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2015-06-10巩淑彦
巩淑彦
语文教學要依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充分利用教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启发学生想象,设计出适合学生阅读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就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一、把握教材激发兴趣
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愿意读、喜欢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样,他们才能一步步进入文中的美好的境界,陶冶性情,明辨事理,从而提升其人文素质。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低年级学生对直观事物感兴趣、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穿插一些活动,如唱歌、画画、表演等。这样阅读教学不枯燥、不单调,富有新意和动感,使学生注意力、阅读时间有效地延长,从而享受阅读带来的知识与快乐。
1.以唱为导
如教《王二小》一课,学生对王二小这个人物并不了解但《歌唱二小放牛郎》多数学生却能哼唱,为使学生了解王二小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上课一开始,先介绍王二的事迹,并让学生听录音跟唱这首歌,那委婉动听的乐曲仿佛把学生带到了从前,他们很容易进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情境,在阅读和深入分析之后,再以这首歌的演唱结束代写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课堂教学,在优美的旋律中升华学生情感,使其受到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教育。
2.以画促说
如教《月亮湾》一课,课前,布置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家乡的景色,了解家乡的变化,让学生把最有特色的景物画下来以介绍给同学们。在充分准备之后,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所画的一望无际的竹海、造型各异的茶壶、山清水秀的小镇,新颖别致的建筑……都会激起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有了这一番理解,再对《月亮湾》进行分析指导,使学生认识到作者心中的月亮湾就是每个人心中美丽家乡的缩影和象征,是珍藏在心中的家乡最美的一幅图画,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它总能牵动你的思乡之情,让你永生难忘。
3.以演助读
低年级学生因情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对课文的意境总有隔了一层的感觉。如何让学生进入其境,悟出其中的道理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之后进行分角色表演。让学生充分理解角色的思想情感和心理活动,在欢快的气氛中感悟文章的深意,如《狼和小羊》课文情节生动,故事性强,角色形象鲜明。教师可以分配学生分别扮演狼和小羊,在对话中引导学生思考“狼”那样强权逻辑的无理,弱小的仅仅顺从是没有出路的,要用智慧和能力保护自己,对付敌人。
4.以仿代练
教材上的课文都是精选出来的文章,它是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范本,要让学生吸收其精华提高自己的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仿写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仿照课文中的意境、语言进行写作练习,可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对原文又会有更深的理解。如教《雨点》让学生仿写,“雨点落在窗户上,在窗户上奏乐;雨点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代写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跳舞。”这样的语言,童趣横生。学生仿照此例,写花、写草、写房子,写得情趣盎然,新颖、别致。
二、恰当引导,启发想象
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阅读有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美。在阅读中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丰富的联想中,扩大阅读视野,加深对事物的理解,获得无尽的美感。
1.在“看”中启发想象
丰富的表象是创造想象的必要条件,我们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感知材料,如实物、图片、动画等,让学生学会观察,为想象积累丰富的素材。如教《云房子》一课,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云,启发学生,说说它们像什么,小鸟会怎样想、怎样做、它们叽叽喳喳会说些什么。教《美丽的丹顶鹤》时,可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丹顶鹤的样子及活动。在对丹顶鹤美丽的色彩、修长的形体,高雅的姿态有了直观的印象之后。想象它和神仙一起飞翔的景象,想象它在黄海之滨无忧无虑生活的情景,并用绘声绘色的朗读传情达意,在想象中激发了学生创造美的热情。
2.在“听”中启发想象
听优美的文章、美妙的音乐,在头脑中幻化人物景物的图像,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加深对作品的感受。教《江南》一课时,可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边听边想象江南池塘里荷花盛开、采莲姑娘坐着小舟徜徉其中、成群的鱼儿在莲叶间穿梭往来、欢快嬉戏的情景。学生们陶醉其中,不仅理解了儿歌,更获得了美的享受。文章再也不是干巴巴的几行文字,而是充溢着诗情画意。让学生感觉生活也如此美妙。
3.在“读”中启发想象
朗读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有感情地朗读可以挖掘出文章中的丰富内涵,可以激发情感,将内心的理解外化,并起到对文章的升华作用。在教《水乡歌》一课时,可以通过师生间创造性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水乡之美,处处绿水荡清波,船只飘满湖面飘满河,水乡之歌装满一箩又一箩的美丽景象。通过朗读,使人向往之情油然而生,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4、定期交流,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可定期(每月一次)举行课外阅读心得交流会。要求学生写出心得体会,在会上交流,在交流中增长知识,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
交流的方式很多。可组织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阅读同一作品,读后谈各自的体会,从而分辨出读书的层次。如课外阅读小说《西游记》,让学生在交流会上分析唐僧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是软弱还是坚强。学生们有了阅读的基础,辩论起来十分激烈,畅所欲言。也可请个别学生介绍自己近期课外阅读文学作品的故事梗概或人物性格特征,以吸引其他同学去阅读。此外,布置学生在读书笔记中记下课外阅读的体会,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去创作,写些小小说或诗歌等。这对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和巩固都是大有益处的。
三、培养习惯,智慧评价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应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低年级学生不同于中高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是较差的。学生心理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往往外在的鼓励与肯定,能激发他们兴趣,形成巨大的推动力,从而促使他们形成自信心、责任感、自觉性和坚韧性。鼓励与评价要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使学生最终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