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中“问题导学”的艺术
2015-06-10胡丽荣
胡丽荣
没有问题的课堂不是一堂好课,问题是师生互动的桥梁,启发学生思维的关键,所以课堂提问并不是生硬设计几个问题就可以了,我们要把课堂提问看成学生学习的动力,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中,并且通过学习不断的再生成问题。所以,在课堂中注意提问的艺术性,精心设计,把握设疑时机和解疑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设计问题的艺术
问题导学中的问题的设计不仅要紧扣教学目标,问题的提出也要做到恰到好处,问题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提出都需要上课的教师课前精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启发学生思考,自主探究,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1.1 以问题导入,确定教學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课堂导入是至关重要。例如在讲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时,我们可以这样导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那么,红杏为什么会出墙?学习本节课后就可以解答这个问题,这种吊胃口式的开场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激发了进一步探究欲望。在讲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可设疑:为什么煮熟的馒头变得松软?如何酿酒?酿酒过程中先出水还是先出酒?这样的问题会使学生出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为学习相关的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以问题为核心,,攻破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问题导学是以问题为核心,巧妙设疑是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要注意提问的有效性,我们要在突出重点和难点处设疑,把一节课所学的重点、难点创设若干个小问题,一层一层地,像剥竹笋一样,让重点呈现出来。例如:在讲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时可这样设计问题:1、农民播种时把种子随意地播撒在土壤中,它们方向并不是固定的那么长出来的植株也是东倒西歪的吗?(不是)2、植株到底怎样生长呢?(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3、为什么会出现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这体现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什么特征?这样的问题串一层层递进,让学生的思维连贯起来,逐层深入地思考并得出结论: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灵敏度不同。本堂课的重点也突显出来。
1.3 以问题过渡,搭建知识桥梁,让学生轻松地接受新知识
在过渡处设疑,不仅能对教学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例如:在《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的讲授中,主要内容是细胞核的功能和细胞核的结构两部分知识。无论我们先讲哪部分,都会让学生花费很多精力,这时学生已比较疲劳。如果我们生硬的再搬出下一个知识点,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若我们以一个问题过渡: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细胞核的哪些结构决定了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呢?这样使已生成的知识与新知识联系更自然,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的探究。
1.4 以问题结尾,制造悬念,勾起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向往
生物教材中,很多知识点一节课讲不完,需要下节课才能完成。生物每周开课不多,等到下一节课讲的时候有很多学生已经忘记了。在讲生物的变异时,以这样一个问题来衔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两节课的内容:一个美女对萧伯纳说:“如果我们结婚,生的孩子一定像你一样聪明,像我一样漂亮。”萧伯纳却说:“如果生的孩子像你一样愚蠢,像我一样丑,那该怎么办呢?”这时,老师接着问:“同学们,你认为他们的孩子长的咋样呢?”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解答的问题。
2.解决问题的艺术
2.1 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平等的师生互动对话平台
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在解决问题时没有绝对的教师权威,我们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答案,即使是错误的答案,我们也不能马上否定。学生的答案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得出来的,若教师简单的予以否定,或急于给出正确的答案,会让学生很失望,很难让学生信服你,同时对问题也未理解透,这时,如果我们尊重学生,顺着学生的错误思路,提出问题,诱导分析让学生自己悟出错误所在,学生就会迷途知返,对该部分的知识理解更加深入透彻。例如: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分裂产生几种精细胞?很多学生回答“4种”,这时,我们将计就计继续问: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2个精子基因型相同吗?(相同)既然能产生4种精细胞,那么这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几个精细胞?学生就茫然了,“8个”显然不可能,这时学生就恍然醒悟,得出正确答案也是水到渠成。
2.2 以教师为牵引,达成师生有效合作学习平台
解决课堂提问,并不是只是停留在教师问,学生答的这种一问一答的“满堂问”的教学模式。对于任何问题教师都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先给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探究。教师要做的先去倾听,教师要敏锐的捕捉回答问题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和表扬,接着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适时的点拨、暗示,在学生想回答又回答不上,回答了又与答案有偏离的情况下教师及时引导给出正确答案。这时学生就会舒一口气,眼前呈现“柳暗花明”的景象。同时让学生更加信服你,师生的关系也更加融洽。
3.问题导学的实践成效
3.1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问题导学”对指导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是非常有帮助的,在课堂中学生相互讨论,相互争辩,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成为独立的、有个性的学习主体。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自主发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学习状态。使学生自学的能力大大增强。
3.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导学”式教学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充分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的答案捧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探索问题的答案。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无形中培养和锻炼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3.3提高了教学效果
问题导学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转化问题,这样增强了教师教学的目标性,让学生沉浸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并积极去争论、发现、领会,实现知识与技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较高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