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人生 崇高精神
2015-06-09高峰
高峰
在网络中搜索刘汉兴或陈龙,一行行醒目的标题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毛泽东与传奇特工”、“毛泽东身边的武林高手”、“红色警卫”、“护驾的赵子龙”、“新中国情报侦察奠基人”、“中国隐蔽战线的卓越指挥员”、“红色福尔摩斯”、“红色谍战王”、“东北抗联杰出指挥员”等等。
凭这些题目,你立刻就会猜想到这绝非是一般人物。我也是在这些题目的吸引下,认真拜读了修来荣先生撰写的长篇传记作品《陈龙传》后,才写下此文的。这算一篇读后,是在一种敬仰之情感动下油然而生之作。做为一名党史工作者,我为辽宁大地诞生了这样一位党史人物而骄傲,于是,以《陈龙传》为线索,搜集了若干资料写下这篇文稿,目的是展现他的英雄传奇,颂扬他的崇高精神。
首先还是让我们展开他的简历,了解一下他短暂而又充满传奇的一生。陈龙,原名刘汉兴,1910年生于抚顺。10岁随全家迁移到东宁。1926年参加东北军。“九·一八”事变后,率部参加吉林自卫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后,刘汉兴调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参谋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参谋长。1936年被派赴苏联学习,改名陈龙。1939年到延安,任中央社会部治安科长。1945年,担任中央社会部第三室(除奸)主任。同年,扈从毛主席赴重庆谈判。解放战争期间,先后担任北满分局社会部长、北满军区社会部长、松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公安局长。1949年12月,担任南京市公安局长。1950年11月,出任公安部政治保卫局局长。1952年4月,升任公安部副部长。1958年10月病逝,时年48岁。
从东北军走出来的东北抗日联军卓越指挥员
刘汉兴10岁那年,父亲为了谋生,带着全家从抚顺迁居到了吉林省宁安县(现属黑龙江省),在一家杂货铺给人家当掌柜。落脚后,尽管家境困难,生活拮据,但知理明义的父亲并没有让他放弃学业。近10年的读书生活,使他大量吸吮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也熟读了古典小说《精忠说岳》、《杨家将》、《水浒传》等名著,其中的英雄人物拼死疆场、马革裹尸的英雄壮举,在他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也培养了他精忠报国的浩然正气。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支配下,他拒绝了父亲让他务农或到酱菜园学徒的要求,毅然选择了从军的道路,于1926年参加了东北军,在21旅659团当兵。因其有文化,深得连长喜爱。不久,便举荐他到吉林军官训练团学习。结业后,先任司务长,后又升为排长、连长,驻守在牡丹江和附近的铁路沿线。
“九·一八”事变后,白山黑水顷刻间沦入敌手,东北军熄弹宁枪,大好河山任由侵略者践踏。刘汉兴实在按捺不住胸中的怒火,毅然率部脱离东北军,参加了李杜领导的吉林自卫军,投入到抗日义勇军的行列,被任命为第2旅第3团第2营营长。他所率的官兵,基本上是他带领起义的班底,以剽悍勇猛著称。他们勇救过救国军首领,屡次抗击围攻的日伪军,战功显赫。由于他懂军事,会指挥,很快就擢升为第3团团长,在镜泊湖一带抗击日军,声威大振。但是义勇军队伍自身缺乏统一领导,队伍不团结、人员成分复杂、军事素养低,伤亡很大,加之后勤补给匮乏,伤病员得不到及时救护,处境异常艰难。更可怕的是大敌当前,自卫军也好,救国军也好,不是统一御侮,而是相互猜忌,互相提防,为了争地盘、争人马,甚至不惜互相残杀。加之他的队伍经常被派到最危险的前线,指挥者战略错误,也常常让其队伍处于被动,全团官兵极为不满。面对此种情况,刘汉兴的内心十分苦闷。
不久,由于日军的疯狂进攻,自卫军不得不和另一支队伍抗日救国军联合作战,在敦化和安图一带抗击日军。此时,他遇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人物,共产党人、救国军前方指挥部参谋长周保中。两人虽为初逢,但是周保中对时局和对义勇军的看法,句句说到了刘汉兴的心里,令他十分折服。特别是周保中说的“只要中国人不垮,抗日斗争就不会垮”的这句话,给了他极大的触动和信心。但是,自卫军和救国军的现实,还是让刘汉兴忧心忡忡,长年追随他的部下劝他拉走队伍,自举义旗。刘汉兴在犹豫之中,找到了周保中。周对他耐心开导:“如果几万抗日官兵都抵不住日寇的进攻,你去占一个山头或几个山头,又有什么用?又如何能够占稳?”周保中还向他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情况,告诉他在满洲、吉东都有党的组织,他们正在领导抗日斗争。在周保中的说服教育下,刘汉兴好象在黑夜中见到了曙光。
