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荧屏“先生”
2015-06-10祝媛莉
祝媛莉
电视承载各种文化形式,将教师请上电视“讲课”可谓之文化教育类节目,2015年的荧屏绽放教师风采,《我是先生》《超级老师》等几档由教师为人物主线的电视节目引发关注,而如何将此类小众范畴的节目,用电视化手段更好地呈现,寓教于乐符合大众口味,是电视人面对的一道难题。
师者登“舞台”
2001年,随着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创办,《百家讲坛》应运而生。最初《百家讲坛》定位于“聚集知识精英,共享教育资源,传播现代文化,张扬科学与人文精神”,成就了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周汝昌,叶嘉莹等学术大家,名人名师在荧屏开讲,他们的演讲“飞入”寻常百姓家。
立意很高,节目收视却并不理想,大家们的学术精华似乎很难落地,历经数位制片人改版,调整,《百家讲坛》几经起伏,曾从曲高和寡走向风靡一时,时下影响力虽不可同日而语,这个舞台捧红的“学术明星”如易中天,于丹,纪连海,王立群,袁腾飞等至今为人熟知,他们的师者形象深入人心。
尽管教师这一职业群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与电视媒体的直接碰撞并不多。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电视与教师的结合变得更顺其自然,电视化的传播手段将教师由讲台推向了电视舞台。
山东卫视节目《我是先生》“是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领导的直接关怀和指导下,积极响应总局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联合唯众传媒共同打造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于今年第三季度推出,秉承“有先生,中国强”的理念,汇聚人气名师,展示当代师者风范。
唯众传媒创始人,总裁杨晖介绍,节目自2015年2月起便进入策划、讨论阶段,海选遍及19省,22个城市及中国台湾地区,实地走访学校机构74所,筛选选手近万人,对千余位“候选先生”进行严格甄选,以期找出最能代表“师者风范”的“大先生”呈现给广大的电视观众。
另一档节目《超级老师》也以展示教师魅力为主题,由陕西广播电视台和上海五岸传播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制作。该节目采用PK赛制,通过选手7分钟教学展示+嘉宾点评+观众点赞的形式最终选出10名优秀老师。
这两档节目的差别首先表现在赛制上,《我是先生》不设淘汰赛,且“先生”的展示类似演讲脱口秀,讲课的风格特色与个人魅力于演讲,教学技艺展示中自然流露:《超级老师》的7分钟展示则更像一堂浓缩的公开课,老师的授课技巧,才学特质各有千秋。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除了传授知识,启人心智,还解惑答疑,为人指导点拨。10月25日,一档由8位培训界名师参与的真人秀《华人名师盛典》将于CCTV证券资讯频道开播。该节目将目标受众对准中小企业主和创客,差异化地将视角落在培训师身上,每期邀其中4位导师和从上千名企业主中选出的有代表性的两名针对企业实际问题进行探讨。
“节目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呈现,名师给困境中的企业主以指点。”节目制作方之一锒飞集团董事长丁耀飞谈到节目创办初衷时表示,《华人名师盛典》集中业界培训名师资源,为企业主出谋划策,根据企业需求量体裁衣,较之《我是先生》《超级老师》更具功能性。因此对培训师的选择标准比较严格,导师必须在企业培训业有8年以上资历,培训人数达上千万,涉及领域涵盖投融资、众筹、领导力、营销、领袖力演说、口才等多个方面。
讲课的电视化“改造”
