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好小学思想品德
2015-06-10赵淑清
赵淑清
一、正确认识思想品德
个人理解:品德包括:1、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内容;2精神文明:崇文尚德、包容开明、务实创新、和谐奋进等诸多内容。3、做一个文明人要做到“十要” 要遵纪守法、 要勤奋学习、 要诚实守信、要勤劳俭朴、 要爱护公物、要团结互助、要礼貌待人、 要尊师重教、 要尊老爱幼、要讲究卫生 ; “八不要”: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倒、 不乱贴乱画、不损坏公物 、不赌博迷信 、不聚众闹事、不妨碍交通、不谩骂争吵等; 4、要学会文明礼貌用语.。
学会做人做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人只不过是匆匆过客,活得重如泰山,还是轻于鸿毛,这是我们必须想明白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 在做人、做事二者中,首先要学会做人。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民族精英,为我们学做人树起了一面面光輝旗帜。如: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之情;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爱民之心;雷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格;焦裕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这些典范人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做人首先要做一个真实坦诚的人。诚信和坦率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最好的方法就是说话开诚布公、直截坦率、推心置腹。所以,真实坦诚地待人,真诚直率地为人处世,是我们做人的选择。要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人生在世,只有把自己这个“人”字写端正了,才会有服众的底气和被尊敬的资格。要做一个宽厚善良的人。宽厚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们常说,比天空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别人,做人要学会与人为善,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包容,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二、正确认识小学《品德》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小学《品德》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具体教学中要注意教育教学的方法
比如可以试行以下有效方法:
一、角色扮演 引发共鸣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
二、组织辩论 深化明理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针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三、开展实践 知行结合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