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楹联学概论(连载二十七)

2015-06-11谷向阳

对联 2015年8期
关键词:楹联

□谷向阳 著

题赠联旧时多流行于上流社会的官宦阶层和知识阶层。新时代文化普及了,社会进步了,人们的交际面宽了,为题赠联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第六节 题赠联

在社会交际应酬中用于题赠酬答的对联叫题赠联。题赠联亦分两种,一是赠人,一是自题。题赠联旧时多流行于上流社会的官宦阶层和知识阶层。新时代文化普及了,社会进步了,人们的交际面宽了,为题赠联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一、赠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朋友之间,长晚辈之间,上下级之间以及同僚、同志、同学之间的友谊往来,应酬相赠的切人切事、言简意赅、富于哲理的题赠联,这种楹联悬挂于居室、书斋、客厅等处,高雅大气,不仅起到装饰效果,而且起到联络感情、沟通思想、互勉互励、增进友谊的积极作用。

赠人楹联一般有下面几种情况:

(一)上级为下级题赠联。多表示褒奖、表扬、勉励和希望。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对部分功臣分别题赠对联。赠徐达二联。一联语是: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上联称其功,灭元兴明,徐达为首功;下联赞其才,胸怀壮志,谋略在胸,累官至中书右丞相,封中山王。一联语是:

始余起兵于濠上,先崇捧日之心;

逮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

此联很符合朱元璋作为“天子”而又是徐达“战友”的身份。

《康熙字典》的总裁官陈廷敬,晚年归故里后,康熙皇帝为其故居“午亭山村”题书匾额,并题赠一联:

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

左宗棠历任清代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军机大臣,曾给他的部属曾光觐题赠一联:

军前俱是蓬莱鸟;笔下还随鲁直书。

上联赞扬曾光觐在军中屡建功勋,亲切地将其喻为传递信息的蓬莱鸟;下联赞许曾的才华,赏识他的书法,以为可与北宋大书法家黄庭坚(字鲁直)相媲美。

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曾题联赠给他的秘书汤增璧:

秋水为神玉为骨;

词源如海笔如椽。

上联赞扬汤的神情、风度、仪容像秋水一样明亮、纯净、澄澈,他的思想、品格、意志像玉石般光洁、华美、坚韧。下联颂其文章为大手笔。

(二)下级赠送上级的楹联,一般表示感谢、尊敬、赞颂之情。

建国初期,王汝霖撰联赠送毛泽东:

恩泽沛苍生,咸歌大有;

亚东欣解放,共庆更新。

王汝霖和毛泽东曾是湖南省立一师的同班同学,毛泽东当了国家主席,书联赠贺,在情理之中。作者不仅将毛泽东的名字嵌入联中,而且巧妙地把中国人民在毛泽东领导下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史功绩写入联中,实属难得。毛泽东收到赠联,十分高兴,特写回信感谢老同学。

(三)朋友之间、同志之间、同事之间相互题赠的楹联,往往有感而发,贴切自然地抒发真挚感情,友谊友情,尽在联中。

徐霞客的挚友陈函辉为明代崇祯进士,写有《徐霞客墓志铭》,他有楹联赠徐霞客:

寻山如访友;远游若致身。

徐霞客为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游记文学家。此联仅用10字,便揭示了徐霞客“以身许之山水”的美好理想与实践。

程文宗致力于教育,培养人才颇有成就,李渔作为好友曾题联给他:

世间桃李尽出公门,何须腊尽始芳菲,满眼无非春色;

天下鱼龙都归学府,不待时来方变化,启口即是雷声。

桃李之花需春天到时才开始绽放,而程公门下的桃李之众使四季皆春;鱼龙需待时机到来时才能变化,程门的弟子却是时时皆可化龙。李渔对朋友的评价之高,多有夸张,但字里行间透出的皆是钦佩敬慕之情。

郑板桥在潍县任上,以请赈忤大吏,解职归乡,宴请客人,李葂(字啸村)钦佩郑的处世为人,赠联以示敬意和安慰:

三绝诗书画;

一官归去来。

此联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郑板桥在艺术上的成就和仕途坎坷的人生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曾与章士钊有一段密切的交往。章士钊曾任北洋军阀政府的教育总长,一段时期内竭力反对“五四”新文化的传播。当章倒向北洋政府时,李大钊深感惋惜,希望吴弱男劝说丈夫章士钊不要与反动军阀政府同流合污。一次吴弱男拿着纸请李大钊写条幅作纪念,李想到了明代杨继盛,临刑之前曾在狱中作五言律诗写于壁上,其中两句为“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后人将其悬于宣武门外松筠庵杨继盛故居堂中,于是李大钊将杨继盛的诗联改动一字,书写成联赠送给吴弱男: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此联是对吴弱男夫妇的劝勉,更是李大钊自己志向的真实表白。

朋友之间的楹联题赠是礼尚往来的事。林则徐与梁章钜交谊深厚,他们相识于鳌峰书院,当时林则徐14岁。梁章钜长林10岁,梁晚年,其第三子梁恭辰赴杭州补知府任,迎梁至杭州奉养,梁致书恳请林则徐关照,林即复书相贺,贺书中有“哲嗣以二千石洊登通显,台端以八十翁就养湖山”句。梁又作书回谢,“嘱少穆就此演成长联,将悬于武林(杭州)寓斋,以为光宠”。林果如其愿,撰得28字联赠梁:

