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小针头 避免大麻烦
2015-06-10陈宇旭
陈宇旭
BD糖尿病护理系统部门致力于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最新型糖尿病注射笔用针头、胰岛素专用注射器及酒精棉片。由BD中国支持的“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相关的脂肪增生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项目于2013年5月启动,分别于北京、南京、重庆及郑州设立4个研究中心,选取有代表性的中国糖尿病患者,采用体格检查、临床研究以及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而评估胰岛素注射相关的脂肪增生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脂肪增生,容易被忽视的控糖大麻烦
据悉,在参与此项目调查的4个城市中,糖尿病患者脂肪增生平均患病人数超过五成,北京最高,重庆最低。此外,通过对患有脂肪增生的患者与没有脂肪增生的患者进行的对比发现,患有脂肪增生的患者胰岛素使用量更多,重复使用针头的频率更高,而血糖达标率更差。
“常在一个地方注射胰岛素很容易导致皮下脂肪增生,由于在增生处注射疼痛小,所以很多患者喜欢在增生部位注射胰岛素,这样会导致胰岛素吸收减少或不稳定,造成血糖波动进而影响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说。规范轮换注射部位能有效避免产生脂肪增生现象:注射部位的规范轮换包括不同注射部位间的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不同注射部位的轮换是指在腹部、手臂、大腿和臀部间的轮换注射;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则要求从上次的注射点移开约1手指宽度的距离进行下一次注射,应尽量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一旦发现注射部位有疼痛、凹陷、硬结等现象,应停止在该部位进行注射直至上述现象消失。
“三位一体”,小针头同样发挥大效力
“根据本次研究相关结果显示,患有脂肪增生的糖尿病患者重复使用针头频率明显高于没有脂肪增生的患者。”BD糖尿病护理业务全球医学事务副总裁Laurence Hirsch先生介绍,高频率的重复使用针头也是糖尿病患者出现脂肪增生的显著影响因素之一。
“在我国,针头重复使用频率非常高,然而,目前市场上的胰岛素笔用针头和胰岛素注射器都是按照一次性使用的标准设计制造的,重复使用会影响注射胰岛素剂量的精确性,甚至会导致针头堵塞,出现打空针的现象,严重影响血糖控制。”纪立农教授进一步指出,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有效达标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三位一体的糖尿病药物治疗方案—糖尿病药物治疗、注射装置、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都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胰岛素注射时正确捏皮的方法以及进针的角度,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实际操作中最容易出错的环节。正确的操作是将胰岛素注射到皮下,但是在操作不规范时,较长的针头容易发生注射过深达肌肉层,加快胰岛素的吸收,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发挥。目前广泛使用的4mm或超细超短型的针头,在注射时几乎无疼痛感,注射时大多数情况下无需捏起皮膚,单手操作即可。这将使规范注射流程进一步简化,在方便糖尿病患者的同时,也使注射更准确、更安全、更舒适,客观上为不断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和规范操作性提供了基础。
胰岛素的注射方法:
①注射前半小时应将胰岛素从冰箱中取出,待药液温度接近室温时再注射。
②注射前操作者一定要洗手,并准备好胰岛素药瓶、注射器和酒精棉球等注射所需要的用品。
③注射短效胰岛素时,应先用酒精棉球消毒注射液瓶盖,然后用注射器吸取与所需胰岛素注射液等量的空气注入胰岛素瓶内,左手再将胰岛素药瓶倒转,右手持注射器抽吸胰岛素。
④如果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应将胰岛素注射液瓶平放在手心中,用双手夹住药瓶,来回滚动,使瓶内药液充分混匀。
⑤自行混合两种剂型胰岛素时,必须按上面的步骤先抽短效胰岛素,再抽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如果把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混入短效胰岛素瓶内,这瓶胰岛素就不能再继续使用了。
⑥选好注射部位后,用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待酒精干后,用一只手将注射部位的皮肤捏起约1寸(1寸=3.33厘米)左右,另一只手将针头的一半以45度角刺人注射部位,推注药液,然后放松提起的皮肤。针头要在皮下停留10秒钟左右拔出,不要按揉注射部位。
⑦虽然腹壁(肚脐周围10厘米内不能注射)、双上臂外侧、臀部及大腿外侧都是胰岛素注射的适合部位,但最好的部位是腹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