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5-06-10李焕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读题课外课外阅读

李焕平

摘要 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这个现代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数学阅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教师应以身作则;再次注意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另外还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具体引导。

关键词 数学阅读 数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6

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我们常常听到老师们抱怨:“唉,这么简单的题目怎么也会做错呢!真是太粗心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出现这么多不应该的错误呢?通过观察,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做题时,还没等把题讀完,就根据平时的做题经验草草把题目完成了。比如在做填空题“计算68-(23+18)时,应先算( )法,后算( )法”时,学生刚读到“计算68-(23+18)时,应先算( )”时就匆匆地填上“23+18”,从而导致了错误。又或者因为阅读能力差,在读题的过程中,添字、漏字,不注意关键性词,从而影响审题,导致理解不到位,出现解题困难,而当老师将题目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这些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我认为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差。

数学阅读是指学生个体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调动潜在的思维灵性,通过阅读数学教材、教师呈现的文字信息和图片音像资料、学生积累的素材及课外数学读物等相关材料,用数学的方法和观点来认知、理解、汲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数学是一种语言,并且已经成为了所有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的工具和语言。这种语言是慎重地、有意地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更有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这便是数学阅读的由来。

那么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

一、激发数学阅读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讲:“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要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教师首先要呈现给学生内容丰富、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的数学阅读资源。这样的资源可以是数学教材,数学家探索数学规律中所发生的有趣故事、数学谜语、课外数学材料等。其次阅读形式要多样。比如带着问题阅读,举行朗读比赛,编写数学小故事、做数学手抄报、小组合作阅读等。

二、 教师要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

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多模仿成分,比如言行、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因此教师的示范阅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阅读方式。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通过教师阅读的示范作用,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影响。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总是习惯性的把题目出示出来,然后指名读题或者自己直接泛读一遍,紧接着就开始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话,又怎么能期待学生认真读题呢?不认真读题又怎么能理解题意?老师不能因为自己已充分理解了就认为学生也理解了。如果老师在每次读题时能读两遍、三遍,指导学生来阅读,那么学生对阅读也会更加关注。

三、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

课内阅读主要是教科书的阅读,以读图、读符号、读概念、读要求、读应用问题为主。课内阅读有时只涉及到一部分或一个方面,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引导他们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体会“用数学”的重要性,促进再阅读。因此课内、课外阅读要相结合。比如学了年、月、日之后,让学生回家搜集关于历法的知识、查看万年历等。另外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有效的数学课外阅读材料,如《数学史》、《趣味数学》、《小学生数学报》、《快乐数学》等课外数学读物及数学学习指导读物,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数学阅读中,提高数学阅读能力。课外阅读应以游戏为主,不带任何任务,自由的阅读、自在的游戏。

四、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

(一)引导学生有目的的阅读

在阅读前,老师先提出阅读的要求,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读,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有了阅读目的后,就会带着问题去阅读,有意识地在阅读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这样训练,学生就会慢慢地形成“在阅读过程中思考”的良好习惯。例如:在教学低年级的排列组合时,我先出示要求:认真读游戏规则,回答以下问题:

1、用哪些数组数?

2、要组成几位数?

3、“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说说。

4、“能组成几个”是什么意思?

然后出示游戏规则:

用1和2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把组成的两位数写出来。

我相信当学生通过阅读弄明白了这几个问题后,本题也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二)引导学生咬文嚼字

数学阅读要认真细致,必须精确到每个字、每个符号。因此教师在指导阅读时,要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利用语文阅读中的“找主干”、“缩句”等方法,精简出数学知识或问题的精髓,进而运用逻辑思维推理出知识或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学中老师可以先让学生用“圈一圈,点一点、划一划”等方式圈出关键字、词、句,然后再引导学生准确、透彻地理解它们。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于学生阅读应用题、概念、法则、公式理解题等。小学数学中常用的关键字、词、句有“各”、“分别”、“占”、“相当于”、“一共”、“剩下”、“飞走了”、“又来了”等。例如教学“2路公共汽车上原来有34人,到站后下去了12人,同时又上来了20人,公共汽车上现在有多少人?”这道题时,我先让学生圈出“下去”、“上来”、“现在”三个词,然后让学生结合情境说说三个词的意思,这样学生再列算式就很容易了。

(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数学语言的精炼、抽象和理解能力的薄弱在客观上增加了学生阅读的难度。而操作是学生手和脑的协同活动,能帮助孩子直观的理解文字,提高阅读能力。比如解决“把12根小棒能平均分成几份?写出算式。”这个问题时先让学生拿小棒摆摆,或者画一画,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根据摆出或画出的直观图就可以容易的写出算式,并能把各种可能有顺序的找出来。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文本信息时,就能自然地手脑并用,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四)引导学生加工材料

老师在指导学生数学阅读时,要经常有意识地设置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开展自我启发思维,对教材提供的“原材料”主动进行“加工”,而自我构建起实质意义上的、非人为给予的数学知识“产品”。

总之,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只有在学生的主观意识中播下数学阅读的种子,才能使数学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慧敏.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N].课改前沿, 2012-08-01.

[2] 刘天恩.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J].新课改视角, 2012,(19):86.

猜你喜欢

读题课外课外阅读
心爱的读题猫
小学低段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小学生数学读题漏词现象分析
“读题时代”报纸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