1933年初,在武器精良的日本关东军围剿下,抗日救国军和其它义勇军在与敌抗争一年多之后相继溃散,残部撤入关内和苏联境内,轰轰烈烈的义勇军抗日斗争转入低潮。东北抗日斗争的重任落在了共产党人的肩上。此时,周保中劝说救国军司令吴义成继续抗起救国军的旗帜,自己担任了总参谋长。同时,又把救国军残部另组了一支游击军,由共产党员李延禄任游击军司令,下设四路军,陈龙被任命为第四路军副总指挥,总指挥是原救国军旅长柴世荣。第四路军在柴世荣、陈龙的领导下,活跃在东宁、宁安一带继续与侵略者周旋,取得了八道河子、东京城等战斗的胜利。随着队伍声望的扩大和力量的增强,为加强军事训练,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刘汉兴被调往李延禄领导的抗日游击军担任副参谋长,负责整训部队。在他的调教下,队伍的作战能力和军事素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1933年,经周保中和王润成介绍,刘汉兴加入了共产党,实现了人生的重大转变。
1934年3月下旬,中共东满特委根据中共中央“一 二六”指示信精神和中共满洲省委关于东满地区“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的指示,在延吉县三道湾张芝营召开特委与各县游击队负责人会议,决定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第一独立师,1935年5月,第二军正式成立。军长王德泰、政委魏拯民、政治部主任李学忠、刘汉兴任参谋长。二军在吉黑两省边境地区,屡立战功。周保中将军曾评价说:“陈龙是一位有智有谋、骁勇善战的游击战争指挥员,许多重要的作战任务都由他去担当,常使看来要临入绝境的战斗转危为安、转败为胜。东北的对日游击战争开展得最早,环境特别艰苦,战斗非常残酷。陈龙出生入死,甘冒锋镝,可以说经受了千锤万击,严酷考验,从而由旧军队的一个下级军官,锻炼成长为抗日游击战争的优秀指挥员。”事实正象周保中所说的那样,只要是交给刘汉兴的任务,无论多艰险,他都会勇敢地去完成,如打了七天七夜的合攻绥芬河大甸子战斗、突破敌人合围圈的天桥岭战斗、伏击老黑山“靖安军”战斗、配合五军粉碎敌人两次扫荡的战斗等等。
从东北抗战前线走进莫斯科东方大学的留学生
1936年3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刘汉兴仍任参谋长。由于二师师长史忠恒受重伤,他还兼任二师代师长的职务,率领部队在吉东一带打击敌人。为了扩大游击区域,集中力量消灭敌人,二军兵分两路,魏拯民率领二军一部南下,远征去抚松、濛江一带,与杨靖宇率领的抗联第一军会合,开辟南满游击区。刘汉兴率二师北上,与周保中所率的五军会合,开辟吉东(绥宁)游击区。但是非常令人痛心的是,师长史忠恒在战斗中光荣牺牲。更为不幸的是,在继续征战中,二军军长王德泰、政治部主任李学忠也相继殉国。为了保存力量,继承东北的抗日大业,东满特委决定再派出一批干部去苏联,刘汉兴在这批人员之中,尽管他不愿意离开流血流汗的战场,也极力举荐其他人,但组织观念极强的他最终还是服务了组织的决定,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片黑土地。
莫斯科东方大学全称为“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是二十年代初俄共(布)创办的一所专门培养革命干部的政治大学。1921年10月21日正式开学。该校的主要任务是为苏联东部地区培养民族干部和为东方各国培养革命工作干部。学生来源多数是农民和工人,也有一些学生、职员和知识分子。十几年间,中国共产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干部,来这里学习。
