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急性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06-09侯瑞红
侯瑞红
(临汾市人民医院 山西临汾 041000)
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急性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侯瑞红
(临汾市人民医院 山西临汾 041000)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对老年急性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老年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糖皮质激素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更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糖皮质激素;老年急性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疗效分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一种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而言极为重要[1]。我院在对老年急性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糖皮质激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5月-2014.5月间收治的老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3例,患者年龄为60-85岁,平均年龄为(65.56±1.32)岁。其中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51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9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为60-83岁,平均年龄为(65.06±1.3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为61-85岁,平均年龄为(65.98±1.4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使用环孢素、司坦唑醇片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本次研究中使用的环孢素、司坦唑醇片为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生产的国药准字为H44021488的司坦唑醇片,剂量为4mg/(kg·d),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糖皮质激素为泼尼松,在本次研究中使用的泼尼松为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生产的国药准字为H62020185的醋酸泼尼松片,剂量为0.5mg/d/kg。
1.3 疗效标准
在本次研究中,疗效标准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患者无任何不适发生。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有轻微不适发生。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好转或加重,出现严重不适。同时需要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PSS17.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如表1、2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简称为再障,主要是由于多种病因导致的骨髓功能的障碍,主要的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综合征,目前对于再生性贫血的发病原因仍然不明确,但可以了解到的是电离辐射、化学毒物、药物、免疫因素以及病毒感染造成患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症状[2]。由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特点,在临床发病过程中主要分为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慢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主要症状均为内脏出血、眼底出血、血尿以及颅内出血等症状,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3]。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通过使用糖皮质激素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1]王椋,徐敏,张慕华,等.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淋巴细胞的体外共培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0):1603-1608.
[2]牟海霞,马劼,蔡正文,等.ABO血型不合同胞间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3例报告[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6,12(6):267-269.
[3]赵明峰,邵宗鸿,李克,等.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综合征与典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3):153-155.
R556.5
B
1009-6019(2015)03-0079-02