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利用研究性学习资源浅探
2015-06-10张孝文
张孝文
【摘要】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资源包括对课程标准、教科书文字史料、历史图片、网络资源、图书馆、社区资源等因素的开发和利用。中学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给沉闷的历史教育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历史教学从一定程度上摆脱困境指明了前进和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研究性学习资源 乡土历史
教学资源是教学中有利于教学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也包括一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老师综合修养、教学模式的因素。对这些因素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可以促进我们的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为创造有活力的课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关键作用。具体到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合理利用研究性学习资源,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完成呢?
一、发现教学资源,建构知识模型
在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知识最直接的资源,是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内容,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教材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首要任务。现实生活中,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在学生认知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校本资源不仅包括具有不同知识渊博、爱好广泛的教师,还包括图书室、资料室、文化长廊等校园环境设施。其他课程资源包括录像、实物、各种光盘资料等,也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使课本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二、搜集学习资料,进行研究学习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搜集生活中与学习有关的一些资料,为组织学生的自主探索作准备。学校以外的社会资源更为丰富多彩,历史博物馆、名人故居,都是直观形象的,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在广阔的天地中学习历史,了解历史。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游览、参观、访问。计算机多媒体资源能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的领域,弥补了图书馆资料的不足及影视信息的片面。教师要利用周围的环境和所见所闻,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现历史问题,帮助学生应用课堂上学到的历史知识,解决一些疑问。例如,对明清时期的衣食住行的习俗和现代的衣食住行相比较有哪些变化,可以通过调查自己的长辈,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找到答案。教学设计层次清楚,梯度适当,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生活素材的積累,成了建构知识大厦的根基。教师的指导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在学校,我充分利用兴趣学习小组,给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利用学校的文化长廊、展室等,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得到提高。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资源可以利用广播、影视节目、视频等网络资源、也可以利用报刊杂志等信息资源。一旦播出与教材中相关内容的影视节目,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真实,如闭关锁国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对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如何看待五四精神等。各种资源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还利于学生保持对历史知识较强的探索动机和学习欲望。
三、利用乡土历史,激发学生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尝试把身边的乡土历史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探究性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网上学习环境和鲜活、生动的真实生活的感受,学生身临其境,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将身边资源与探索历史知识本质相结合,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在与乡土历史联系的学习中,学生们将更加贴近历史,真切的感受历史,学习的兴趣会大大提升。乡土历史所涉及的内容,是以学生生活生长为载体的,学生最熟悉的社会环境,就是自己的家乡,人人对于家乡的古老传说、历史故事、风俗习惯以及名胜古迹都有着深厚的情感,渗透乡土文化的相关知识可以大大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四、将资源用于实践,进行情感教育
学生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历史源于发展,又用于学习”的道理。真正感悟到历史知识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才会显示其价值,才能真实地展示学习的魅力。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中,对战争的原因,有学生们认为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致使国家任人宰割,受外国的侵略,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仍有未尽之感,能不能让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呢?接着我说:“现在我们国家还受人侵略吗?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积极发言,指出我国已经强大起来,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举例,中国已屹立于民族之林,别国不敢小看。从历史联系现实,不仅学到历史知识,更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让学生找到了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方法,也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效果事半功倍。学生也可在学习中自己制作图表、教具,如绘制“大事年表表”,制作“竹简”、放制“商鼎”等,动手操作的过程也是研究学习的过程,更能激发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培养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分析、利用历史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和非能力因素的发展。
厚重的历史,为我们的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份文化瑰宝,需要我们学历史、教历史的人去思考和努力。因此,我认为教师必须从日常生活开始,积累各种材料,用真实可信的资料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习惯。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我们倾注更多的心血,每一位教师都应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把教学同生活实践恰当结合,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提高人文素质,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良好的情感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