刚到学院不久,他就见到了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的代表陈潭秋。这位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曾担任过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对东北这块黑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尽管他离开东北多年,但仍然十分关注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当他见来自东北抗联的学员时,显得很兴奋,专门要听取东北革命斗争情况的汇报。刘汉兴做为大家推举的代表,向中央领导全面汇报了东满一带抗日斗争的历史和现状。他从东北抗日义勇军特别是吉林自卫军和抗日救国军的兴亡讲起,全面汇报了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军、东北人民革命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历程。同时,他还结合自己亲自参加和指挥的战斗战役,讲述了东北抗日将士在异常艰苦环境里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拼杀的英雄事迹和爱国精神。陈潭秋专注地听了刘汉兴近两个小时的汇报。一些熟悉和不熟悉的英雄,把他带回了那块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被抗联艰苦斗争的战绩所感动,禁不住热泪盈眶。
根据学院的规定,陈潭秋要大家在未分配班级之前一律更改姓名,这是为适应学员在毕业之后从事地下工作或武装斗争的需要而作的规定。陈潭秋对这位刚刚结识的年轻人非常喜欢,亲自帮他改了名字。看他精力旺盛,生龙活虎,就取一个“龙”字为名,并让他和自己一个姓,“我看,你也姓陈好了,咱们是一家子,我是‘秋天的深潭,你就是‘潭里的龙。”就从这天起,刘汉兴正式改名为“陈龙”。
大概是长期戎马生涯养成的习惯,陈龙对军事指挥学、对各种武器和新式武器的发明非常感兴趣,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以便回到疆场上再展抗日救国的宏愿。
1938年秋,陈龙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他以饱满的热情准备回到东北去,回到抗联队伍中,但是根据党组织的安排,他要经新疆先去延安。
到中央组织部报到后,中央决定他留在延安,到中央党校任军事教员,主讲游击战术。
陈龙是一位对工作极其认真的人,只要是他承担的工作,就一定会尽全力将其做好。1939年2月,正当陈龙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之中时,他的工作再次发生了变化,组织决定他到新组建的中共中央社会部工作,参加保卫干部训练班。训练班仅有12人,都是准备担任情报工作的干部。经过短暂的下意识,陈龙结业了,正式开始了对他来说是陌生的隐蔽战线的工作生涯。
从多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的毛泽东的警卫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权衡利弊,在调兵遣将准备内战的同时,亦发动和平攻势,于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连续三次电邀中共领袖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其中最后一封言辞诚恳,并安排飞机专门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未养电诵悉,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周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巳准备飞机迎接,特再驰电速驾!蒋中正梗”。
为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当日召开了扩大会议研究对策。最后中共中央作出决定:毛泽东由周恩来、王若飞陪同,亲自去重庆同国民党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
毛泽东到重庆,保证毛泽东的人身安全,成为党中央的头等大事。为了选择一位合适的警卫,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和副部长李克农一起来到毛泽东的窑洞商谈。他们提出多名人选供毛主席参考,毛主席亲自点将陈龙。此外,中央还决定派龙飞虎、颜太龙同去。这三位的名字中都有一个“龙”字,被誉为“三龙护驾”。由于他们中的龙飞虎名字中还有个“虎”字,所以毛泽东又戏称他们是“二龙一虎。”
