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与魔鬼
2015-06-09戴从容
戴从容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又推出更杰出作品的作家不多,德国的托马斯·曼就是一位。当然一个原因是他年纪轻轻(43岁)就摘得桂冠,不过更主要的是他得奖时就已经超越了自己的代表作品《布登勃洛克一家》,只是诺奖评委守旧的文学标准,使其无法看懂他那具有先锋性的《魔山》,在颁奖词里对该书只字不提,这让托马斯·曼颇不高兴,因为他自认《魔山》更加优秀。
不过,他还将出版一部比《魔山》更博大、更深刻、将引领读者走向精神极致的作品,那就是《浮士德博士》。遗憾的是,与诺奖评委一样,中国读者很长时间只欣赏《布登勃洛克一家》这一现实主义杰作,赞之为“欧洲的《红楼梦》”,对他之后沿着欧洲思想史和艺术史一步步深入的作品却关注甚少,尤其是《浮士德博士》,直到2012年才被译为中文,出版后也未引起应有的关注。
这是一部无法用情节、性格、优美、教益这些常用标准来评价的作品,却是一部向人类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挑战的作品,它直接诉诸人类的最高语言——音乐,同时又打破一切传统音乐规范。书中描绘的那种音乐,或者更确切地说那种艺术精神,直到20世纪末才更普遍地出现在欧美的先锋作品中,而《浮士德博士》早在1947年就出版了。
小说主人公阿德里安是作曲家。跟德国民间传说中的浮士德博士一样,阿德里安也跟魔鬼签了约,但他不是要获得上天入地无所不知的经历,而是为了能创作出音乐杰作。
当然他也让魔鬼带他潜入深海、上达宇宙,其中对光的红移、宇宙爆炸等新物理学观点的描绘,直接冲击当时以地球和人类为中心的人道主义。事实上,托马斯·曼之所以选择浮士德博士这个古老的传说,既因为他预见到未来的艺术必然走向对既有艺术的戏拟,同时更重要的是,浮士德精神代表着对人类认知极限的超越,而艺术的发展正是为了把人类的感知能力向前推进。
那么渴望超越极限的艺术为什么要与魔鬼结盟?这涉及到浪漫主义及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挣脱当时用金钱统领社会的布尔乔亚们,或者说市侩们的平庸观念。资本来到人间虽然从头到脚都流着血,却打着虔诚道德的新教伦理大旗,这也是为什么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是最讲究道德的时代,同时也是最虚伪的时代。正是为了与市侩们的上帝唱反调,反抗束缚的艺术家们自比魔鬼。魔鬼在这里代表的不是邪恶,而是拒绝循规蹈矩。
因此,《浮士德博士》中最精彩的就是借阿德里安的惊世骇俗的音乐对当代的艺术精神作了预告。其实托马斯·曼自己就是一位不断探索的作家。他写完现实主义的《布登勃洛克一家》,充分展示了自己描人叙物的才华后,就不再重复那些成熟的技法,而是向人类认识更加广博的领域挺进,这就是他那被称作“百科全书”的《魔山》。而在《魔山》之后,他同样不再满足于对知识的搜罗,又尝试把艺术的想象推向极端,于是有了《浮士德博士》。
这与爱尔兰作家乔伊斯非常相似。乔伊斯一开始用《都柏林人》展示了他娴熟逼真的写实才华,接下来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却一变而为精美得无以复加的现代主义艺术品;虽然该书已经引起庞德、叶芝等文学大师的赞誉,乔伊斯却又从精致转向雄浑,《尤利西斯》同样被称为“百科全书”;然后,在全世界都为《尤利西斯》疯狂时,乔伊斯又开始了挑战人类想象极限的《芬尼根的守灵夜》。其不受束缚的想象甚至超过《浮士德博士》。
书中对阿德里安音乐的描绘让我不由想起《芬尼根的守灵夜》,比如试图在一个音里包含太多的表情;比如每个音都在自身背负着整体,也背负着整个历史……我也不由自主地猜测托马斯·曼是否读过这部早在1939年就已问世并声名卓著的作品,至少托马斯·曼在《浮士德博士》中借一位艺术经纪人之口说,阿德里安的作品无法被大众接受,“仅有詹姆斯·乔伊斯、毕加索、埃兹拉·庞德和德·克莱芒-托涅热公爵来捧场”,这说明托马斯·曼明白他所描述的作品与这些顶尖艺术家的精神是一致的。
虽然现在是一个大众的社會,但那些可以开拓想象和认知的作品还是不应该与茶余饭后打发时日的作品相提并论,至少,《浮士德博士》可以帮我们理解纯粹的和不纯粹的天才艺术之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