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爱心构建和谐,用智慧创造高效

2015-06-10王强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爱心智慧思维

王强

摘要:“思维对话”这种教学形态就是爱和智慧的融合,是和谐高效的纽带,爱是融合剂,智慧是过程的链条。

关键词:爱心;和谐;智慧;高效;理解;尊重;民主;平等;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5.1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思想,一种理想的课堂形态,理论上立意高远,实践上明确可行,体现了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向,对于小学的课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构建和谐高效的小学课堂,也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新型的教学课堂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转化,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突出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思维碰撞和情感交流,达到“和谐共振”的效果。那么,在小学课堂中,如何实现和谐高效,突出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我认为,所谓“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就是“用爱心构建和谐,用智慧创造高效”,而“思维对话”这种教学形态就是爱和智慧的融合,是和谐高效的纽带,爱是融合剂,智慧是过程的链条。

一、 用爱心构建和谐

没有爱心的浇灌就不可能有和谐的状态;没有和谐的状态,也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也就是说,只有用爱心才能构建起和谐的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爱是理解和尊重

理解和尊重是构建和谐的基础。“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理解是尊重的前提,深刻的理解是充分尊重的开始”。对此,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也让我充分认识到理解和尊重的重要性。爱学生就要理解、尊重学生。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更需要理解、尊重。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不仅表现在分享学生成功后的喜悦,更表现在分担他们失意后的苦恼;不仅要知道他们在顺境中的畅快,更要体味他们在逆境里的挣扎;不仅赞赏他们良好的品行,也要允许他们犯低级的错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尚且如此,何况是我们的学生呢!

(二)爱是民主和平等

民主和平等是和谐的保障。教师逐步由“课堂的独裁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为自己的学习负责。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生的学习,这是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爱学生的具体体现。苏霍母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然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享受到热烈的、和谐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教学上得到进步和提高,让数学教学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三)爱是关怀和关注

关怀和关注是和谐的关键。“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课堂建设的抽样调查问题分析中提到了课堂教学中人文关怀境界不高的三种表现是:缺失人文关怀;个别关照不够;“场”效应不够。也就是说,在课堂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有些教师缺失了对个性的指导与呵护,即使有人文的关怀也仅仅呈现为教师对个体的传递状态,还没有扩展、上升为生命群体之间相互的理解、尊重、关怀和交融的境界,没有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唤醒和激活生命意识的“场”。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始终如一地关怀和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才能真正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不是一个整齐而同步的简单过程,它是一个体现着生命美丽、倾注着生命期待、投射着生命尊严、蕴含着生命活力的意义的生长过程。因此,给学之差异以高度的关注和照顾,做到因差异而教,有差异地教,为差异而教,才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所在,才是教学活动的生动所在。”

和谐既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又是课堂教学的理想追求。爱是和谐的旋律,唯有爱能架起生命对生命呼唤、心灵对心灵沟通、人性对人性理解的桥梁;也唯有爱才能够建立起师生关系的和谐,认知与情感道德关系的和谐,以及教与学关系的和谐。

二、用智慧创造高效

如果说爱改造的是学生,完善的是教师,那么,智慧改造的是教师,而完善的却是学生。因为在用爱心构建和谐的过程中,教师提升的是自己的人格魅力,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完成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认可;而教师在运用智慧的同时,提升的是自己的教学行为,用自己的教学行为尽可能地去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達到教学过程的高效。

(一) 勇于改革是一种智慧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课堂提倡的“两主”课堂教学,实质是一次由教学思想到教学实践的大改革。这种改革让教师实现了四种观念的转变,即“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教育主体观的转变;“知识中心”到“能力中心”的教育质量观的转变;“教学生学会”到“教学生会学”的教育方法的转变;“课堂中心”到“活动中心”的学生发展观的转变。这种改革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学生主体地位意识淡薄,学生主动发展受压抑,学生缺乏创造意识和创新行为的弊端。不能不说,这种改革大大提升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是一种大智慧。教学思想的改革如此,那么,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的改革又何尝不是呢?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应该从勇于改革入手。

(二) 勇于质疑是一种智慧

“学则须疑”,教亦如此。如果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没有一点怀疑的精神,又谈何改革呢?正是因为有了对原有教育目的的质疑,才有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也正是因为有了对“满堂灌”课堂模式的质疑,才有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诞生。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目睹了数学教学实验、研究及实践的过程。由此可见,勇于质疑是一种可贵的教育智慧。

(三)勇于创新是一种智慧

没有创新,教育就不能发展;没有创新,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思维对话”。“思维对话”教学本质观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创新与实践的过程。这个创新是在研究前人理论实践的基础上的创新。其中分析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道德认知本位观”,以罗杰斯为代表的“情感体验本位观”和以杜威为代表的“发展思维本位观”。通过对三种教学本质观的呈现与分析,去伪存真,创造性地提出了我们的“思维对话教学本质观”。它强调学与教并重,情感与思维并重,结果与过程并重,效率与效益并重。正是这种在前人基础上的创新,才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教育理论与指导。勇于创新是最高的教育智慧。

爱心能构建和谐,智慧能创造高效。其实,爱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形态的智慧呢?爱即智慧,有爱才能产生智慧。相信这种智慧一定会变成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依据和教学行为,引领我们创造和谐高效的课堂,开辟和谐高效课堂的新天地。

猜你喜欢

爱心智慧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爱心树(下)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