就这样,已任中央社会部三室主任的陈龙化名陈振东,以毛泽东秘书名义随行。接受这么重要的任务,陈龙既高兴又紧张,他掂掂李克农亲自送他的左轮手枪,决心豁出命也要保卫主席的人身安全。他深知肩上的担子有多重,登机前,朱德、刘少奇语重心长的叮嘱一遍又一遍在他耳边响起,“主席的安全交给你了。”同行的周恩来的话更使他不能有半点的疏忽:“我们大家都来做主席的警卫员,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
8月28日下午,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张治中和赫尔利的陪同下,乘飞机一起到达了重庆九龙坡机场。毛泽东到重庆,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一下飞机,毛主席就遭到了中外记者们的围堵,三龙紧紧相护。此后的43天里,三龙不离毛主席左右,无论是毛主席和蒋介石在林园会见,与蒋介石、美国驻中国大使赫尔利共进午餐,桂园与文化界人士会见,赴苏联大使馆参加晚宴,三进特园拜见民盟主席张澜,在红岩村接见各方面人士,同民族资本家、同普通的美国士兵、美国人士、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和池田幸子、司徒雷登、美国朋友韩丁和坦纳鲍姆等晤谈。还是会见著名的坚决反共派人物如戴季陶、陈立夫,以及同国民党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的多次谈判。他们严格履行各自的职责,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护卫任务。
最经受考验的是9月1日晚中苏文协孙科会长和邵力子副会长在这里举行盛大的鸡尾酒会,庆祝《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党政军要人、苏联大使馆的官员云集于黄家垭口中苏友协,同时也盛邀毛泽东参加。为扩大我党在国统区的影响,毛泽东决定出席。这是毛泽东来渝后首次在公开场合露面,许多人得到消息,事先来到这里,要一览毛泽东的风采。这些人形形色色,其中不乏国民党的特务。为做到万无一失,陈龙等事先到黄垭口中苏文化协会附近进行侦察。黄垭口地处闹市,如果毛泽东在这样繁闹的地方出现,势必出现交通堵塞的场面,保卫工作难度极大。陈龙等制定了警卫方案,动员我党在重庆各方面力量一起参加保卫工作,其中包括《新华日报》社的同志、重庆地下党的同志,共同维持秩序,监视敌特机关、警察局和青红帮分子的活动。
当晚7点,毛泽东准时到达。与会的各界人士争先恐后地围上来和毛泽东握手问好。在酒会进行的过程中,各界名流纷纷向毛主席敬酒、交谈。期间,苏联大使彼德洛夫邀毛泽东到楼上参观苏联建设成就图片展。参加酒会的人也纷纷涌上楼来,秩序有些混乱。这时,周恩来向陈龙发出一个明确的暗示。陈龙马上拉着毛泽东,向外边走去。周恩来、王若飞等人也过来拥着毛泽东向楼梯走去。8时许,毛泽东向大家告辞,赶赴另外的社交活动。在众人的簇拥下,陈龙等身边工作人员护卫着毛泽东进入开往红岩村的轿车,完成了此次警卫任务。
在重庆的日子里,险情不断发生,警卫任务异常严峻。10月8日晚,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正在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大礼堂出席张治中为欢送毛泽东返回延安而举行的盛大晚宴。突然,十八集团军驻渝办事处的同志向周恩来紧急报告外表颇似周恩来的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秘书李少石在路上中弹身亡。为了避免惊动毛泽东,周恩来随即沉着冷静地悄然离开会场,找到负责治安警卫的国民党宪兵司令张镇,向其提出质问和抗议,要他立即彻查此事。虽然后来查清是一偶然事件,但令中共方面十分震惊,对毛泽东的人身安全极为担心。晚会结束后毛泽东要回红岩村,张治中担心路上不安全,劝毛泽东留在市区住宿,遭到毛泽东的婉拒。周恩来对国民党重庆宪兵司令张镇说:“今天就用你的车把毛泽东送回红岩村。你必须绝对保证毛泽东的安全,如果出了事情,首先唯你是问。”一路上,陈龙的手枪紧紧跟住张镇。龙飞虎等卫士紧紧围着毛泽东,直到安全返回到红岩村。
