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情岁月的红色经典

2015-06-09沙伟

收藏界 2015年10期
关键词:红岩著录山水画

沙伟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新中国的画家们根据山水画的特征选取角度,把山水画的改造深入到绘画主题层面,大胆尝试革命历史题材,描绘革命圣地、毛泽东诗意、祖国新貌等红色山水画,成为了当时中国画改造的主流风格和重要成果。其中有“红色山水画家”之誉的钱松(1899-1985年),其笔墨打破了传统山水的萧疏淡雅及时下画风的精细宁静,将山水画的“红色元素”赋予时代精神,重铸其革命品格与精神气质,成为当时中国画改造的经典作品。

画家运用暗喻、象征等手法,将“红色山水”形象赋予了新的思想内涵,用山水形象诠释了革命气概与精神。同时山水境界与人格精神交相辉映,把革命精神渲染得淋漓尽致,观后能产生振奋人心的效果。笔者精选了几幅钱松的“红色山水”代表作品,与读者一起感受那红色年代的红色记忆。

1962年作《红岩》104×81.5厘米 中国美术馆藏

款识:风雨万方黑,红岩一帜红。仰钦奋彤笔,挥洒曙光中。

画家以“红”为突破点,表现昔日斗争的激烈、革命牺牲的壮怀或崭新天地的曙光。同时大胆将原址上的黄土化为“红”的岩石,让主体形象“红岩”成为画面的主角,用“红岩”的坚固表现革命者斗争的意志,用“红岩”的品质象征革命者坚强伟岸的精神,而喻示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遗址纪念馆,画家将其推到画幅上边压缩变小,泰山汉柏造型却“移植”红岩纪念馆旁,象征着“红岩”精神的永垂不朽和万古长青。为避免红绿对比而使红色纯化,画家画芭蕉采用了白描手法。画面右上角的五言款识,更是高度概括了画家的意匠经营和所寄情怀。

1965年作《梅园新村》66×49厘米 著录于荣宝斋出版社《钱松画集》

款识:梅园新,一九六五年七月钱松作于南京。

画作清新脱俗,意态新颖,内涵隽永,寄托了画家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之情,饱含了对美好生活不断追求的信念。作品采取了虚实相结的构图,成破兼顾的章法,红梅初放,巧妙点缀,充满生机,凸显着浓重的革命历史气息,传递着生生不息的梅园精神。画面右上角的秃树肃杀凋零,象征了严寒终将过去,春天已经来临。而画面左侧的双松并肩屹立,直指青天,枝繁叶茂,亭亭华盖,既象征着坚贞的革命气节,又象征着革命同志间深厚的友谊。松柏在红梅的映衬下,更烘托出伟岸挺拔的勃勃生机。而藏于双松与红梅之间的屋舍,使得“梅园新村”的主题鲜明突出。屋舍以虚衬实的处理技法,又使画面简洁明了、饶有情趣。此作把梅、松、屋以拟人化手法,化身为活生生的“人”,可谓迁想妙得,别开生面。

《爱晚亭秋色图》67×50厘米 著录于人民美术出版社《钱松画集》

此幅《爱晚亭秋色图》尽管是画家“老笔新花”的作品,但却拙朴而浑厚。画家首先以大片红树占据画面主要位置,使“红色”贯穿整个画面,不但渲染了革命者的乐观浪漫情怀,同时亦给观者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最后用无数红领巾举着红旗、排着队伍走向“万红丛中一点绿”的爱晚亭,点出了主题,画出了革命圣地山水的神圣色彩和壮丽意境,同时表达了后人将“红色”的革命薪火代代相传的寓意。远景树木虚幻杳渺,近景红叶繁密茂盛,而红领巾和迎风飘扬的红旗更有咫尺千里之势,极富强烈的时代气息。传统山水画之平远法画面,把看似简单的红树画得规整耐看,令人身临其境,尽显“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风采。

《南湖胜地图》66×49厘米 著录于西泠印社出版社《艺海名家书画精选》

此作描绘了嘉兴南湖一角的景致。画面明丽清逸,花红柳绿,柏翠松苍,喜气洋溢,象征革命事业欣欣向荣、前程似锦如花。“一大”纪念船南湖之舟高居画端,使画面构图饱满,同时点明主题。画家笔下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植物,更是将曾经点亮中国革命的南湖之舟,衬托得庄严伟岸。一队少先队员正走向革命圣地心目中的“宝船”参观。此图用形象的手法,表达了人民对革命圣地的景仰和“继续革命”的决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革命之舟静静地停泊在远处的湖面,似乎不再是主角,画面却对近景和中景的松竹梅重点刻划,此三种植物有“岁寒三友”之称,画家以此来映衬中国革命顽强的生命力及高尚品质,更点明了南湖胜地革命精神之主题,也表现了画家非凡的绘画功力。

《井冈山颂》49×36厘米 著录于人民美术出版社《钱松画集》

从此作的画风和创作题材来看,虽未有明确的年款,但应为钱松上世纪70年代的作品。画家用鲜艳的红色屋顶像征革命传统,面面红旗飘扬于群山之中,连绵的人群正迈入革命的圣殿,使作品引入了鲜明的主题。远山巍峨,层峦叠嶂,云海苍茫。近峰苍松如盖,飞瀑奔流,行笔用墨苍茫厚重,尤显得雄伟峭拔、气势磅。画家以激昂的创作热情,赋予了传统中国画崭新的时代气息,表达了画家对革命先辈的敬仰追思,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讴歌赞美。

