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燃质疑的火花,擦亮智慧的宝库

2015-06-10吴琼红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引号矛盾课题

吴琼红

【中图分类号】G633

古人亦云:“学贵有疑”。“疑”是引人更上一层楼的门槛。疑是学习的开始,有疑才会去探索,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笔者有几点浅陋之见:

一、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乐质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乌申斯基也曾说:“毫无兴趣,只是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不仅依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而且依赖于问题情境的设置。

首先,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新颖、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成为学生的迫切愿望。如学习《鸟的天堂》一文中,我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后一个没有加引号呢?”对这样一个新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学生兴趣盎然,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增强了主动质疑的能力,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

其次,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如在学习《钓鱼的启示》一课时,有这样的一句话:“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鱼相似诱惑人的‘鱼。” 我就抓住学生对如今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地微妙认识,引导学生抓住加引号的鱼提问:“这个鱼为什么加了引号呢?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为了找出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学生纷纷发问,学生的质疑兴趣得到了充分的激发。

总之,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新奇别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趣生疑,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的获取知识的状态中,自然就会乐“疑”不倦。

二、传授方法,引导学生会质疑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因此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如何让学生从何疑,怎样疑,疑到点子上,教师要在课堂中教给行之有效的方法。

1、立足课题,课前存疑

在要求学生预习之前,我往往会引导孩子先把课题读三遍,再来说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可以说一篇文章的课题常常是文章的眼睛,思维的窗口,浓缩了整篇课文的精华,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对题目的质疑问难往往是打开分析文章的窗户,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以课题为立足点质疑,能起纲举目张之效 。

为此布置预习前我总要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如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上课伊始便提出:“谁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写了一件什么事情?结果怎样?”教学这课,我机智地处理学生的问题,将学生的问题整合为有序、有机的“资源”,实在地纳入整节课的学习中。我把学生提出的几个主要问题归纳板书出来:父与子是谁?他们在地震中发生危险了吗?有没有脱险?怎样脱险的?结果如何?再引导学生理清每个问句的疑问词,然后激发学生说:“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请看课文。”这个新课导入,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在实际中掌握了提问的形式。

课前的引导形质疑,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求知欲望,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大意。因此,课前质疑可以从题目与内容入手,在“问什么”和“如何问”上下功夫。

2、精心挖掘,课中释疑。

语文课堂中,文本是一个非常好的教材,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善于运用这些优质的课程资源,及时引导学生在生疑解疑,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课文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教学《武松打虎》一文中,我让学生找到酒倌夸赞酒好,三碗不过冈的句子,再读读武松说喝了三碗怎么一点也不醉的句子,然后问:“这两个内容是否矛盾?”这一问,就像捅了马蜂窝。学生叽叽喳喳地说开了:有的说肯定是酒倌在骗武松,卖假酒;有的说这是酒倌在说大话;还有的说可能是作者粗心,所以写得前后矛盾了。这时,我引导他们仔细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找依据来说明是否矛盾,在“矛盾”的兴趣驱使下,学生都能自觉地去读、去思考,终于明白这里的矛盾是不存在的:酒店卖的的确是好酒,也的确有三碗不过冈的事实,这可从武松上景阳冈时的表现看出,而之所以武松喝三碗不醉的原因,可从他一连喝了十八碗酒中看出他的酒量好。由此可见,教师抓住“矛盾”发问,引起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真伪,最后“矛盾”逐渐消失,学生对课文内容也了如指掌。学生在此过程中,思维激活了。

3.追根究底,无疑设疑

所谓激疑,是指学生本无疑问,通过教师的讲述,激起学生思考,进而发现疑问,提出疑问来。这是一种无疑处见疑。教师要善于在无疑处设疑,合理运用设疑的教学策略,在无疑处生疑,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教学《桂林山水》第二节的最后一句时,教师故作姿态设疑:“这句话好像与上句的‘静、‘清、‘绿毫无关系。我觉得可以删去。那么有意见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不一会儿,有学生通过反复诵读领悟了作者的协作意图,认识到“才”字的深刻含义。原来作者写这句话的目的是要突出漓江水的静。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寻找句子和课文内容方面的疑点,进行质疑,学生提得不到位的时候,老师也要仗义相助,这样学生在课堂中就学有方向,探有目标,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

4、意犹未尽,课后解疑

《草船借箭》一课学到课文尾声时,突然有学生提出:“读了课文我认为课题改为‘草船骗箭好,因为这些箭是诸葛亮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骗过来的。如果用了借,那一定要还的,而事实上诸葛亮并未还箭给曹操。”这些具有深层次的问题,老师真的不好立即回答。碰到這种情况,教师可以暂时存疑,等待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后再总结或解答,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利用课外时间去找资料解决。这样延时存疑能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思考的兴趣。

诸如这样的质疑,不光可安排在课内,也可安排在课外。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课后可以让他们写写学习反思,坚持每天提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写在自己的“每日一问”笔记本上,教师要及时检查讲评。

猜你喜欢

引号矛盾课题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引号的用法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咕咚”为什么加引号?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引号和书名号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