曾从两千石起家,衣钵新传贤子弟;

难得八十翁就养,湖山旧识老诗人。

上联褒勉,下联赞赏。此联缘起清楚,时空广阔,梁章钜极赞其“词翰双美”。

后来梁章钜亦赠联,作为对林则徐的回报。其联云:

麟阁待劳臣,最难西域生

还,万顷开荒成伟绩;

凤池诏令子,喜听东山复

起,一门济美报清时。

(四)长辈对晚辈的赠联,寄于勉励和希望。

俞陛云是俞樾的孙子,光绪二十四年参加科举考试,以殿试一甲第三名及第,俞樾欣喜之余,撰联以贺勉:

湖山恋我,我恋湖山,然老夫耄矣;

科第重人,人重科第,愿吾孙勉之。

孙子金榜题名之际,作为祖父,趁此机把自己人生甘苦与感喟诉说给晚辈,希望从中获得一些教训与启示,实在是用心良苦。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阶段,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赠给侄儿冯洪谦夫妇一副楹联:

孝子贤孙,须先报国;

志士仁人,最重保民。

同时还写了一幅中堂:“为国不为家,为公不为私,为人不为己。我们能如此言行,便对得起我们的祖宗。”作为将军的长者,向晚辈提出的期望如此发自肺腑,的确感人至深。

1937年,徐特立受中央委派,回湖南长沙建立八路军驻湘办事处,1938年办事处迁到湘潭时,曾借宿在一家店铺里,青年店员王汉秋请他题字留念。第二年徐老亲笔题联寄给王汉秋。那联是:

有关家国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长者对晚辈谆谆教诲,声声入耳,字字在心,通俗易懂,使人感到亲切,产生共鸣。

(五)兄弟姐妹之间的题赠联多是互勉互励,情真意切。

曾国藩的六弟曾国潢一直在家务农,终身不仕,在乡间与乡人处得很好。曾国藩题赠一联给弟:

俭以养德,誉洽乡党;

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楹联表示了作者对弟处世为人的称誉和勉励:勤俭可以使人德行清明,因而你获得乡人们的敬重称赞;正直诚恳,节制情性,子孙后代都将受益无穷。

毛泽东的堂妹毛泽建父亲早逝,家境贫困,14岁给人做童养媳。毛泽东回韶山时,鼓励她做舍家为国的青年,帮助她解除了婚约,并带她到长沙读书。毛泽东为鼓励泽建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特书一联送她:

绳锯木断;

水滴石穿。

毛泽建从这副通俗浅显、耐人寻味的楹联中悟出了深刻的道理,吸取了无穷的力量,使她走上了革命的征途,磨炼出了顽强的意志,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六)父子之间也有楹联互赠。旧时儿子做了大官,其老子写联抒怀总掩不住洋洋自得的心情。

清代名臣张廷玉,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官五十年,官至大学士、军机大臣加太保等显位,主揆席(相当于宰相职位)达二十四年,富贵寿考(活至八十四岁)为有清一代之最。雍正曾赐他一联:“两世三公,太平宰相;一堂五代,富贵神仙。”张廷玉之父张英本人曾任过大学士,他为儿子题联云:

绿水青山,任老夫消磨岁月;紫袍玉带,看吾儿燮理阴阳。曾国藩以大学士总督两江时,其父曾竹亭为儿子题有厅堂联:

有诗书,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

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儿曹。

(七)题赠联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友谊使者。

孙中山1918年赴日本,日友人宫崎滔天邀宴于环翠楼。孙中山挥笔书联赠宫崎:

环翠楼中虬髯客;

涌金门外岳飞魂。

宫崎对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帮助很大,故以虬髯客比之。虬髯客为唐代传奇人物,传说他曾资助李世民取天下,并自愿退出中原的逐鹿场,浮海扶桑,自立为王。这个虚构人物颇切宫崎身分。

著名书法家费新我赴日交流时曾撰联赠日本朋友:

相邻一带水;

友谊万年春。

1998年笔者去日本进行楹联书法交流活动。在东京创价大学,笔者撰联赠日本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先生:

玉宇瑶池,仰大千世界;

桑田沧海,作天下文章。

赠创价大学校长小室金之助的楹联是:

创价名之四海,点石成金宏大雅;

小室誉满五洲,握瑜怀瑾助?文澜。

赠创价大学教授、书道部顾问小山满先生的楹联是:

极目众山小;

满堂诸子贤。

以上几联都将对方名字嵌入联中,几天之后有人撰文并将这几副联在《日本早报》上刊出。在国际性的交往中,将楹联作为礼品赠送是很得体的,很能体现中国礼仪之邦的文化品位。

猜你喜欢

楹联
大楹联 有作为
挖掘楹联教育价值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引来碧水一溪清
——江苏省常熟市碧溪新区楹联教育用心演绎“碧溪之路”
孔府的年节楹联
让楹联文化成为“全民文化”
——访中国楹联学会会长蒋有泉
徐州广化寺楹联赏析
我国第一部纳入正史的楹联艺术志《山西省志·楹联志》太原首发
楹联雅味
用楹联抒发为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