回到延安之后,毛主席给陈龙作出了“忠心耿耿”的评价。并破例赠送了一块别人送来的欧米茄手表。李克农多次高兴地赞扬陈龙,说党中央、毛主席对他完成任务评价很高。正是这次重庆之行,陈龙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才有事后陈龙三拒毛主席到他身边工作的佳话。一是毛泽东从重庆回延安后,想留陈龙在身边管警卫。陈龙却说自己是东北人,那里正需要干部。二是1949年,党中央进入北平后,毛泽东又有意调他来,陈龙入京当面解释说,到主席身边警卫只是被动式防御,自己的特长还是主动出击抓捕敌特。三是1954年,毛泽东再次想把他从公安部调到中南海,陈龙以身体不好推辞。
从陕北返回阔别多年东北大地的公安局长
抗战胜利后,中央做出“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决策,十万大军,两万干部挺进东北。一大批东北籍和与东北有关系的党政干部被派回东北工作,从重庆回到延安后,陈龙率队赴东北,组织筹建了北满、吉黑、哈尔滨等地的公安、侦察机构,担任东北局社会部副部长兼松江省社会部长、哈尔滨市公安总局局长等职。
此时的东北,社会秩序十分混乱,大量国民党先遣军、救国军、特务潜入,他们收集情报,网罗成员,暗杀党政干部。1946年3月,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曾任滨江省副省长、中苏友好协会会长的李兆麟将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面对这样云谲波诡的形势,陈龙率领公安部队果断出击,把打击的重点放在了摧毁敌特组织上。4月到5月,陈龙两次组织抓捕行动,摧毁了“北满地下军”和“第五战区”两个敌特组织,有力地震慑了暗地里活动的特务分子。
1946年2月,被蒋介石委任的陆军新编二十七军军长姜鹏飞潜入哈尔滨市。这位投靠日本的汉奸,收编旧东北军、伪满军、潜伏日军及地下武装团体的敌特分子,组建了几万人的反动武装,拟对哈尔滨形成包围势态。同时,勾结黄枪会首领、号称"活佛"的李明信,约定8月28日联合发起暴动。对他的阴谋活动,民主政府、公安机关察觉后,立即组织破获。陈龙得知军区后勤部一个姓佟的科长被敌人确定为策反对象后,将计就计,派佟琦科长打入敌人内部,和姜鹏飞派来的人员接上了头,并被委任二十七军上校军械处长。为了麻痹和诱引敌人,佟科长许诺可以拉一个共军团长入伙,前提是必须与姜军长面谈。喜出望外的姜鹏飞不知是计,按陈龙布下的圈套如时赴约。在约定的客栈里,姜鹏飞束手被擒。为了全面破获敌人的计划,陈龙将佟琦和姜鹏飞关进了同一间牢房。姜鹏飞还以为佟琦是自己人,聊天中一步步地透露了暴动的详细计划。同时得知了一起暴动的还有反动组织黄枪会,他们商定8月28日举行暴动。
陈龙当机立断,部署两路人马出击,一路搜捕姜鹏飞的党羽。另一路集中兵力粉碎李明信黄枪会的暴动。李明信是披着宗教外衣的特务,是哈尔滨佛教会会长,自称“活佛”。他利用发展教徒的方式网罗了3000多人,并准备武装暴动。
8月28日凌晨两点多钟。顾乡、太平桥、道外的各路黄枪会同时发动暴动。东北民主联军迅速出动,平息了暴动。9月9日,特别法庭对姜鹏飞、李明信等重要成员进行了公开审判,判处姜鹏飞、李明信死刑。
这次侦破和平息暴动,对稳定了北满解放区局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东北局陈云等领导亲临慰问表彰。中央社会部通电嘉奖,指出:“破获姜、李案,平息暴乱,给蒋日特务机关重大打击,揭露了国民党勾结敌伪反对人民的罪行,对争取东北自卫战争的胜利,巩固东北解放区建设,教育人民,起了重大作用。”
1948年9月12日,东北人民解放军南下北宁线,辽沈战役全面展开。在此前一个下午,林彪司令员给陈龙打来电话。询问社会部掌握敌人电台的情况,晚上参谋长刘亚楼来到社会部,向部长汪金祥、副部长陈龙通报我军准备以锦州为主攻目标发动辽西战役。这次战役共动用13个纵队、53个地方师,计70万人,再加上支前的民工,起码要超过百万。这样大规模的战役,需从各地向辽西调兵。近百万大军调到辽西走廊,不能让敌人摸清我们要攻打锦州的意图,因此,要利用社会部掌握的逆用电台,发假情报,做出大文章。
这部代号为257电台,是国民党国防部二厅长春站派来哈尔滨刺探军事情报的,现已被侦破逆用,敌人还未察觉。257电台已为我哈尔滨公安总局治安处控制掌握两年之久。敌长春站毫未察觉。当晚,汪金祥和陈龙一夜未眠,筹划部署。第二天早晨,两个人来到“野司”,向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汇报了最后敲定的方案,得到林、罗、刘等首长的赞同。
