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新课程实验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5-06-10陈俊伟
陈俊伟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为重点。实验教学有着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当抓住实验中主要环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 实验探究
生物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自然科学,生物实验教学在中学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等多种实验教学形式的开展极大的促进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但从总体上看,教师进行生物实验教学的观念还相对滞后,距离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并进行交流的比例较小,相当一部分教师仍将“讲实验”当作重要的方法,这些都是与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不相符合。如何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1.在实验课的教学中,营造创新环境,培养科学探究兴趣
传统的实验教学是教师把书本上的方法、步骤、结论先教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去进行一个验证性的实验,这样,学生完全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不能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实验过程中,发现不了问题,实验方法没有改进,知识没有创新,培养的学生应变能力差。所以在实验课的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兴趣的培养。
培养科学探究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利用洋葱表皮“觀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撕取洋葱表皮很难做好,直接影响到了观察效果。此时,我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改进实验方法。几番试验下来,学生们发现取一片鳞片叶,由里向外掰,就能撕出一层薄皮,这样获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这个小小的技巧,由于是学生自己摸索出来的,他们兴趣高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
2.实验课上适时引导,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挥出他们的主体参与功能,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在解决生物问题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 、利用不同实验材料来进行实验以此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实验材料一定要用洋葱的根尖?能否用大蒜或葱的根尖代替?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应该鼓励其探索精神,启发并引导他们去探究。老师建议学生可以用不同植物的根尖同时进行实验,探究那种植物的根尖最适合观察有丝分裂,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回家后培养了大蒜、葱的根。通过实验比较,学生发现这些根尖同样也能观察到细胞的有丝分裂,但用洋葱的根尖实验效果最好,观察最清。
实验结束后,学生往往会得出一些与书本上不同的结果。而多数学生一般都会对此置之不理,而把书本上的正确结论写上实验报告。教师应鼓励学生针对实验结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想一想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实验失败的原因,是否有改进的方法。并且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要耐心细致的帮助分析解答,不要指责学生操作方法上的差异。如在做“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某同学按照要求在甲乙两试管内各注入2毫升馒头碎末,然后在甲试管内加2毫升清水,乙试管内加2毫升唾液,将两试管振荡并放置于37℃温水浴10分钟后分别滴入两滴碘酒,观察两试管内的颜色变化,发现两试管均变蓝,没有很大差别,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发现是由于实验中“震荡”这个环节出现了问题,由于没有经过充分的震荡摇匀,试管底部的淀粉没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所以加入碘液以后变成了蓝色,产生了错误的结果。
3.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实验一般可分为技能型、验证型、探究型。生物教材中的部分实验是验证型的,而探究型实验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上实验课时,可改验证型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例如“观察细胞中叶绿体”的实验中,先讲述叶绿体的形态及细胞质的流动,然后安排实验加以验证。不妨先由学生实验观察,去探究发现叶绿体的形态及细胞质的动态。这似乎是仅仅将讲课与实验的顺序颠倒,但实质是将验证性实验变为了探究性实验。学生亲自参与了知识的建构过程,其心理体验是前者无法相比的。设计探究实验是发现与创新的手段。如果教师本身缺乏创新精神,必然是先讲授知识,然后按要求通过实验来验证其正确性。这种做法将造成学生认识过程的思维定势,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这样的验证实验必须加以改变。实验中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让成功的体验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提高他们的探究、创新、实践能力。
4.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科学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实验的主要目标应体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方法和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养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所以对一些探究性实验,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程序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多准备一些探究材料,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给学生以提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如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时,有同学认为可以用过氧化氢酶作为实验材料,有些同学认为,过氧化氢酶催化的底物是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加热会分解,影响实验结果,不宜将过氧化氢酶作为研究材料。老师对这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方案要给予足够重视和适当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实践证明,在实验课上大多数学生始终都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因而教师在指导实验时,既要明确实验教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又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5.在实验中分组合作,激发小组团队的合作探究潜能
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合作为基本形式,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在互助情境中探究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式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形式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合作学习旨在集体探究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在优势互补中促使个体对问题的理解更加丰富、全面,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且在合作过程中,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合作精神都应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培养加强。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形式,也体
教学中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内实训室,如组织学生到语音实训室集体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在校外实训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学校周边的条件,为学生创建校外实践基地。例如教师可以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取得联系,让其为学生的英语实训提供平台。如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联系周边的酒店、旅行社等单位,让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英语实践岗位,锻炼学生的行业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四)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助推学生行业英语能力的提升
师资队伍的建设质量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行业英语的培养效果。传统的教学理念仍旧存在很多高职英语教师的脑海中,在今天的课堂上,仍旧可以发现注重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全面发展学生来说存在很多弊端。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创新建设,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势在必行。通过实践证明,职业院校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精深的英语专业知识,还需要具有创新教学、实践教学的能力。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并定期深入基层企业进行学习和锻炼,了解最新的市场信息,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而在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英语能力为特色,不仅传授学生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学科间的知识渗透,让学生能够学活知识,以满足企业岗位需求。此外教师也要抓住继续深造的机会,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考取翻译、商务师、导游等职业的资格证,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与教学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职业技术院校英语教学的发展要求。
结语:综上所述,传统的职业技术院校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行业英语能力为导向,改革院校英语教学现状是提升学生行业能力的重要措施,我们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要深刻意识到自身的职责,坚持创新,坚持教学改革,努力提升学生的行业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艾龙.浅析职业技术院校英语教学创新[J].新西部(理论版).2013(24)
[2]贾成莉.新形势下职业院校英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2(11)
[3]龚春芬.行业英语的发展与高职大学英语合作教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2(03)
2015年度校级预立课题: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行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课题序号2015Y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