。
1920年11月,胡小石乃受聘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兼国文部主任。1922年8月,其辭去女师大职务,应武昌师范大学之聘,任教授兼国文系主任,讲授散文、文学史、诗选等。同事中有刘禺生、黄季刚,学生中有刘大杰、胡林翼、贺扬、李俊民等,文化氛围甚浓。胡小石在教学之余,常携学生徜徉于山水之间,偶有诗作,集成《武昌杂诗》一集。
1924年3月,受西北大学校长傅佩青邀请,胡小石往任该校国文系教授兼系主任。6月因母病回宁。9月乃应聘金陵大学国文系教授兼主任,授楚辞、杜诗、甲骨文等课。1925年复兼东南大学教授及文理科长,教授文学史。1927年春,金大认为按校章不得兼职外校。胡小石辞职受聘于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5月定称国立中央大学)任专职教授兼系主任及中文研究室主任。
胡小石回南京后,在城北将军巷31号,过了10年比较安定的日子。1927年北伐成功,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中央大学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所高等学府,受到特别的重视。当时学校广聘名师来校任教,胡小石亦在其列。
1937年7月7日,日寇挑起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当年9月胡小石举家随中央大学迁往重庆,其将军巷“愿夏庐”遭日机轰炸焚毁,书籍文物损失惨重。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8月8日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胡小石与梁希、张江树等21人组成校务委员会,胡小石仍任文学院院长,同时任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南京博物院顾问,并参加南京市文联(其时省文联尚未成立),1950年,又当选为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胡小石晚年身体渐衰 ,1958年曾住院切除腹内囊肿。1960年春,胡小石又因旧疾,住入上海华东医院治疗。胡小石1959年开始整理《广韵正读》一书,以《广韵》的反切对照现今各地方言,可惜未写完即已去世。胡小石有遗言,藏书赠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文物捐赠南京博物院。
胡小石的书法风格
胡小石是金陵书坛的泰斗之一,属于学院派的书法家,因为他差不多一生都在高等学府任教授,知识渊博,手眼俱高。书法初学颜真卿,写得板滞。经老师李瑞清指点,很快改学北碑,从《郑文公碑》及《张黑女墓志》临习最久。又写《流沙坠简》墨迹影印本,得汉代八分、章草及行草书真相,品格高古,不同时俗。此后广收博取,历代大家都有涉猎,尤其对米南宫“刷字”的痛快十分神往。总起来说,胡小石成熟期书法的最大特点是,用笔以碑体的方笔为主,沉着、厚实、老硬,但又加进了米南宫的“刷字”法,故沉雄之中,又有豪迈之气。结体布局,不拘一格。字的中宫紧收,但主笔画能放则放,神纵、荡漾,颇得小王与黄山谷书的神趣。这实际又是吸取了帖的优势,使他的碑体书法没有死板呆滞之嫌。
有评论将胡小石书法风格形成及其阶段的划分演绎为四个阶段论:
“第一阶段为1920年代中期以前之李笔沈意,筑基金石时期。少时曾学颜体,虽嫌其板滞,然得其正大庄严之势。小字行草略类米芾、颜真卿。遵师之命,致力碑学,篆书类师实笔战行。得李氏真传,用笔虽失自然之趣,而其笔力千钧、收放有度,受益终身。
第二阶段:1940年代以前之钩沉发微,取精用弘时期。篆书虽仍用李氏战笔,已兼金文之趣。遍临汉碑,兼学汉简。楷书多学北碑,兼钟、王,关注南碑。喜临魏晋残纸,行书则兼取黄、米、董、王诸家。由不自觉走向自觉,探寻碑帖熔铸之途径。
第三阶段:1950年代以前之用笔蜕变,融合南北时期。参汉简、魏晋残纸、黄庭坚、米芾笔意,滤师承李瑞清战笔之旧习,碑帖用笔渐趋一致。草书,临二王帖,直拙劲健、沉着痛快。碑帖熔铸,独特书风形成。
第四阶段:1960年代初逝世前之独造笔法,隶楷入神时期。先生晚年书风归于简淡静穆,笔法老成。其篆隶楷三体,于精严中寓变动,于朴实中见华丽,于峻拔中味墨韵;其行草书,亦于涩中见畅、枯中见茂,硬而清秀、收放自如。其中以篆、隶、楷三体最为突出,创造出‘方笔多折,断而后起的拆分笔法与‘圆笔多转,换而不断的使转笔法,成就一代碑学。”
宗白华在《胡小石书法作品选》的序言中对老友的书法作了客观的评介:“小石先生的书法作品很有功力,他曾经向清道人学习书法。在清末‘碑学兴起,邓石如、康有为等都是‘碑学的代表,他们提倡创新的精神。和这种新的书风对立的是‘馆阁体。‘馆阁体没有生气,给书法艺术带来了僵死的程式化的弊病。小石先生的书法深受‘碑学的影响,他的汉碑、魏碑的底子很厚,富有创新精神。”
胡小石的市场行情
胡小石书法作品进入市场较早,据1919年曾熙为其所书的《鬻书直例》载:“堂幅:四尺每幅二元、五尺三元、六尺四元……丈二十四元;寿屏:每堂百元;金石题跋:每通三十元……”但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作品流散较多。1946年恰逢蒋介石60寿辰,当时有人想请这位大教授为蒋氏书写寿文,并许诺以重金酬谢,孰不知却被胡小石一口回绝:“我只会给死人写祭文,不会替活人写寿文。”上世纪50年代后由于特定的社会环境所限,胡小石的作品直至80年代才重新在市场露面,90年代中后期每平方尺交易价大约在1至2千元左右。在2005年北京荣宝春季拍卖会上,行书画评镜心则以6.6万元成交;同年南京十竹斋秋季拍卖会上,行草手卷以11万元成交,创其作品市场交易新高。在2007年北京长风春季拍卖会上,行草立轴《龙泉诗句》以6.05万元成交。在2010年,胡小石的作品价格跃升,有书法以34.7万元成交。2011年,胡小石作品再上一个台阶,他1941年作的《行书自作词》拍出了69.4万元。2012年,其行情有所下滑,成交作品多处于10万至30万元的区间,这也成为一直到2015年胡小石书法行情的市场常态。
对比金陵四家的其他人,胡小石的行情并不算高,相对于其成就来说,还是有相当大的升值空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