在陈龙的直接指挥下,哈尔滨公安总局治安处向长春站发报,佯称为掌握共军的军事秘密,可否从野战军司令部拉出一个作战处的参谋,随时提供军事方面的情报。长春站回电表示赞同,还要求尽快把此人的姓名、年龄和军阶上报,以便加官进爵。为了迷惑敌人,他们虚拟了一位根本不存在的作战参谋王展玉,并暗示他最近就有一份重要军事情报准备报告。长春站立即回电,加封王展玉为少校谍报员。汪金祥和陈龙向刘亚楼报告后。民主联军野战部队开始向辽西一带调动,北满、西满、东满调来的几十万大军越过松花江,直扑辽西。他们昼伏夜行,随军电台一律关闭。而佯攻沈阳的部队却大张旗鼓,昼行夜宿,电波频发,电话不断。部队和支前民工浩浩荡荡向南进发。东北民主联军大规模地调动部队,震惊了敌人。沈阳守敌惊恐万分,卫立煌、廖耀湘等人一天几次催问有关部门,是否弄清了共军大规模调动的目的与意图。由于保密局、中统东北各地的情报组织均被破获,只有国防部二厅的长春站可以工作。他们对257电台的报告深信不疑。“共军主力南下之目的,是围困沈阳”的假情报汇集到卫立煌处,他即令廖耀湘的第九兵团适当收缩防区,集中力量控制沈阳周围各市县,以免沈阳遭受长春同样的命运。当敌人发现阜新、北票一带发现有东北民主联军大部队运动时,257电台又发去辽西东北民主联军系奉调入关,准备协同华北野战军进攻赤峰和承德的假情报。十几天后,东北民主联军几十万大军顺利抵达辽西前线,取得了攻克锦州战役的胜利。
从基层到中央的新中国公安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1949年4月,南京解放,陈龙调任南京公安局局长。在他指挥下,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先后破获了国民党撤离南京时留下的庞大的特务网,如“长江中下游挺进案”、“苏浙皖特区反共自卫军案”、“苏浙皖人民反共救国军案”及两起潜伏敌特组织案,缴获电台20余部,取得重大成绩。
1950年10月,陈龙奉调组建不到一年的公安部,先任政治保卫局局长,后任公安部副部长。
捕获大特务段云鹏,是在陈龙的指挥下完成的一次影响重大的侦破活动。段云鹏是30年代闻名平津的飞贼,1946年加入军统,罪行累累。他在北平交际广泛,三教九流朋友众多。此人心狠手辣,性格干脆果断,而且他还武艺高强,尤其是擅长轻功。新中国建立后,他多次从台湾潜回大陆,阴谋暗杀党和国家领导人。
时任公安部部长的罗瑞卿看到有关段云鹏的材料后,指示有关部门和北京市、天津市公安局:此人对首都和中央领导人的安全威胁极大,要想尽一切办法抓住他。为了抓获段云鹏,陈龙亲自部署北京市公安局,对段云鹏的所有社会关系进行彻查。凡发现建国后与段有过来往的。参与掩护的、资助其活动的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一律逮捕。对其中认罪态度好,有悔改表现的,可在严格监控下为我们所利用,并以其为陷井诱捕段云鹏。北京市公安局在副局长冯基平领导下,抽调了一批精兵强将,组成了专案组,统一协调天津、河北两省市公安部门,全力展开摸底、彻查和侦察工作。专案组根据既定的方案,逮捕了与段云鹏有牵连的人员。审讯中发现,段云鹏两次秘密潜入北京,均与这些人接头,把他在京津两地的数十名社会关系,都网罗进了特务组织。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到1951年五一劳动节前夕,北京市公安局已将段云鹏在京津一带联系发展的60余名特务分子全部抓获归案。
对于这些敌特分子,专案组的同志逐一分析,选择了几名特务分子在我严密监视下,让他们继续与段云鹏保持着通讯联系,以钓段云鹏这条“大鱼”。段云鹏是一个反侦察能力极强且十分狡猾的特务,居然一年多没有丝毫动静。陈龙清楚,对于这类狡诈的敌特分子,必须让他们觉得一切都风平浪静了,他们才敢于露出头来,否则,是绝不会轻举妄动的。为了麻痹段云鹏,对特务中与段关系密切的魏某,在彻底缴械并愿立功恕罪为我使用的情况下,多年与段云鹏联系。期间,段先后派人员来京,在我们巧妙设计下,均安然返回。段认为魏某隐密未被发现,并对段忠实可靠。
经过镇反运动,潜伏的特务几乎被消灭了,台湾国民党并不甘心失败。他们拟向大陆新派特务,继续进行暗杀及破坏活动。1954年6月15日,国民党要求段云鹏设法潜回大陆。1954年6月底,我公安机关得知段云鹏将在两个月内由香港入境潜回京津。7月初,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京津两市公安局组织了专案组,由广州市公安局协同配合,在深圳、广州严密部署,做好了抓捕的一切准备。1954年9月14日上午9时,段云鹏化名张仁,拿着来往港澳的通行证,以港商洽商投资的名义,进入广州,当天即被我公安人员逮捕归案,一位不可一世的飞贼,最终成为了阶下囚。
