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要中国多交钱,凭啥
2015-06-10
这些年中国缴纳会费的金额一直在跃进,从增长速度看,可谓走在了GDP增长率的前头。而联合国会费的老赖是美国,这些年始终没有登上过足额缴费的名单。
要求中国会费增加到7.92%
日前,联合国会费委员会建议大幅增加中国2016至2018年的联合国会费,分摊比例可能从现在的5.15%上升到7.92%。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王民大使在发言中说,中国经济总量大,但人均水平低,属于不折不扣的发展中国家。这是中国的国情,是评估中国支付能力的重要依据。我们希望大家客观看待中国的支付能力,反对任何在经常预算比额方面把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区别对待的做法,不会接受超出中国支付能力的计算方法。
王民称,只要计算方法公平、公正、合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愿意承担应尽的财政义务,并在维和摊款方面继续担负起作为安理会常任国的特殊责任。该缴纳的费用,中国会及时、足额缴纳,一分都不会少。
随着国力增强,中国缴纳的联合国会费已是不断水涨船高,联合国会费分摊比例每三年作一次调整,近年来中国的会费则是每三年必大涨一次,中国会费的分摊比例,已从1996年的占比0.74%,大涨至目前的5.15%,名列第六位。中国缴纳会费的金额一直在跃进——2005年还是4100万,2008年是4800万,到了2012年就变成了7500万,到了2014年就变成了1.3亿,从增长速度看,可谓走在了GDP增长率的前头。一个可以比较的数字是,2014年中国西藏自治区的公共财政收入刚刚超过100亿人民币,如果拿发达国家的标准来收取联合国会费,对发展不均匀的中国来说并不科学。
联合国经费大多来源于193个会员国所缴纳的会费。成员国缴纳的会费,主要用于维持运转的经常性开支、维和费用和国际法庭费用等三方面。会员国会费分摊比例是以各国支付能力为原则确定的,分摊比例以过去若干年一国国民总收入在全球的占比为决定基准。分摊比例的最终确定还要参考其他因素,发展中国家通常可以相应减轻负担,比如,由于中国人均收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能够获得会费“宽减”待遇。
发达国家相继减少会费
联合国会费的缴纳比例究竟是怎么确定的呢?目前,没有一套公开的公式来说明,会费分摊经过会员国磋商后达成。联合国会费还有最高和最低摊款限额的规定,从1974年开始,最高摊款限额不能超过整个预算的25%,最低不能低于0.001%。目前,美国的分摊比例是最高的22%,共有35个国家缴费0.001%的最低会费。各国对联合国员工的薪金收入普遍采取免税政策,这被算作抵扣会费的方式。
但长期以来,美国始终未能按规定缴纳会费,并且一直拖欠高额会费和维和费用。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开始以承担比例过大为由拖欠部分会费,虽然其承担的比例由最初的40%降至25%,再至现在的22%,美国的拖欠行为却没有多大改正。
2013年10月1日,美国拖欠联合国当年会费7.95亿元,居当时欠费国之首。此后2014年10月,美国欠8亿,再次排第一。
2015年,中国应缴联合国常规会费毛额1亿5321万8271美元,分摊比额为5.148%,名列第六位。前五位分別是美国22.000%、日本10.833%、德国7.141%、法国5.593%和英国5.179%。
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拖欠会费,真的是因为财政困难么?当然不是。在联合国成立的最初20多年,美国能够维持其在联合国的优势地位时,对联合国财政基本上持支持态度,除按时缴纳会费和维和摊款外,还认购了1亿美元的联合国公债并提供了数量可观的自愿捐款。然而,随着美国对联合国指挥的失灵,美国转而倚仗其联合国经费最大分摊国身份,采取拖欠和拒交会费与维和费用的办法,试图以此重新获得其在联合国内的主导权。
至于中国逐年增加联合国会费,有什么好处呢?最直接的好处是,往联合国组织里更多地派自己人——现行的秘书处职位分配办法规定,职位总数55%按各国缴纳会费比额分配。目前,联合国秘书处职员中,中国籍的员工数量仍然偏少。然而,联合国通过考试招录员工,如果没有通过联合国的考试,就算本国分配名额多也没用,事实上中国籍的联合国职员远远没有到达额定数。
美国欠费,日本、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相继减少比例的同时,增收中国的会费令人怎么也想不通。
中国为何不愿多交“份子钱”
中国目前缴纳会费的金额为1.53亿美元,按照联合国某些机构提出的建议,此次中国“被增加”的会费约为0.8亿美元。为支持联合国工作,中国将设立总额为10亿美元的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相比之下,此次“被增加”的这笔资金并不算多,为什么中国对此要坚决反对?
“不患多寡,患不公”,中国反对的是把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区别对待的做法,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在国际间交往中,涉及具体问题可以谈判、妥协,但在原则问题上是不能退让的。十几年前,中国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当时就有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这一身份坚决反对。中国在谈判中坚持了原则,最终在入世后享受了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过渡期和相应权利,维护了国家利益和安全。目前,中国在联合国会费分摊比例这一问题上,也必须坚持原则,因为一旦“发展中国家”的身份认定在此问题上出现动摇,必定会随之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届时,中国在未来的国际贸易、气候及减排等重大问题的谈判中,都将失去对发达国家的主动权,国家利益可能因此蒙受重大损失。
同时,中国在联合国会费分摊比例问题上坚持原则,也有利于维护更广泛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无原则地接受某些国家或国际组织的任意安排,不仅会造成自身利益受损,也会让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的国际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
针对中国的发展,国际上“唱衰”之声不断,同时也不乏“捧杀”之声。世界银行去年在一份报告中称,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在2015年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头号经济体。眼前的联合国会费问题,生动地告诉我们“捧杀”的用意所在——逼迫中国不顾现实国情承担超负荷的“国际责任”。不管“唱衰”还是“捧杀”,中国都应该坚持原则,坚定走自己的路。
(《京华时报》2015.10.10、《北京青年报》2015.10.1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