《遵义》100×68厘米 著录于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美术家作品丛书——钱松》

《遵义》是钱松“红色山水”经典代表作之一,据题款判断其创作时间应为上世纪70年代的“文革”期间。画作以写实的手法,画出了1935年遵义会议期间的遵义城琵琶桥东侧87号的“遵义会议旧址”两层洋楼,同时将之置于虚拟的近景松柏与远景群山之中央,象征着遵义会议在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伟大转折点。画面中屋顶的红色,采用了画家代表作《红岩》中的浪漫主义手法,代表中国革命的热烈、奔放、斗志和激情。而远山红色的霞光,以及光辉映照下松柏的红光,则寓示了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下,中国革命前景灿烂辉煌的曙光。

1961年作《韶山春晓图》 70×39.5厘米 著录于吉林美术出版社《静风堂藏书画选(上卷)》

即使是画韶山如此主题强烈的题材,画家也是将其纳入层层叠叠的红色山水体系,而不是将画局限于常见、特定的毛主席故居。此画取仰视构图,将韶峰与故居尽收眼底。山脚蒸腾而起的云雾,将山势衬托得巍峨壮美。画家纵笔以剪影般的方法写出近处苍松、远处翠柏的大意,然后勾皴出山形。近景的树木与远山的伟岸,令画中的景色愈发春意盎然、郁郁葱葱,以此突出了“韶山春曉”的主题。该作构图严谨,层次分明,景物组织穿插有序,灵动有致。房屋依于红色树木之中、山峦之下,以合拢为包围之势,更增添了春意。这幅特殊年代的特殊作品,表明了画家在那个激情燃烧的火红年代,朝着“困而知之”的境界永攀高峰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延安颂》 50.5×67.5厘米 著录于《钱松遗作暨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

《延安颂》为钱松红色山水题材的经典代表画作。作品用暗喻、象征等手法,将绿色的青山、黑色的劲松都赋予了主题思想;用代表时代的色彩,释放着浓烈的时代气息;用山水形象来诠释人文精神,使画面主旋律更富有节奏感;用雄健的气魄弥漫全幅,让山水境界成为伟大精神的投射。画家采用了那个特殊年代的艺术风格,以大气的笔墨手法将陕北高原的壮美尽收笔端,寄托了他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画面之宝塔耸立,群山巍峨,延水奔流,苍松挺拔。再配上错落有致的房屋,雄伟壮观的大桥,高举红旗的参观队伍,更使得画面笔墨雄放,细致兼而有之。欣赏如此气吞河岳的鸿篇巨构,我们似乎深切感受到画家滚烫炽热的爱国热情,以及热衷的革命精神面貌、全新的风格语言、奋发向上的民族自豪感,如延河之水一泻千里,不可遏制。

《东方红》 46×61厘米 著录于人民美术出版社《钱松画集》

该作品虽尺幅不大,画中场景却刻划细腻。红色的天安门城楼、火红的天空、挺拔的青松、参观的人群,恢宏深远。尽管情景众多,画面却通透明快,内容丰富,突出了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蒸蒸日上的鲜明主题。同时画家的色彩处理强烈而艳丽,将“红”红得自然、红得徹底,却不失庄严、肃穆与稳重。然而,在这火红而令人心醉的画面中,天安门上竟然缺少了毛主席画像。这是因为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画家生怕在方寸中画不好毛主席像,可见其对毛主席的无比崇敬与热爱之情,以及作画的严谨和精益求精。

1974年作《锦绣山河》 98.5×51.5厘米 著录于江苏美术出版社《钱松山水画技法解析》

款识:英雄花竞秀,祖国春常好。锦绣此山河,人民双手造。一九七四年,钱松并题。

此幅《锦绣山河》是为迎接1974年的广州交易博览会,钱松根据岭南风光的全景缩写而作。近景取榕树一角压重施以浓墨,对角伸出几株红棉,一墨、一红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和地域感受;为免庸俗,远景的大片山体巨石则施以青绿。画面上一片南国风光座于祥云朝雾之中,山畔湖泊、城市大桥穿插其间,构图饱满,平畴万顷,直接云霄。层峦叠嶂之后一片曙光,朝霞映山,寓意伟大祖国春天常在、欣欣向荣。此作倾注了画家对华夏锦绣山河的无限热爱,春意盎然的画面亦抒发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当时特殊环境下重拾画笔的激情。

综上所述,钱松画笔下的“红色山水”是当时现实景观的真实写照,其山水形象不仅保留了革命圣地的基本地貌和标志特征,其山水印象更是一个旧知识分子在新中国的心理感受。山水画是画家的情感表达、心境体现。钱松把自己心境中的革命圣地用“红色山水”画艺术表现出来,同时大胆恢复中国山水画的写意精神,实现了其艺术意境的转换,开创了中国画改造的新局面。纵观以上作品,我们可见其笔下的艺术形象层次清晰,脉络分明,气势连贯,意境深远。不但符合中国画变革的艺术规律以及时代精神的表达需要,而且实现了时代精神、民族特色与个人风格的统一,无一不是那个红色年代的山水画精品典范。

(责编:李禹默)

猜你喜欢

红岩著录山水画
我来打开山水画
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上汽红岩插上互联网翅膀
红岩英烈张文端:潜伏在敌营中的乡长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