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军战俘回国被视为中共使者

2015-06-10

凤凰资讯报 2015年33期
关键词:战犯归国战俘

1956年6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对在押的1000余名日本战犯免予起诉,并准许他们获释回国。然而,这些战俘满心欢喜地回国,遭遇的却是被抛弃的下场,生活困顿。

这些老兵们归国后,当日本警方为迟归的军人奉上“大日本帝国”时代的军服和军靴时,他们大吃一惊,旋即作出了强烈的反应:拒绝接受。

3天后,日本政府计划发放的撤侨津贴也因为老兵们的激烈抗议而临时升为2万日元/人,但这远不足以补偿11年被战争荒废的青春。他们需要更公正的战争赔偿,需要日本政府更为妥善的安置。登陆的第二天,老兵們发表《告日本国民书》,这些被抛弃的战犯归国者还很快就成立了自己的组织“中国归还者联合会”(简称“中归联”),向日本政府申请战争赔偿和战后生活救济、津贴,但日本政府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善意,回应寥寥。

其后的生存景况可想而知。据1959年日本政府公布的调查结果,当年全国平均家庭收入为3.2万日元,而“中归联”会员在1960年的平均收入仅为2.4万日元。

因为在苏联和中国11年的改造经历,他们被视为异类,在试图营建自己生活的时候,也受到了不少的干扰。警察时常会来进行所谓的思想状况调查,还会要求他们提供关于苏联和中国的信息。一些归国战犯在公司里、在社会上也会被莫名其妙地贴上“赤色分子”“过激分子”“中国共产党的红色使者”的标签,不仅得不到政府的照料,甚至因此被警察跟踪、监视,而被剥夺了人权。

老兵岛村三郎在《中国归来的战犯》一书的后记中写道:“我们刚回国的时候,报纸、杂志的大量篇幅中出现了‘洗脑这个新词汇,对我们的自我改造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

曾在中国东北鹤岗煤矿工作的松本千代男,现居千叶县,战败回国后,经熟人介绍,接受了一家大型钢铁公司的就业考试。在获得了内部录用正要上班的时候,公司不告知他任何理由就取消了他的录用资格。

摘自《快乐老人报》

猜你喜欢

战犯归国战俘
郭沫若《归国志感》手迹
江苏省归国留学人员实践创新基地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第三届“战后对日本战犯审判”青年学者研讨会综述
拯救战俘的“大富翁”
也门交战方两天内交换224名战俘
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馆馆藏日本战犯画作述评
志愿军战俘在美军集中营的斗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俘政策
第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