电视是大众化媒体,中等及以下文化水平的观众占收视人口结构的绝大比例,高大上的精英文化与之结合多少会有点水土不服,这也是最初《百家讲坛》曾一度低迷的原因。
尼尔·波茨曼29年前在《娱乐至死》中预言过大众媒体与教育、文化内容的不可调和性,“思考无法在电视上得到很好的表现,这一点电视导演们很久以前就发现了。在思考过程中,观众没有东西可看。”在哀叹的同时,波茨曼也表明, “思考不是表演艺术,而电视需要的是表演艺术。”
因此,教师类“清谈”节目必须经过电视化改造,用电视语言多元表达,满足受众视觉、听觉、互动等多层次的感官体验,仅停留在讲课上显然不够。
2004年,《百家讲坛》第一次改版,首先就是在选题和主讲人表达方式上进行通俗化改革,并在叙述中借鉴传统评书留伏笔,设悬念,此外,过去一位名师大家只做一期演讲,虽有丁肇中,霍金等学术大咖加盟,但很难建立观众的忠诚度和黏性,因此后续改为一位主讲人做系列演讲,改版后,清史专家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一经播出大受欢迎,被认为“开启了《百家讲坛》起死回生的进程”。
自此,《百家讲坛》形式上不再单纯地“讲”,而是引入视频短片,图片等呈现手段,比如易中天“品三国”系列中,甚至用了三国游戏中的人物形象来介绍历史人物故事,令众多年轻观众倍感亲切。
随着传媒环境不断变化,《百家讲坛》的生存境况变得不容乐观,当初的改版在当时效果比较明显,但面对新型的电视制作技术和表现手法,这档老牌名师演讲类节目还需与时俱进的创新,以迎合市场需求和观众喜爱,据《百家讲坛》现任制作人那尔苏透露,节目将与央视科教频道一起进行新一轮节目改版和调整,目前正在策划改版方案,但不方便透露细节,未来节目样态明年初或将清晰。
與之相比,今年的新节目《我是先生》和《超级老师》更贴近当下的综艺节目形态,当谈到节目如何适应大众口味,做好寓教于乐时,两档节目的制作方都给出了一个思路一真人秀的制作手法,
陕西卫视《超级老师》节目负责人告诉《综艺报》,节目初创阶段将其定位为面向家长或孩子的一档教育类节目,随后考虑应面向全受众人群,就确定了教育类真人秀的节目形式,“就像《超级演说家》选手是来自各行业的演讲达人,无非《超级老师》核心是老师而已。”
制作上,《超级老师》在赛制、选手故事、舞美、后期等方面均按照真人秀的大致特点设计,广泛吸纳具有真人秀制作经验的团队,有《中国梦之声》《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等团队人员加入制作班底。
不同于《超级老师》,《我是先生》不能完全归类于真人秀,而更像教师垂直分类题材的演讲类文化节目,节目形态是演讲的模式,又融合了真人秀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演講内容不仅包含教学展示,还有跟教学有关的故事,个人技艺展示,并与三位嘉宾组成的“好学团”进行互动,再通过大屏幕、视频等常见的电视表达手段展现教学现场,增强可视性和代入感。
杨晖介绍,《我是先生》特别设计了一种由“先生”与“说书人”“好学团”形成的荧屏“铁三角”关系,创新性地引入说书人的模式开场,是对传统电视节目结构的解构。
曾制作《开讲啦》《青年中国说》等演讲类节目,经验丰富的唯众传媒对演讲类题材驾轻就熟。《我是先生》虑到观众接受度,选题更贴近生活,贴近事实,台湾地区发生粉尘爆炸事件后,台湾东吴大学的物理学教授陈秋民就在节目中用最普通的生活道具现场还原了“粉尘爆炸”的物理原理,给“理盲”普及了安全知识,表现手法上用通俗有趣的形式展示晦涩高深的学科。解剖学。课神。李哲用片烤鸭的方式让观众幽默领会神秘的解剖学奥秘,让人耳目一新。
“演课”和演讲的平衡
对于学术演讲类节目如何缔造影响力赢得观众喜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勇认为,在众多因素中,主讲人极为浓缩的演讲内容才是重中之重,他曾对比过《百家讲坛》与凤凰卫视颇受欢迎的《世纪大讲堂》两档节目,认为后者成功的关键在于该栏目对学术的理解和相关传播理念与《百家讲坛》大相径庭。“《百家讲坛》是讲故事,卖的是悬念,电视化手段也为悬念服务,与专家本人的思想无关;而《世纪大讲堂》的生命就是思想性,卖的是独家观点。”