通过偷袭、潜渡以及空降等方式派特务进入大陆,采取各种卑劣的手段谋杀新中国党政军领导人,是台湾特务机关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经常采取的方式。时任中共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广州市市长、广东军区司令员、中南军区代司令员叶剑英,被潜伏广州的特务列为重点谋杀的对象。
1952年3月至4月,广州市公安局对敌侦听电台连续截获台湾保密局指令电报,指令在华南活动的特务杀手赵一帆,密谋策划暗杀叶剑英。6月17日,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副部长陈龙将获悉的情报用加急电报报告毛泽东和中共中央。6月19日,毛泽东一面指示公安部加紧采取反特措施,一面口授电报嘱咐叶剑英注意安全。
得知毛泽东的指示后,陈龙真是有些坐卧不安了,这样的重大案件,他本应亲自出马的,但此时心脏病复发,连走路都感到吃力,根本不可能前往广州了。无奈之下,他派得力干将、公安部政保局一处处长李广祥前去指挥。
李外长带着陈龙亲笔信南下,和广东省公安厅、广州市公安局的同志紧密配合,逐步查清了四邑敌特特别站的情况,但是却没有查到赵一帆的踪迹。李处长因此回到北京,专门向陈龙做了全面汇报。根据多年的经验,陈龙觉得赵一帆没有在大陆,应当调整侦察方向,把侦察的触角伸向香港、九龙和澳门。
经过细致严密的工作,市公安局发现有一个国民党旧职人员跟赵一帆是同学,一块学过无线电。经思想政治工作,此人答应帮助寻找赵一帆的踪迹。9月24日中午,赵一帆的这位老同学从香港发来电报,告之赵一帆将于24日晚11时乘香港“德星号”商轮去澳门。电报还提供了船舱的座号和赵一帆所持护照的化名。
广东公安机关求得海军协助,派出3艘快艇和1艘300吨位的扫雷艇,在通往澳门的海面上设下了埋伏圈。待“德星号”进入,公安人员登船检查。尽管赵一帆与同行的人换了衣服,又与邻舱的旅客调换了船票和位置,但最终没能逃脱人民的法眼。
公安部副部长陈智敏在《陈龙传》再版序言中说:“‘府海学联事件发生在1953年。当时公安部连续接到群众的检举信,揭发华南某地有关部门大搞逼供信,迫使几百名青年学生承认该学联是一个特务组织。时任中央公安部副部长的陈龙同志知道后,凭其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工作经验,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当即责成中央公安部政治保卫局向广东省公安厅发电报,要求急速调查,限期将调查结果报部。当时,有人劝他少管这些‘闲事。可陈龙同志认为,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作为公安部的领导,怎么能袖手旁观呢?限期将满的那天,陈龙同志收到复电称,‘府海学联确系特务组织,当地对此案的审查基本正确。陈龙同志当即批示:将肯定该学联是特务组织的全部证据交来。电报发出,迟迟不见华南方面将证据交部。陈龙同志越发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他报请有关领导同意后,派专人去华南调查核实。经过半个月的认真调查,详细查看有关审讯、旁证材料,终于彻底查明,所谓‘府海学联事件是一起不折不扣的使用逼供信手段搞出来的假案。这起假案的炮制和发展过程,几乎与陈龙同志在北京估计的一模一样。”
琼崖地下学联是解放战争时期在琼崖党组织直接领导下的地下组织,从1946年组织读书会开始到1948年正式宣布成立,发展到300多人(包括外围组织)。他们中有来自南京学运的骨干人物、进步归国侨生、进步教师、革命堡垒户的后代、贫苦青年、从富裕家庭参加革命的学生以及烈士的遗孀等。地下学联通过读书活动,团结进步同学,搞策反活动、袭击警察局、演进步戏剧,讽刺国民党的统治。尤其是学联冤案在根据地发生后,学联成员还冒着被打成特务的危险,配合即将渡海作战的解放军,成功刺探“伯陵防线”,为海南解放做出了贡献。从1948年开始,地下学联先后组织75名青年到解放区参军参政,充实了解放区的力量。1949年八九月间,由于左的思想流毒在解放区的蔓延,在五指山解放区发生了所谓“琼崖地下学联案”,致使学联和相关的青年被错捕、错杀,造成了建国前夕最大的一场冤案。正是有陈龙这样坚持实事求是的共产党人的努力,1953年,这起冤案才得到平反昭雪。
1958年,正值年富力强的时候,陈龙重病缠身,最终不幸病逝,过早地离开了他十分眷恋的公安事业。但是他谱写的红色传奇,人们一直没有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