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为何舍近求远
2015-06-09王元元
王元元
2007年5月31日,无锡市自来水总公司南泉水源厂的工作人员在太湖流域取水口附近打捞蓝藻
谈起8年前那场震惊全国的太湖“蓝藻污染事件”,无锡市自来水总公司生产运营处处长胡侃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无锡自来水因突如其来的蓝藻污染,全城供水中断,居民涌向超市将所有能喝的水抢购一空,场面蔚为壮观。
水,成了无锡人心里的一道阴影。
就在“蓝藻污染事件”爆发的前一年,无锡选址长江岸边、日供水40万吨的备用水源地就已开工建设。但这并没能在那场持续多日的供水危机中发挥任何作用。
今天,无锡不仅建成了日供水量100万吨的长江备用水源地,而且实现了长江、太湖两大水系、三大水源地的互补供水。
“即使再发生突发性的水污染事件,无锡也能扛过去,8年前的场景不会重演。”无锡当地一位官员信心满满地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
夭折的方案
无锡建设备用水源地的想法,早在“蓝藻污染事件”爆发前就有了。无锡市自来水总公司技术负责人戎伟(化名)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上世纪90年代末期,无锡市某领导就提出要建立备用水源地,但并没有明确思路和要求,“仅仅从供水安全的角度提出这样一个建议。”
按照当时的想法,无锡需要在长江岸边寻找一个新的备用水源地,以应对不断增加的用水量,缓解太湖供水的压力。“我们希望以此来实现南(太湖)北(长江)供水的相结合,形成一个运行稳定的供水系统。”戎伟说。
不过,这一想法在当时并未引发关注。2000年前后,太湖水质逐渐变差,无锡水源地的水质也随之恶化。公开资料显示,2000年,太湖全年87%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四类水体占71%、五类水体占4%、劣于五类水体占12%。而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太湖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2000年太湖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需达到地面水三类水质标准,目标显然没有达到。
因此,无锡想到去长江取水。
现实问题随之而来。无锡城区坐落在太湖岸边,距离下属县级市江阴的长江沿岸最近距离也有50公里。
“水源地的建设一般采取的都是就近取水原则,这种舍近求远的做法在全国没有先例。”戎伟说,远距离取水成为长江备用水源地建设的一道坎,“建吧距离太远,不建吧太湖的水质在变差,这成了一个两难的抉择。”
当然,背后的核心问题还在于资金投入。全程参与备用水源地选址的无锡市自来水总公司副总工程师陆纳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当时预估的长江备用水源地建设工程资金投入在10亿~20亿元,“按照当时无锡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个投资太大了,负担不起。大家一听到这么大的投资,就不再提了。”
陆纳新认为,无锡当时搁置备用水源地建设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太湖水源的水质条件还算符合要求,“并没有急迫到需要建设备用水源地。”
此后5年,这个一度被提起的长江备用水源地建设方案,再无人问津。
去长江找水
公开资料显示,2000~2005年间,尤其是2003年以后,太湖水质急剧恶化。
以高锰酸钾为例,太湖水体该物质含量从2003年的4.2mg/L左右增加到2005年的5.2mg/L左右,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也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轻度营养化增加到中度营养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钱益春在一篇名为《1998~2006年太湖水质变化分析》的文章中称,导致这一污染趋势变化的原因是,2003年后,太湖流域的污染企业增加。
陆纳新也坦承,跟2000年相比,当时太湖的污染确实已经加重,出现了水质性缺水。
“经济发展导致的用水量也在增加,可以预见供水会出现缺口,备用水源地已经到了非建不可的程度了。”胡侃说。
2005年7月,无锡启动了长江备用水源地建设前期调查工作。当时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在长江沿岸寻找一处合适的水源地。
戎伟说,选址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个是距离、一个是周边环境、一个是水文条件。
无锡下辖的江阴市长江岸线有40公里左右,且当地水源地也建在那一带,“这就要求选址要有一定的规避性,要与江阴的取水口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规避近距离取水对长江河岸造成的影响。”
就环境因素而言,陆纳新告诉本刊记者,江阴市区是沿江而建,如果选择靠近市区的位置,水源地的保护和建设都存在很大难度。在最初拟定的3个备选取水口中,2个都因距离江阴城区较近,管道施工难度大而被排除在外。
最理想的地方就是远离城市的农村地区,不仅污染风险小,且易于保护。但这对于布满工业区的长江沿岸来说并不容易。
“大家总觉得长江中下游是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但长江本身是流动的,污染物也会随之削减。”戎伟说,从多年的观测数据来看,长江水体一直稳定保持在三类水质,“符合建水源地的水质要求。”
最终,无锡将备用水源地选在了位于江阴市上游、西北部的黄丹村。2006年6月,长江备用水源地在经过一年的调查选址后,正式进入施工建设阶段,一期工程日供水能力40万吨,当时计划2009年投入运行。
跨区域工程
2008年3月30日,无锡市民代表、劳模代表和建设者代表在竣工通水典礼现场一起扳动开关,一股股长江水喷涌而出。当日,无锡市“长江供水工程”一期竣工通水,标志着无锡市建立的长江和太湖“双水源”安全供水格局初步形成
如前所述,长江备用水源地建设的难题在于双线距离太长。胡侃说,整个输水管线的单线长度达到38公里,双线长度76公里,“不仅投资大,而且势必增加整个项目的施工难度。”为了节省投资,输水管道的建设路线采用直线设计,这样带来的问题是管线必须过境常州——因为黄丹村正处于江阴与常州的交界地带。这使得输水管线缩短了10公里,至少节省了1亿元建设资金。
不过,在胡侃看来,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因土质不好造成的施工缓慢。无锡所在的长三角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冲积平原,土质疏松,土壤承载能力非常有限,“而输水管道恰恰很重,施工地区的土壤无法承重。”胡侃说,如果不采取加固措施,一旦管道下沉将会带来严重后果。
“除此之外,整个项目建设还要穿越长江大堤、高速公路、运河等复杂的地形,施工过程中还涉及拆迁安置等一系列问题。”胡侃说,作为一个跨地区的备用水源地建设项目,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
就在一期工程开工建设的一年后,太湖爆发严重的蓝藻污染事件,无锡全城出现严重的供水危机。在陆纳新看来,“蓝藻污染事件”恰恰证明建设备用水源地的选择是正确的,也加快了长江备用水源地的建设进程,“当时无锡面临很大压力,如果一期工程当时建好了就能发挥很大作用。”
在一期工程尚未建成的基础上,无锡市于2007年下半年启动长江备用水源地二期建设工程,将日供水量从40万吨增加到80万吨。该工程建设周期仅一年多,在2008年12月就投入运行。2011年,无锡再次进行长江备用水源地三期建设工程,将日供水能力提高至100万吨,该工程已于2013年初投入运行。
“一旦太湖水质发生问题,长江水源地能保证无锡城区供水。”胡侃说,无锡城区日用水量平均在100万吨,高峰时也就120万吨,与长江备用水源地设计的能力相符。
不过,无锡城区目前的供水还主要依靠太湖水源地,长江水源地日供水量在50万吨左右,仅为设计能力的一半。“这样做是为了使太湖和长江的供水达到平衡,以最大程度上保证供水安全。”戎伟说。
胡侃认为,无锡目前已经实现了长江、太湖的双线供水,形成了稳定的供水体系,能够应对突发的水污染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