在传播理念上,《世纪大讲堂》基本上坚持的还是。以传者为中心。的思想,《百家讲坛》以受者为中心,赵勇的观点是,有什么的传者就有什么样的受众,学术电视应用思想和内容影响受众。
与赵勇的观点类似,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王长潇认为电视是一个娱乐场,虽然可以借助老师授课这样的形式外壳做节目,但和真正的课堂教学和教师形象没有直接关系。
王长潇反对用电视化手段过度包装和娱乐化节目。“学习是严肃的,是一个付出精力和辛勤劳动的过程,过度娱乐就冲淡了讲课的主体,我觉得还要遵循内容为王的准则,首先保证讲课的内容要好,观众听后可以有所提升,而不是只存留有趣的记忆碎片和简单的娱乐。”王长潇比较推崇TED模式,认为其充分将电视和内容元素相结合,演讲精彩,话题集中,表达方式很吸引人,并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电视包装。
杨晖也坦言,制作《我是先生》这类教育演讲类节目要将原汁原味的教学和舞台呈现很好地平衡非常困难,如果能够做到,基本就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我们的做法是顺势而为,因势随形。其实讲台上和舞台上的老师并没有什么差别,那些电视化的手段只是将其闪光点放大,让观众短时间内抓住。”
讲的内容本身该是节目精髓所在。在这一点上,陕西卫视《超级老师》也意识到了,但在呈现手法上,选择用真人秀的叙事手法突出看点。
“其实,硬性的电视呈现设计不是最主要的,这些容易操作,比较难的是学科设计。《超级老师》将制作核心放在对老师课程的设计,为此专门设立一个12人左右的课程组,在对老师特色和课程掌握度的基础上,为每一个老师精心研磨7分钟的展示课程,除了表现老师的课程能力,还要展现其表演魅力。”陕西卫视《超级老师》节目负责人举例说,第一期节目中,曹兰若冰的英语课是《关于语音的三点认识》,经过商讨加入了曹兰模仿印度人英语语调的环节,这节课的主题突出强调语音错误,于是就增加了趣味性和综艺性。
这门“课”开发的潜力
9月20日,“2015年中国师道盛典暨年度十大先生颁奖典礼”在孔庙杏坛举行,第一季《我是先生》在此落幕,整个盛典通过评选“十大先生”旨在回顾孔子教育思想,融合现代教育理念。
《我是先生》第一季别出心裁只评了九位先生,第十位虚位以待。杨晖说,一方面优秀的教师特别多,因节目的局限性不能将他们都请到现场,也用留白的方式为第二季开启埋下伏笔。
“电视是遗憾的艺术,第一季中有些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需要在第二季中继续探索,一是节目到底应该是演讲类型还是‘演课类型,在电视化呈现方面还需摸索,其次希望第二季《我是先生》能更加接地气,表现的形态和教师类型上更加丰富和多元。也许还可以在赛制上突破和创新。”
商业价值开发上,《我是先生》在第一季就有所尝试,开发节目外的延伸产品——邀请节目中的“先生”在微信群里通过语音和图文方式开设45分钟免费“微课”,两个多月共组织10期名师线上微信课堂,报名踊跃,总计超过4000人参与,网友们课后整理微课笔记,并主动分享至微博和朋友圈,在推广传播节目的同时。“微课”为节目微信公众号带来了很多粉丝。这些粉丝实际上是节目潜在的消费用户。
“教育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题材,可以围绕它做成多样的衍生产品开发,包括出书、先生宝典,以及跟教育相关的旅游产品等,具有很大的可想象空间。”杨晖表示。
陕西卫视《超级老师》负责人也表示,第二季除了线上电视渠道,希望建立集约化的电子商务平台,开发电子课程或者电子课堂,就像私人家教一样,提供个性化课程设计以及课程预约,建立学生与老师的多元互动。
“其次,我们还想做超级公开课平台,将节目聚集的师资和课程资源做成公益课程送课下乡,在宣传推广节目的同时还有望跟周边可能延伸的商业因素结合起来,使这个品牌更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